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动:课堂教学的关键词

2009-05-14林忠港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子路语文课孔子

林忠港

最近听了两堂课,两位教师同课异构,上的课文都是《〈论语〉选读》中的《沂水春风》,展现的却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以巴黎宣言导入:“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3. 解决疑难词义,学生接力翻译。

4. 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教师依次问了三个问题:“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师问生答,依次解决。

5. 老师问:“四位弟子的‘志有何不同?”用原文说说他们的政治理想。接着问:“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评价有什么不同?”逐一概括孔子的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然后问:“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没等学生思考,教师就讲述了孔子“与点”的原因,其间一位学生问:“沂水春风”是否有道家情怀?老师说,儒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成道家。

这堂课的整个流程呈线性结构,虽然完整,却毫无生气。教师一会儿抱着学生走,一会儿背着学生走,一会儿牵着学生走,就是不让学生自己走。

而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流程是——

1. 教师用漂亮的粉笔字在黑板上写了一副残缺的对联:“东鲁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学生很兴奋,说是“春风”。

2. 比较标题“沂水春风”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劣:“你觉得哪一个标题更好?为什么?”学生激烈争论,最后认为“沂水春风”更佳,理由是它简洁凝练,富有诗情画意,能反映文章主旨,揭示儒家思想的内涵。

3. 教师问:“课文左上角有一幅程宗元先生的画作《侍坐》,你能从画中的人物神态和文本内容分别推断出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吗?”学生兴致盎然,教师顺带解释疑难词义。随后要求用一个成语重新给画作命名,教师板书学生一致认可的“如坐春风”。

4. 感知叙事艺术。在教师点拨下,学生发现曾皙、冉有、公西华言志前都有孔子的提问“尔何如?”,唯独子路没有,这是由子路鲁莽刚强的性格决定的。学生还发现四位弟子发言的顺序有24种可能,从子路到曾皙言志的顺序反映出礼的成分逐渐增加的趋势。

5. 老师问:“你觉得孔子‘与点有道理吗?”学生有的说有道理,有的说没道理,老师顺势说:“请说出你的道理。”接着师生聚焦“曾点之志”,从时令(暮春)、人物(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地点(沂水、舞雩)、活动(浴、风、咏、归)四个方面讨论。学生由“暮春”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教师又想到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总结出暮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学生说难怪古人在暮春时节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学生发现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中的数字有奥秘,先乘后加恰是七十二,正好对应于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大概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意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解读也始终围绕“礼乐”,教师还补充《论语集注》和《论语别裁》有关片段以加深解读。最后教师突然说很想用一个短语来概括曾点之志,于是板书“礼乐春风”。

第二堂课,教师巧妙设置四个大问题,便将语文课活动化,让学生主动与文本接触。课堂呈现出明显的“峰谷”状,一张一弛,高潮迭起。这两节课,其实都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缩影,用李海林先生的话说,就是“自叙式”语文课和“使动式”语文课。

“自叙式”语文课,还残留着很多传统语文课程的痕迹,又具有少许新课程的特质,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满堂问”是“自叙式”语文课的主要特征,教师不停地展示,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抛向学生,学生只有回答的份。表面上师生之间有互动,有对话,实际上教师仍霸占着课堂。教师总是在呈现自己的看法,并希望学生接受甚至复制教师的看法,以至于不容许学生存在与教师不同或教师尚未想到的看法,比如学生质疑“沂水春风”的道家情怀,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它折射了孔子垂暮之年的思想状态,这也正是所谓“儒道互补”结构。而教师的断然否定,彻底阻止了课堂本该可以出现的精彩。在“自叙式”课堂里,教师如老牛拉车,倍感吃力,学生被动吸收,疲于应付。因此,这种“对话”,属于教师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的“伪对话”,不是真正的思想交锋、视域共享意义上的对话。一言以蔽之,“自叙式”语文课形式新颖,本质依旧。

而“使动式”语文课一扫“自叙式”语文课保守僵化的遗风,展现出全新的风貌。它关注课堂的“可能性”,重视多元的经验建构,并在思想碰撞中实现同化和顺应。知识与经验是学生自己来建构的,而且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语活动内化而成的经验才真正属于学生自己。新课标强调“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确实击中了语文教学的要害,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使动式”语文课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巧设课堂情境,唤醒学生情思,“使”学生自觉参与对文本的解读,在实践活动中构建“第二文本”,从而形成新的阅读经验。教师指导到位,教得轻松,学生活动充分,学得快乐,满足哲学解释学所提倡的游戏精神——轻松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成功喜悦的精神——并满足游戏者。总之,“使动式”语文课,教师举重若轻,学生乐在其中。

在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关键在于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前,教师是设计师;课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既有宰相肚量,能预测和直面不同的意见,又有大将风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动式”语文课的设计与组织,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着眼点,一是着力点。

“使动式”语文课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使”。《说文解字》云:“使,伶也。”“伶者,令也。”“使”的本义是“命令”,后又引申为“命令人去做事”。将军“使”士兵冲锋陷阵,因为军令如山倒;上司“使”下属言听计从,因为要保住头上的乌纱帽;那么教师靠什么“使”学生动起来呢?不靠命令,也不靠权力,主要靠活动本身的情趣性、智慧性和神秘性。此时精心设置一个“使动键”就非常重要——这个“使动键”必须有吸引功能、点燃功能和驱动功能。所谓吸引功能,是指只要轻轻点击“使动键”,学生不由自主地就要参与进来,并能获得满足感和提升感;所谓点燃功能,是指点燃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从而释放感情的力量、智慧的力量、道德的力量,释放出自我实现的力量;所谓驱动功能,是指活动具有一种内动力,它能启动人的心智系统,使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心灵的运动和生命的游戏。

“使动式”语文课的着力点在于如何“动”。欲“动”必先有“力”,这里想从“力”的角度来分析“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们知道,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教师是活动的发“力”者,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调控好“力”的大小,使活动呈现出一张一弛的节奏感,而且要掌握好“力”的方向,使活动之车始终行驶在语文之道上,还要定准“力”的作用点,紧扣“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关键处来开展活动。文本是语言文字的载体,语文活动应该而且必须使学生与文本接触。如此,一个有节奏、依文本、重语用的语文实践活动才不至于“荒了自己的田而种了别人的地”。

[作者通联:浙江丽水学院附中]

猜你喜欢

子路语文课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可怕的语文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