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009-05-14邓复
邓 复
我国政府将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列入基本国策。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非常必要,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化学是一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在中学化学教材中环保素材十分丰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是每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结合教材内容和身边实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讲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给学生介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具有吸收太阳光长波辐射的作用,它们在被加热的同时又以长波向地表辐射,致使大部分长波辐射被阻留在地表和大气下层,使其温度增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该效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哪些生产、生活活动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列举本县一些工厂企业如县城的酒精厂、化工厂、化纤厂、各乡镇的砖瓦厂的烟囱常年冒着浓烟,排放二氧化碳、烟雾和粉尘造成污染严重的状况。让学生了解,按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速率,今后四五十年内,全球气温会继续上升,干旱地区继续扩大,南极冰层也将发生融化、滑动,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陆地将逐渐被淹没。因此,人类要控制“温室效应”,稳定全球气候。让学生讨论对此“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栽花种草,植树造林,不在林中玩火,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进行保护森林的宣传,建议政府部门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以增强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意识。
在讲授“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让学生在知道水对生命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认识水资源的有限性。地球上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其中的68.7%属于固体冰川,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利用。目前,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有地球上总水量的0.26%左右。我国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许多工业的“三废”、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化肥、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甚至造成了灾难。接着让学生讨论本地区水资源被污染的情况。由于本地的柳家乡西岭铁矿不断开采,附近山头植被被破坏,河上游水库的水变黄,变浑浊,已不能饮用,致使村民挖井取水。县城的酒精厂、化工厂、纤维厂生产的污水排入河中,加剧了河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这些身边的实例让学生感到震惊,使学生增强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起节水、爱水的思想。
在“一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在向学生讲清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之后,列举一些因煤气、石油液化气使用不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案例,说明如何避免CO的产生及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在讲CO的回收处理时,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SO2、NO、CO等废气和废水,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废水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SO2用氨水吸收),对于碱性物质一般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对于某些有毒物质可设法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人ZnSO4溶液中,转化为Zn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更使他们懂得在消除污染的同时要尽量变废为宝。
在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中,在符合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一些除去杂质气体、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习题,以使学生巩固环保知识,培养运用化学知识消除环境污染的技能,树立环境保护要和生产发展同时并进的意识。
二、提倡绿色化学实验,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时,有毒的药品不用,改用其他无毒的化学药品,或用生活用品代替;在实验中产生有毒物质的实验不做,或尽可能选做无毒或毒性小的实验,以从源头上减少化学污染物的生成。实行绿色化学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培养预防污染的思想和学习减少污染的实验技术,成为有强烈环保意识的人。
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单、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污染小且安全的优点。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将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例如,在“氯化氢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改用微型制气装置,每个学生的试剂用量是常规量的1/15;在关于氯化氢的“喷泉实验”中,将传统装置的双孔塞的作用,分在双颈烧瓶(10mL)的两个颈来实施,用现成的流体控制器取代右颈玻管,把吸满了石蕊试液的小胖肚滴管直接插入集满氯化氢的单颈烧瓶(5mL),挤入几滴试液后,出现了“喷泉”,滴管的胶头变扁,实验又方便又快捷。采用微型化学实验进行教学,用最少的药品,获最佳的效果,减少了废弃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实验中总有一些废水、废气、废渣需要排放,应随时收集,集中妥善处理和回收利用,决不能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例如,浓酸和浓碱可以自己回收,让学生把反应完的试剂溶液倒进指定的容器,用来做别的实验或刷洗容器。有腐蚀性的、有危害的实验废弃品倒到专设的容器,处理成无害物后埋掉。又如,在做有毒性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实验时,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让它任意排入大气中。还可以把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作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设想、设计。在实验操作中,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物质,要求学生将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按规定的办法处理,力争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利用化学课外活动加强环保教育
例如,组织学生取样分析附近河水的酸碱度,了解家乡水资源的水质情况,参观考察当地的化工厂、酒精厂、纤维厂和砖瓦厂等,了解工厂对“三废”的处理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尝试用掌握的知识分析工厂车间的生产流程,对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提出建议,思考如何变废为宝。这对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大有益处。
(责编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