APP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2009-05-21吕元元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吕元元

摘要:文章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着手,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要从哪些方面建设我国特有的企业文化,以应对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顺应国际发展形势。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全球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031-03

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已经开始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重视,日本威廉·大内出版的《Z理论》,将企业文化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各国从此开始纷纷研究并效仿日本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理念,达到了一个高潮。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只是企业文化的强弱不同。

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着手,分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指出要从哪些方面建设我国特有的企业文化,以顺应国际发展的形势。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老子在《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强调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同样,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管理思想,比明文规定的生硬的规章制度更重要,更有效。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既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它作为一种非强制,无形的软约束,除了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之外,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文化对内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指企业文化一旦被员工认同,它会成为一种黏合剂,可以把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对与组织价值观相背离的个体产生无形的压力,使其进而调整个人目标,向组织目标靠拢,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最终能够团结和凝聚全体企业员工为了共同的企业目标而奋斗。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佩恩教授,在谈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响与作用时说:“过去,看一个公司的业绩仅仅看账面,而现在,更多的要看公司的文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凝聚力,这是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在海尔公司的“激活休克鱼”事件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海尔就是靠不断向被兼并的公司输入自己成熟的企业文化,把来自不同公司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相一致,为海尔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促使海尔集团能够快速发展壮大。

(二)企业文化可以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一个卓越的企业文化都包含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法律上的责任,更多的是道义上的责任。因为一旦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恶化,只有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最终才会协调它和社会的关系。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而一些大型企业也在纷纷裁员,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结果造成大量员工下岗失业,对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自保还是长期发展的艰难抉择。这时,公民和政府都期望企业能够站出来,承担社会责任:公民期望能够重新就业,而政府期望通过增加就业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这对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的企业都明白,在这个危机关头,他们将会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他们对外宣布不裁员,还帮助别的企业共渡难关。这一点,对于处在这种艰难时期的企业来说,能够做到,已经相当不易。他们不仅对外树立了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而且增加了和社会的亲和力。我们相信在这场金融危机过后,这种企业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并将更快地发展壮大。

(三)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方面,反映经济基础,并对经济基础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离不开建立一个卓越的企业文化,并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2008年《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平均寿命是40~50岁。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拥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P·科特教授和詹慕斯.L.赫斯克教授合作,在出版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肯定了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认为具有强力型的企业文化成为现今世界中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长寿的企业必然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如美国的GE公司,它是1896年道·琼斯工作指数设立至今仍在榜上的唯一一家公司。自1981年韦尔奇担任CEO以来,其对公司企业文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提出了“数一数二”的战略目标和“追求高质和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等等。GE成功的、卓越的企业文化不仅成为全球企业管理管理者膜拜的典范,更重要的是,成就了公司可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下去。使得GE可以成为世界上具有活力的、长寿的百年企业之一。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弊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企业文化在世界的风靡兴盛,我国企业也开始懂得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开始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种种弊端:

(一)企业文化口号化、标语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已经不再是某个或几个公司的专利。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公司已经知道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也在纷纷效仿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走进许多公司的大门,你会看见高高大大的牌子或标语上写着“顾客至上”,“产品质量就是生命”等,代表着本企业的价值观。但是,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是贴在墙上或悬挂在空中的标语口号,也不仅仅是追赶时髦,流于形式,关键是要将这些口号落实到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而许多公司却将口号当做耳旁风,每年的“3·15”世界消费者日,我们都能从媒体或现场看到许多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投诉。不久前,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是以数名无辜婴儿的死亡为惨重代价的,而三鹿公司的信誉也一落千丈。如果公司能够真正将企业文化落实到生产中,许多悲剧本可以避免。

(二)企业文化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笔记走访了北方的几家耐火材料小企业,发现他们的企业文化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都将“求实,奋斗,进取”作为自己的企业精神。当问他们为什么要和别人的企业文化一样时,他们却说:“别的企业发展的好,我们借用一下他们的企业文化,希望也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企业的发展。”而当问到采用这种相似的企业文化对公司的发展的实际影响时,他们却回答:由于采用相似的企业文化,员工在这种相似的精神的指导下,生产效率、工作积极性以及员工的创新能力与别的企业相比,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也不会比别的企业有大的增长。

而在我国现阶段,企业文化相似或照搬照抄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他们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了“企业界共有的文化”,没有真正地领会企业文化的意义,忽略了对其个性的把握。企业文化要体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要有独具的文化魅力和底蕴,不求其全,但求其特。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