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09-05-14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记忆目标

梁 芳

有效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原则。笔者结合近20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四关注”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做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记忆与思维。(1)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历史的意义,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历史的需要及欲望。(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深入发掘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关注学生的记忆。教师在讲好课的基础上,应突出教学重点,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并把记忆的内容进行合理分解或归纳,以进行意义识记。(4)关注学生的思维。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加强,开始偏重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更感兴趣。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启发学生思考。

二、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使学习要求具体而明确,层次和梯度非常清晰,而且便于学生课后的自我检测。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对学生所应有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和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作用才能得以实现。例如,笔者在设计《先秦时期的文化》的教学目标时,这样要求:对道儒墨法各家代表人物和主张运用列表法识记;对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构建知识结构,养成结构式学习的习惯;通过今天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思想与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的比较,关注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这样,既提供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又提供了实现这种目标的方法和可供学生课后巩固、对知识深入发展的空间。

三、合理整合教材

合理整合教材,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要有所取舍。即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依托历史教材,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或内容比较简单的,教师应少讲,甚至不讲,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教材中复杂难懂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教师就要增设背景、材料或活动,辅助学生学习。例如:笔者在《五四运动》的教学中,对原因、经过、结果等比较明了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概括,但对于课本中的一些结论(如“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等),则提供世界史和五四运动前后的相关史实材料,让学生理解这些结论的由来。

合理整合教材的另一个要求是把教材中貌似凌乱的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就可按“(有)问题一(采取)措施一(实现)意义”的逻辑去整合教材(见表一)。从表中可清晰看出其中的知识逻辑:形势方面,由于“工农业生产下降”导致“物资缺乏”,“物资缺乏”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这一切使国家经济“趋向崩溃”,而面对各种具体的困难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必然有各自的意义。经过对教材进行整合,学生对该课的知识体系就能了然于心了。

四、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设置的问题富有挑战性,情境有趣,极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小组讨论,使其进发思想火花。因此,有效的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例如,笔者在与学生探讨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时,设计了以下问题:“假若在辛亥革命过程中,袁世凯被革命党人刺杀了,革命还会失败吗?”问题提出后,不少学生不暇思索地回答:“不会。”另有同学说:“帝国主义会另外扶植代理人,出现‘陈世凯‘李世凯,革命照样会失败。”……从而引发了决定事物成败原因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这个知识点,还学会了“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产生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另外,教师可精选多媒体素材,避免学生兴趣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还应该生成有深度的课堂小结。

(责编雷靖)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记忆目标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