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探步

2009-05-14宣其燕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博览课外

宣其燕

一、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规范

学生课内阅读的量是有限的,单凭课内阅读,要想让学生形成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实在难以达到。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补充作用;还能使学生立足课堂,放眼古今中外文学宝库,在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感化。

教师在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数量的同时,更要关注“质”的问题。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必须加以必要的指导。

(一)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现在市场上的很多书热衷于言“必”:编了一套系列,就说“必读”;出了一套丛书,就说“必存”;印了一套参考资料,就说“必备”。当前由于不少出版商片面追求赢利,所以特别要找到一本适合初中生的好书就很不容易。在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选书要慎重。苏东坡曾说:“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意思是说,读书要有选择。初中学生,因年龄特点,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加上“书海”、“文林”中“百货皆有”,既有良莠之分,又有高下之别。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去粗取精,弃伪存真,摒弃那些内容荒诞、文字表达粗劣、思想腐朽没落的作品,避免造成“阅读浪费”,甚至“阅读危害”。

2.选书要循序渐进。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踏实阅读的学习习惯,不能不着边际。从学好语文的角度来说,我们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选择的课外读物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满足他们的兴趣与爱好,要唤醒他们的好奇心。

3.选书要配合教材。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最好能配合有关教材,根据课内学过的教材选相应的读物,然后再扩展开去,以便赢得最佳的阅读效应。如课文选的是节选,就鼓励学生读全文;选的是这个作者的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就鼓励学生读这个作者的其他著名篇目。

(二)阅读方式方法的指导。学生因为自身阅读能力的局限,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笔者曾做过如下指导:

1.做好读书笔记。常言道:“好记忆比不过勤笔头。”读书不作笔记,犹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阅读时,要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如果边读边想,手脑并用,把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材料随时记下,日积月累,就能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增强记忆,积累知识。知识积累多了,就成了学问。做笔记,还是一种练笔的有效方式。练得多了,写作水平就能提高。

2.课内课外相结合。课本中有些课文是从中外名著中节选来的。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好再通过读原著。实践证明,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系统的课本学习,可建立知识结构的体系;广泛的课外涉猎,可扩展知识的领域。明确了这一点,才好选择书目,才好确定重点,才会有针对性。只有课内打好基础,课外下足功夫,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丰富课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课外阅读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精读与博览相结合。知识的构成是精与博的结合。只精读不博览,知识面就窄;只博览,不精读,知识点就不扎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精读,是为了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底子,从历代名著和现代优秀作品中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阅读。博览,是为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有“度”的讲究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度”要有所要求,这与学生的心理发育、知识结构等有关。在课外阅读中,通常情况下学生更喜欢看的是一些故事性强的书,对纯理论读物很难发生兴趣;看书容易浮于表层,注意了文字内容,忽略了对主题、内涵的发掘。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接触一些理论性的书,也可以帮助学生找一些趣味哲学方面的书。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看书的深度提出一些要求,引导学生去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去发掘作品的内涵,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学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是不同步的,甚至心理发育严重滞后。指导学生阅读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加深他们的理解能力,加深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育呢?

当然,“过犹不及”。我们教师如脱离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一味地求新求深,很可能会无意中成为拔苗助长的农夫。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在许多教师中有意无意的存在。初中教材中有关《庄子》的内容,我们可以补充庄子和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对话,这很能让学生领略古人的风采,引起他们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而如果求全求深,给他们大讲特讲《秋水》《逍遥游》,怕只能让学生一头雾水,感觉到古人的佶屈聱牙,甚至因此望而生畏、知难而退。

而有些知识,教师大可不必讲得十分清楚,不必对学生提出多少要求,学生只要了解其大概即可,甚至只要知其冰山一角就行。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其解。”陶渊明并不是教我们读书马虎,而是说,对有些知识暂时没法弄懂,则不必钻牛角尖,这时只要领会其要略就可以了。语文课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懂容易理解,只是年纪不同,阅历有异,所以理解的广度、深度有别。有些东西,现在不懂,先把它“吃”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内容有时会突然领悟。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学生能否依据其现有的知识、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有所得,而不在于学生能否深刻理解、牢牢记住。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说是必由之路。只要我们的学生能正确对待课外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实现近期目标——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应该立足高远——从一个“人”的发展来看,让学生爱书,让书成学生的终生伙伴,让生命因阅读而精彩!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市山下湖镇中]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博览课外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小满课外班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我的“课外老师”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博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