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历史上的一页
2009-05-14淮北子
淮北子
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总离不开“包产到户”。而说到“包产到户”的发展,则必然要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安徽的“责任田”。当时,安徽全省9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名曰“责任田”的“包产到户”。而要说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包产到户”实践,则必然要涉及发生在该省宿县的一系列事件。
宿县地处淮北平原,历史悠久,地广人众,是皖北一个重要县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辉煌。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这里“五风”狂暴,是“左”倾错误的一个重灾区,后来又成为“责任田”的一个重要策源地。从合作化到公社化期间,宿县发生了几件应当载入农村改革史册的事件。一是该县符离区王楼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竟然先后两次私下给每个社员分了一亩地,在当地形成了农民家庭个体与合作社集体两种不同的生产经营并存的局面。人们说这是种“阴阳田”。正是靠“阴阳田”,王楼的农民家家私存了点粮食,度过“大跃进”后的大饥荒。与此同时,该县褚兰区一个叫刘庆兰的老农带着久病的儿子从合作社出走,上山开荒种粮,不仅养活了自己,在后来形势严峻时,还年年给山下的集体送几百斤粮食。人们说,这是一对老弱父子的单干与合作社、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展开的一场持续几年的“和平竞赛”。结果是无情的:集体输了,“伙干”的集体里饿死了不少人。
这两个鲜明的对比,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三年困难”到来时,刘庆兰父子单干吃饱饭的故事引起当地各级干部的关注。刘庆兰的胆气也壮了,对一位上山来看望他的副省长说,干脆把田分给社员一家一户耕种,别再大呼隆磨洋工了。再糊弄下去,恐怕连省长你也得饿肚子了。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也从刘老汉的故事里受到感召,下决心在全省实行“责任田”。1961年3月7日,省委发出第一份实行“责任田”的指示。这份文件开门见山:说实行“责任田”有四大理由。而第一个“理由”便是“宿县一位老农的建议”。
正因为宿县大地上遍布这样的“火种”在这里,所以“责任田”在这里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全县98.8%的生产队实行。人们说,宿县实现了“责任田化”。
但是,第二年便遭严令“纠正”。纠正还是继续实行?在安徽引发了一场全民大辩论。而在宿县,干部农民异口同声地呼喊:“责任田”是救命田,绝不可纠正。县委领导千方百计拖延不“纠”,县委书记处一位书记及七位县区公社三级干部联名给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写信,直言:“我们认为责任田没有改变的必要”。同时,全县还有十多位区、公社干部给党中央写信,“保荐”责任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符离区委书记武念兹率区委全体委员给毛泽东的“万言书”,一腔热血凝成一句话:“责任田”应天理顺民心,千万不要强行改变!在这国家民族危难关头,在一个宿县,竟有这么多人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为民请命,为真理呼号,真是令人惊叹!
宿县干部群众的呼声引起邓子恢等人的重视,中央农工部先后派出王观澜、张其瑞等到安徽农村实地考察。张其瑞的调查点便在宿县。在宿县的所见所闻,使张其瑞坚信:“责任田”确实好。若全国都这样干,粮食生产可以很快搞上去,农民就不会缺粮挨饿。宿县的实践更坚定了邓子恢支持“包产到户”的决心。他把宿县干部的“上书”等多种材料送给毛泽东主席,并多次晋见建言,要求支持“包产到户”。但是,得到的却是严厉的批判和惩处。宿县武念兹等大批干部,劉庆兰这样的农民群众,都为支持“包产到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风云巨变的历史关头,宿县出现的这些事件,在中国农村体制变革的历史上,是令人振奋的一页。作为一个从这块土地上走出来,又十分关心家乡父老命运的我,深感家乡发生的这一切,应当记录下来。这对存史、资政都有重要意义。令人高兴的是原宿州市文史办主任戴兴华等同志,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担当起此项重任。他们不辞劳苦发掘、史料,特别是访问了若干位尚健在的当事人,抢救出不少弥足珍贵的“活史料”。他们呕心沥血、埋头苦干,历时五载,终于编写出这本具有史料价值的书——《春雨秋风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