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地缘政治重建中的能源因素

2009-05-21曹英伟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管道能源俄罗斯

曹英伟

摘要:作为世界大国,俄罗斯必须首先拥有与其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地缘政治空间的支撑。苏联解体后,来自西、南、东部的压力使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能源作用的凸显为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俄罗斯改善地缘环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能源成为俄罗斯地缘政治重建的重要武器。

关键词:能源;俄罗斯;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D851.2;F451.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2-0020-03

一、俄地缘政治优势的丧失

作为世界大国,俄罗斯必须首先拥有与其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地缘政治空间的支撑。因地域广阔且“不具有天然地形地貌保护”,俄“觉得容易受到经常的地缘政治侵略是其命运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了领土安全,俄极其重视地缘政治环境的建设。冷战时期,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苏联处在十分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苏联的解体“造成了自莫斯科公国对外扩张以来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使俄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实体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的地位明显下降。

北约、欧盟双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俄传统上认为自己是欧洲国家,其外交重点也在欧洲。俄独立后,叶利钦和普京都曾提出过“融入欧洲”的战略构想。但西方国家却从来没有把俄当作“自己人”,而是当作“异己”,对其采取了分化、弱化的政策,防止其东山再起。北约、欧盟双东扩后,俄既面临着严峻的领土威胁,同时也使俄美及俄欧关系更趋复杂化。为了进一步削弱俄罗斯,2007年1月美国宣布要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虽然美国一再声称,此举是为了对付来自“问题”国家的导弹威胁,但其扩大对俄的军事和战略优势的真正目的“路人皆知”。

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渐行渐远。独联体国家主要位于俄罗斯的西部和西南部。俄罗斯在承认它们独立的同时,又把它们称做“准国家”或是“近邻国家”,以此表达俄罗斯与这些国家拥有特殊利益关系。能够在独联体发挥主导作用,保留原苏联的统一战略空间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象征,也是俄罗斯地缘政治建设的基石。但在独联体国家摆脱俄罗斯控制的心理以及西方国家势力的渗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渐行渐远。从2003年到2005年,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先后发生“颜色革命”,其“疏俄亲美”的立场公告天下。2005年5月,第一条绕过俄罗斯连接里海和欧洲的石油管道巴杰(巴库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汉)石油管道开通,这使俄罗斯对中亚国家和欧洲能源的控制力受到一定影响,而美国的势力却沿着管道进入里海地区。

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俄倍感压力。俄罗斯虽是欧洲国家,但其领土的大部分在亚洲。俄东部地缘政治形势与西部不同,东部受到的威胁主要不是军事和势力范围问题,而是经济竞争问题。近年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迅猛,这一方面为俄振兴东部经济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其倍感压力。远东和西伯利亚一直是俄罗斯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稀少,交通设施落后,地区竞争力低下。随着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机械产品以及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断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渗入,使俄产生了远东地区将被“蚕食”的顾虑。另外,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已初见端倪,俄担心,如果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联系,其东部地区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可能会丧失。

二、打造“稳定的弧线形”地缘政治环境的战略构想

地缘政治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俄罗斯常常感觉“四面楚歌”。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折磨,摆脱这种窘境成为俄领导人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国家安全对能源的高度依赖,为俄改善地缘政治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俄罗斯是继沙特阿拉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出口国,雄踞欧亚大陆,具有“贯通四方而很少受到地理条件约束的优越地缘环境,东西两侧分别是经济发展最快的亚洲和经济实力最强的欧洲,因此其油气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于是,石油背负起了“推动俄罗斯经济增长、参与世界贸易体系和维护地缘政治影响以及改善国际政治环境等多重责任”,成为俄罗斯外交的重要工具。俄罗斯利用能源重建地缘政治的战略构想十分清晰:积极开展与西、南、东面相邻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外交,把周边国家牢牢栓在俄能源战车上,提高俄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凝聚力,为俄罗斯构筑起一条“稳定的弧线形”地带,彻底改善其地缘政治环境,重塑世界大国形象。

西面:稳住欧洲,提升俄在欧洲的地位。成为欧洲大家庭成员一直是俄的夙愿。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虽然难以加入欧盟,但是俄并不放弃全面发展俄欧平等战略伙伴关系的努力。能源合作为这种努力创造了机会。欧盟能源消费量仅次于美国,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该地区能源储量却非常少,因此,欧盟中大多数国家都依赖能源进口,其中来自俄的天然气和石油分别占进口总量的50%和30%。欧洲国家对俄能源的依赖,成为俄拉近与欧盟的关系,提升其在欧洲地位的重要基础。

西南面:理顺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主导独联体的发展方向。独联体是攸关俄罗斯命运的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空间。自独立以来,在西方势力的渗透下,独联体国家的价值取向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在经济上却始终与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俄充分利用其能源在独联体国家的作用,根据与其关系的亲疏、好恶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它们施加影响。例如,2006年和2009年初,俄与乌克兰先后进行的两次“斗气”,即是给日益向西倾斜的乌克兰的严厉教训;2007年俄把出口到有亲西方倾向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天然气价格提高到230美元/千立方米,而始终与俄友好的亚美尼亚仍享受110美元/千立方米的优惠价格。通过能源杠杆,俄正在逐渐理顺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主导独联体的发展方向。

南、东面:扩大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提高俄在东方政治舞台上的地位。目前俄油气出口的80%面向欧洲。随着欧盟各国能源需求增长逐渐放缓及能源外交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俄能源出口市场单一的弊端明显暴露出来,为了规避风险,俄制定了能源多元化战略,开拓亚太市场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2003年俄出台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能源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加强与东方国家的能源合作作为能源外交战略的重点,其出口到亚太地区的石油份额从3%提高到30%、天然气提高到15%。俄希望通过能源出口赚取更多外汇,且加强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

三、地缘政治重建的成效、趋势

俄利用能源武器重建地缘政治的战略已取得初步成效。在能源经济的拉动下,俄经济逐渐恢

复;与欧盟、独联体及亚太地区的能源外交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提升了俄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首先,油气管道把俄罗斯的势力延伸到海洋,俄重新成为世界性国家。拥有出海口是俄罗斯人的一贯追求,从伊凡雷帝到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终于从一个内陆国家变成了可以自由出入多个海洋的国家。但是由于苏联解体,“俄国三百多年扩张所获得的地缘政治成果几乎化为乌有。”这是俄罗斯人难以面对的现实。现在,能源给俄带来了突破这一困境的机会:通往西欧国家的油气管道把俄的势力延伸到大西洋;与南欧国家和土耳其的合作,可以让俄进入地中海;俄印能源合作使俄逐渐恢复在印度洋的影响;远东太平洋石油管线提高了俄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源出口渠道把俄罗斯从地区性国家变成了世界大国。

其次,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不断加强,地缘政治环境日趋改善,一条“稳定的弧线形”地带初现轮廓。

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国家对能源进口的依赖越来越强。它们虽已认识到俄能源的威胁,进行了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调整,并修建了绕开俄的石油输送管道(巴杰管道)。但是,欧俄在能源领域的相互依赖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为,无论从地缘条件、供应能力、运输渠道,还是从相对成熟的合作机制方面考量,俄的油气资源对于欧洲国家都是最重要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利用现有的管道更经济实惠和方便快捷,除了美、英力挺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的巴杰管道外,很难再有公司为新修管道“埋单”。因此,无论欧洲国家多么不情愿,它们依赖俄能源的局面至少还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未来几年内不存在替代性解决方案。

俄罗斯对独联体的影响力日渐恢复。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虽然普遍存在摆脱俄罗斯控制的心理,但它们很难割断与俄的经济联系,特别是苏联时期形成的统一的能源工业体系仍以某种形式继续发挥作用。目前,俄罗斯利用能源武器已迫使某些有向西靠拢倾向的国家重新转头,如乌兹别克斯坦在“安集延”事件后退出了“古阿姆”集团,坚定了“疏美亲俄”的决心。阿塞拜疆与俄罗斯修建了巴库一新罗西斯克管线,把本国的石油与俄罗斯连在了一起。这使俄罗斯多少挽回了因巴杰管道带来的不利影响。俄乌和俄白天然气之争是俄理顺与独联体国家关系采取的强硬手段。它虽然让俄“可靠的能源供应者”的形象受到了质疑,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最终被迫妥协的结果,再次彰显了俄能源的重要意义。里海石油开发后,中亚国家在石油出口方面会与俄罗斯形成一定竞争,但由于这些国家大多需要通过俄罗斯的油气管道对外出口石油,或者利用自己的管道出口俄罗斯的石油,因此,俄对它们依然拥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总之,尽管西方国家极力拉拢独联体国家,使俄在该地区的势力不断受到排挤,但“借重于苏联时期的能源管道,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至今依然超出其他任何国家”。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明显提高。亚太地区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俄罗斯能源因距离近、不经过第三国、开采潜力大等优势而对亚太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俄罗斯的东方能源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即是“泰纳线”终于动工了。俄罗斯选择“泰纳线”,一方面降低了中国单一出口市场的风险,利用中日之间的竞争提高俄能源的安全系数。俄罗斯学者把中国和日本比作饥不择食的老虎,他们认为,“与其喂饱一只,让另一只在旁虎视眈眈,还不如把食物抛出去,让两只饿虎去拼抢更安全”。另一方面,它也为提高俄在亚太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增加了筹码,如在俄日“北方四岛”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的谈判中,俄都可以使用“能源武器”。

总之,能源改变了俄罗斯。普京多次表示,苏联解体了,但它留下的宝贵遗产——核武器和能源将使俄罗斯受用无穷。冷战时期,苏联凭借核武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抗衡,成为两极格局的一极。当前,能源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俄罗斯因能源而再次令世界“另眼相待”。在当今时代,核武器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威慑”上,这是俄罗斯手上的盾牌;石油是可以立即产生政治和经济效果的尖锐武器,是俄罗斯用以主动出击的长矛。有了核武器和能源,俄罗斯犹如“一手拿矛,一手拿盾”的斗士,必将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巨人。

[责任编辑:张梅]

猜你喜欢

管道能源俄罗斯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丰富的能源
大宝小神探·奇异的森林管道
另辟蹊径
俄欧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