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操作性实验课
2009-05-14凌玲
凌 玲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实验”只是物理和化学的事,与数学无关。其实,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定理、公式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
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常常隐去其形成的思维过程,而通过实验可以再现这些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需要设置合理情境,巧搭数学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动手中弄清概念、定理的来龙去脉,从而能对其加深理解,准确把握。数学的实验课有操作性实验课、思维性实验课、计算机模拟实验课等几种类型。本文略谈数学操作性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操作,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1。这种实验常用于与几何图形有关的知识、定理、公式的探究或验证。操作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实验→观察分析→猜想结论→交流校正→验证或证明。
譬如,在学习椭圆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探究椭圆的概念:全班每两个学生分为一组,课前准备两枚图钉、一根细线、一张白纸、一支铅笔,课堂上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思考。
试验一:取适当长度(2α)的细线,在细线两端系上图钉,将图钉分别按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两点F1、F2、处,F1与F2距离的选取满足|F1F2|<2a,用铅笔靠在细线上并拉紧细线,转动一周,画出一个椭圆。
作完图以后,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给出椭圆的定义。其中,教师可适当提示在作图的过程中,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不变的,引导学生发现动点、定点和定长,并进一步发现所画曲线上的每个点具有的共同特征。
试验二:改变细线的长度,使2α=|F1F2|,按照试验一的方法操作铅笔,能得到什么结论?
试验三:改变细线的长度,使2α<|F1F2|,按照试验一的方法操作铅笔,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们会发现,当2α=|F1F2|时,画不出椭圆,只能得到一条线段;当2a<|F1F2|时,画不出任何图形。此时,要求学生思考,椭圆的完整定义是什么,让学生自己体验在椭圆定义中加入2a>|F1F2|这个限制条件的必要性。
在讨论椭圆的离心率的时候,可以在前面画椭圆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以下试验:
1F1、F2位置不变,在满足条件2a>|F1F2|的前提下,改变2n的长度,作出椭圆的图形,并比较这些椭圆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2细线长2α不变,在满足条件2a>|F1F2|的前提下,改变F1F2的位置,作出椭圆的图形,并比较这些椭圆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通过这两个试验,学生们发现,有些椭圆的形状比较“圆”,有些比较“扁”,而这显然与细线长2α、|F1F2|即焦距2c有关。进一步再引导学生通过探讨得出:当c与α相比很小,即离心率e=c/a越接近0的时候,椭圆越“圆”;当c与α越接近,即e=c/α越接近1的时候,椭圆越“扁”。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椭圆的概念、性质不是作为结果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获得的,这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既加强了数学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加强。
又如,在概率教学中学习等可能事件的时候,可以引进按以下步骤进行的实验:
步骤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本周末有个学术报告会,小张和小王都很想去,但是只有一张票,大家能否帮小张、小王想个办法来决定谁去听报告会。甲同学建议采取掷硬币的办法,任意抛出一枚均匀的硬币,若其正面朝上,小张去,若反面朝上,则小王去。大家想一想:这个办法公平吗?
步骤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1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的游戏,一人掷硬币,一人负责记录数据,两人合作借助计算器计算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并填写记录表格。
2汇总各组实验数据,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分别计算试验累计进行到20次、40次、80次、120次……400次时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并完成折线统计图。观察这个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步骤三:验证猜想,形成概念
以下是几位数学家所作的掷硬币试验的数据统计,它与你所发现的规律相符合吗?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在大量重复的实验中,它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相等,都趋向于0.5。由此引出“等可能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在数学实验中,学生由于亲自动手操作,从一个旁观者和听众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因此,学生对实验的结果、产生结果的原因、涉及的新知识、方法等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在实验中还涉及很多数据和实验信息,学生通过几个不同范围的合作互动,探索出实验的结果,从而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责编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