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周年记
2009-05-21何振华
何振华
“5·1 2”汶川大地震已经距离我们有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失去的家园在重建,损毁的文化遗产在抢救保护。作为重灾区,四川省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8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面对如此繁重的抢救保护任务,广大四川文博人付出了积极的努力,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这一年里,有艰辛,也有汗水。
可靠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技术支撑确保了灾后文物保护工程有序进行
灾害发生后,四川省文物局立即成立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同时,在国家文物局的积极协调下,又成立了由省内外文物保护专家组成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维修保护工程专家组”,负责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维修保护规划、方案的技术指导、损失评估以及规划、方案评审、工程预算审核等工作。
在国家文物局和有关技术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在灾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编制完成了《四川“5·1 2”大地震灾后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抢救保护修复经费需求估算报告》《四川省文物抢救保护修复规划大纲》《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害文物损失评估报告》《四川省文物抢救保护修复规划》。目前,《四川省文物抢救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内容和经费预算已经纳入到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计建设专项规划》,列入文物保护项目(包括博物馆、文管所维修项目)224项,资金30.8989亿元。
在灾后专家组的帮助与支持下,编制了《四川灾后文物抢救维修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四川灾后文物抢救维修保护工程经费管理规定》,这对依法合规的开展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规范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使受损的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抢救保护修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先后两次组织、邀请了国内一流的文物保护工程甲级资质单位对四川受灾的文化遗产进行对口技术援助,这为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顺利开工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储备100余项。
科学合理的组织与超前的工作意识,是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
在灾害发生后1个多月的时间,四川迅速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和“松岗直波碉楼抢救保护工程”。随后,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皇泽寺摩崖造像、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剑阁觉苑寺、广元明月峡古栈道、旺苍红军城的抢救保护工程也诼一启动。
与此同时,四川文物部门还迅速组织对平武报恩寺、江油云岩寺、绵阳平阳府君阙、杜甫草堂、武侯祠、德阳文庙、梓潼七曲山大庙、都江堰青城山古建筑群、都江堰奎光塔、江油李白故里、什邡慧剑寺、阆中巴巴寺、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旺苍木门会议会址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采取了临时性抢险、支护保护措施,避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受更大损失。
2008年6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在都江堰市举行“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这是地震灾后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性清理、排险、基础加固、全面修复及避雷、消防、安防设施建设,工期预计2年至3年。
2008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在桃坪羌寨启动“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工程”。在地震中受损的“羌族碉楼与村寨”已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著名旅游景区,记录并反映出古老的羌族人民各种历史信息。专家们对桃坪羌寨的受损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并且认真研究了羌族碉楼碉房的营造技艺,制定了科学的设计方案。为抢救保护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落实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用二至三年时间保质保量完成藏羌碉楼与村寨的抢救保护工程,并利用保护工程为阿坝州培养一支以当地工匠为主的文物维修队伍,将一批具有传统技艺的工匠培养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人,使之更好更有效的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四川省文物局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分别在理县和马尔康县举办了两期“四川藏羌地区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工匠培训班”,对百余名具有建筑经验、部分即将进场参加抢救保护工程的当地工匠进行了培训,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提出了在北川建立地震博物馆。2008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国家文物局分别在成都、北京召开了三次有关方面专家的讨论会,综合专家意见,并且结合国内外同类博物馆建设的一些经验,组织编写了《“5·1 2”地震遗址博物馆研究报告》。四川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迅速组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院、阿坝州文管所、德阳市博物馆、绵阳市博物馆等单位开展“地震文物”征集工作,目前已征集“地震文物”10万余件,这为真实完整地保留地震信息、研究预防地震灾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依据。
2008年7月18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向国家灾后重建规划组上报了《地震博物馆遗址规划建设方案》。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绵竹市东汽汉旺厂区和成都市虹口深溪沟,这四处典型的遗址已初步划定为整体保护区域,“5·1 2”地震博物馆在建设上将采取点、线、面结合的展示体系,建设成一座整体上具有纪念教育和科普功能的、多种功能集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遗址专题类博物馆。
茂县羌族博物馆是羌民族文江明成就的集中体现,是羌民族特征的标志性形象工程。为加快推进羌族博物馆的新馆建设进程,四川省文物局积极协助方案的编制、评审。目前,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新馆建设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并获得评审通过,选址意见和红线范围也已确定。
在国家文物局的积极努力下,四川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应急资金3000万在灾后2个月内及时到位。同时,四川省财政厅从2008年的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下拨150万元的抢险应急资金,用于都江堰市、绵阳市、汶川县、茂县、北川县、平武县、安县、青川县、江油市、绵竹市、什邡市、汉源县等12个极重灾区受灾文物的抢救保护。这些资金的到位,对抢救保护四川的文化遗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惠及人民群众,增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是文物保护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此次受灾的文化遗产中,有许多为当地百姓的居住地、著名文化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文物部门一方面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在第一时间进行文化遗产受灾情况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宣传;另一方面及时启动、开展了这些项目的抢救、支护、加固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在灾害发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局部恢复开放;全国重点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全面恢复开放;理县桃坪羌寨得到及时地抢救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及时抢救保护,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高了当地就业率,增强了人民重建家园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让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惠及于民”。特别是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在灾害发生不久,便积极开展了抢救保护工作,在灾害发生的一周内,便向市民安全开放,这对稳定和安抚市民恐慌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灾后的第一个春节,武侯祠博物馆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节,成为灾区人民欢度春节的最佳选择地。
2009年,是四川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全面开展的关键性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四川省文物部门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下发的《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要求,启动、开展153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保护,3处中心库房建设,28个文管所和16个博物馆的加固、修复、重建,启动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等地区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抢救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