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的内涵

2009-05-20

魅力中国 2009年29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哲学文化

吕 瑞

摘要: 文化一词是最近的热点问题之一,当文化这个词语作为外来概念引入后,汉语的文化概念才变为名词进入意识形态领域,同时也进入了哲学领域。因此本文从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冲突等方面进行初步阐述,同时与我国的实际相联系,初步探讨了文化哲学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文化 哲学 价值体系

关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太多深究,在人类社会中,文化现象从日常的吃穿用到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等,无所不在,不同学科、学者对文化概念的内涵理解也不同。因此,文化哲学的研究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理解文化的涵义。文化涵义的理解是文化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对文化一词的次元考察

culter一词是20世纪初由欧洲经日本传入中国,有种植,耕耘农业的意思,罗马时期扩展为耕耘,智慧,是自由人真正使命的说法。从此culter一词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意义上。从启蒙运动开始,才作为独立的用词出现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一部分人类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渗透的历史,文化一词始终与人相联系,体现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在文化中,人是作为正在创造着的生物出现的,作为由它实行着的改变和创造的主题出现的,中世纪的欧洲人被看做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人类社会的主题是上帝,从文艺复兴开始,直至启蒙运动,才发现了人,解决了把人当人看的问题,文化概念才在人的主体创造功能,及“人的世界”的现代意义上使用。

二、文化内涵在哲学意义上的考察

康德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一个理性存在者产生能自行选择目的的能力。他认为,文化一开始就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民族和人类,此定义符合启蒙运动所提倡的人的解放和理性精神。卡西尔对康德定义作了发展,从符号的角度理解文化,认为人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部分,是人类经验的交织。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科学”。他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必须的能力和习惯。但格尔兹对此定义提出异议,他认为此定义对文化理解的混乱模糊之处多于它所昭示的东西,他主张文化应深入到个体和民族的生活中。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对文化的分析应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

文化学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60、70年代在苏联盛行,苏联的学者,建立了严密的文化学理论体系,与哲学人类学联系成为一种“文化哲学”。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文化热”我国文化概念大体上沿用了苏联学术界的看法,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将文化概念做了广义和狭义区分,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概念仅指精神文化, 90年代强调文化的动态过程,把文化归结为”人化”和“化人”把文化和人的研究合二为一。

三、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是文化哲学视域下文化的内涵

文化概念的特殊性在于文化不但是社会的一个特定方面和特殊属性,还是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是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文化是人类世界的最深层的东西,在理解文化的内涵时应该把它作为人类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

文化哲学综合了文化的生存方式纬度和哲学的终极关怀,对人类现存生存方式和状态进行反思,对文化哲学的研究应深入人自身生存结构中,生活世界分为事实,意义世界,人类完整性生存结构应该是这两个世界的统一,人的完整的生存方式应该是科学文化与人文化的统一。从人类的生存状况看,人类更多是生存在事实世界,受科技理性的支配,功利价值占主导地位人文价值丧失的状态,人的肉体在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人的理性追求却是时空的无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的存在也产生了危机,生存困境深层次原因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困境,根源是文化的困境,需要对人的生存方式和对以往的认为理所当然的自明性的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对文化进行价值判断,文化哲学在20世纪要以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为宗旨,在文化结构功能上进行中西文化融合。

四、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实质上是文化与反文化的冲突,这一冲突成为构建整体、全面的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在大众文化观的意义框架下,文化史内在于人的活动和社会运行各个领域深层次的机理性的东西,在此意义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从文化上加以理解,从根本上看都是文化问题,人类当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供给不断提高,社会整体有序度也不断加强,但有序化的社会生活隐藏着的无序现象几乎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着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扰乱了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此类现象虽然也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文化,不符合真正文化的本性,它们是离散社会和谐的反力,是与文化在功能作用,价值取向上相反的反文化。

反文化是贯穿人类历史全过程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存在,依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一方都不能自成系统单独存在,统一体的变化方向不是一维的,因此,文化发展变化的全过程都必然包含伴随着对它自身的偏离否定蜕变的反力,才能在比较和斗争中发展。

在文化受到反文化的冲击造成价值贬损的同时,人们又对反文化进行改造,排除不合理因素,吸纳其合理因素,发展更具生命力的新型文化,文化,既受到反文化的破坏,同时又自我组织,修复,不断地由无序到有序,由弱序到强序,体现了矛盾辩证法。

五、文化哲学的方法论

文化哲学的方法论,就是对已有的文化哲学方法进行概括,找出一般要素,说明文化哲学的研究规律,不是将哲学或逻辑学的方法强加于文化哲学,,文化哲学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在于以下五点:

历史性,文化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必须重视方法的历史性,从历史的演进中,分析,比较,归纳出各种方法形式,找到符合发展规律的方法。

系统性,文化哲学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的总体探讨,系统性是其必备的要求和内在性质,遵循人类认识规律,将方法的系统和文化矛盾系统相统一,是系统性的要求和表现。

辩证性,辩证法无疑是文化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原则,但必须使其具体化,在文化哲学的研究中体现辩证法的指导,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与本学科相应的方法。

实证性,文化哲学能够给人们在解决现实文化矛盾时必要指导,因此文化哲学具有实证性,要求它研究的方法必须适应文化矛盾的实际,进行对文化现象材料的收集和占有,实事求是。

开放性,文化哲学方法论的研究随着文化现象和文化矛盾的发展而发展,开放性的方法论,才能随着文化哲学的发展不断演进,坚持其开放性,就要在方法论的原则,系统,体系,以及论证方面得以落实。

六、关于文化哲学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我们要认清其主要特征(1)主导性,通过其主导地位,引导多元价值观向有益的方向发展,使多种价值观的和谐发展。(2)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其体系的先进性(3)开放性,要以世界的眼光,吸纳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的积极因素,使其更加丰富和科学。(4)广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体系范围的广泛性是其广泛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文化具有深刻影响: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社会主导性文化精神的培育,建设和谐文化产生有利影响。它促进思想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顺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文化在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上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意识观念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为思想方法提供价值取向。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深化。我国改革开放来,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经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发挥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作用,为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洪晓楠.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1).

[2]李醒民.科学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J].民主与科学,2005(3).

[3]文化学词典[S].北京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

[4]王洪耕.商务谈判[M].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5][美]弗兰克.科学的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4.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哲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谁远谁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