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人别里科夫

2009-05-14赵晓非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里科夫自卑人格

赵晓非

别里科夫?早就盖棺定论了!是反动统治的卫道士,沙皇的爪牙,小人,告密者,胆小鬼,小丑……

其实,别里科夫只是一个病人。但他的病不是社会病、思想病、道德病等,而是医学意义上的病——封闭症。美国获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雨人》,讲的就是封闭症患者(俗称“雨人”)的故事,影星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封闭症患者雷蒙。

封闭症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患者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孤独,没有朋友,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其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患者在生活及成长中因挫折引起心理焦虑,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以降低挫折感。另外,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自卑感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根源,自卑造成孤独,患者长期沉浸于孤独的心理状态,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了障碍。

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发布《基因组中的一个漏洞》研究报告,在人的1号染色体的碱基对中,存在一个名为“1q21.1”的DNA区段,当1号染色体在细胞的正常分裂中进行复制时,这一区段似乎常常发生“复制错误”,产生多余的染色体副本或出现少复制的情况。这些微小的错误很可能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在“1q21.1”的区段多余或丢失的染色体是造成孤独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智力迟钝等很多精神和神经疾病的重要因素。

自我封闭症不仅有心理原因,还有遗传原因。它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别里科夫因什么原因致病,不得而知,也没有必要深入探讨了。他的症状比较严重,其生理症状:

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

他通宵做噩梦……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对别里科夫这样的怪异行为,众多评论基本集中在人物性格属性和社会属性上,认为他思想上保守封闭,所以逃避现实生活,害怕社会变革,是抗拒革命的胆小鬼,旧制度的卫道士。

如果从生理上看,这是一种绝对病态。他怕风怕光怕冷,“雨鞋”“雨伞”“暖和的棉大衣”“羊毛衫”“车篷”保护他的身体,不使皮肤暴露在空气中;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封闭视觉;“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封闭听觉;受“刺激,惊吓”,而“通宵做噩梦”,更是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这是一个病人,以往的评论虽然有几分道理,但是如果从医学的角度看一看他的心理症状:

也许是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躲避现实生活。

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并排赶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会溜进来。

封闭症的主要特点,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与外界隔绝开来。他们非常自卑,在心理上形成自我封闭。

别里科夫为什么总是歌颂过去?作者说他“胆怯”“憎恶”“躲避”现实生活。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作为一个封闭症的病人,他歌颂过去,一是他恐惧与人来往,在“过去”这个虚幻的世界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看看现在沉溺于网络的人们,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如鱼得水,在真实的世界中却是孤独焦虑。二是他的自卑,他歌颂过去,意味着贬低当下——当下的生活、当下的人,都不怎么样,过去可比现在好多了!他如是安慰自己,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他“满心害怕和憎恶”“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就连跟同事走在一起,也觉得是“苦事”,说明他极其害怕社交活动,尽可能与他人保持距离;“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害怕什么?当然是人:“出什么事”的是人,“小贼”也是人。封闭症患者因不愿和人交流进而害怕人讨厌人,是他们突出的病态心理现象。

封闭症会造成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别里科夫就是这样。

别里科夫极端信任沙皇政府,让人奇怪。他是一个希腊文教师,教授古代语言,行为怪异,性格孤僻。就他的性格和地位来看,看不出他狂热地信任和拥护沙皇政府的理由。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他这样“歌颂”,怎么会拥护专制制度?他是一个教师,在那个时代,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即使他没有投身于变革的行动中,起码也应该对进步思想有所触动和向往吧?怎么会和反动专制的沙皇政府气味相投呢?作者没有给出答案。

如果我们从他是封闭症患者的角度来剖析,也许会找到些蛛丝马迹。

别里科夫自卑、恐惧社交,逃避社会和生活。他害怕社会和人事变动,总是祈求“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如果社会变革,就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意味着他要重新适应环境,重新组织和他人的关系,这一切必须和人打交道,这是他最恐惧的,也是他最不擅长的,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心理焦虑。自我封闭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他已经适应了这样“不适”的生活,再让他换一个环境,又会让他增加一次“不适”,对他又是新的折磨和挫折。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总是要求把外界影响带来的挫折和焦虑降到最低程度,追求封闭的安全感。那些“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即使“跟他毫不相干”,也“惹得他闷闷不乐”,就是因为他感到不安全,他适应不了变化的生活,所以外界的风吹草动激活了他的心理防御机制。沙皇的专制统治,恰恰带来他所需要的“安全感”,生活一切按部就班,不会发生改变,照着老规矩老套路活着就可以了。他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在这样保守封闭的社会大环境中,哪怕每天装在“套子”里,“躺在被子底下”害怕得发抖,“通宵做噩梦”,患有封闭症的别里科夫,也会甘之如饴,因为觉得一切依旧,心理感觉很安全!封闭症让别里科夫没有按照常理去生活,而是走向历史潮流的反面,这是一种人格的扭曲。

告密,是众多评论对别里科夫最不齿的,批判有加。其实别里科夫的告密并不是主动地揭发加害他人,而是在受到蔑视时,自卑心理的反应——“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告密应该不让对方知道,背后捅他一刀,而扬言去告密,真是可笑。这样的话听起来好像在威胁对方,不过软弱无力,可怜巴巴的。对方当然不怕:“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别里科夫被对方拎起领子摔到楼下。“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别里科夫的自卑心理表现得多么充分!可笑的“告密”更多的是自卑导致的人格异常与变态。

封闭症是可以医治的,主要疗治方法是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敢于与人交往,消除自卑心理等。

别里科夫康复的机会来了。在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下”,同事的姐姐华连卡对他“表示好感了”;在“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的“怂恿”“游说”下,别里科夫“决定”和华连卡结婚了。对于别里科夫来说,第一,他是被动的;第二,他“昏了头”。封闭和摆脱封闭的斗争开始了。

有人画了很多张漫画讽刺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性格开朗的华连卡当然无所谓,而自卑感很强烈的别里科夫,却受到极大的伤害,“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别里科夫自认为“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可是漫画事件,说明他在大家眼中,并不是他希望的“正人君子”形象,而是滑稽可笑的小丑,让他情何以堪!

别里科夫见到华连卡骑自行车,眼前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为什么“可怕”,因为“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别里科夫“吓坏了”,因为华连卡的行为脱离了他的生活原则和心理安全尺度,造成他心理的焦虑。他想打破封闭,与人交往,却遭受挫折。

别里科夫没有放弃。他找柯瓦连科,试图沟通。结果是可悲的,别里科夫被摔到楼下,还被华连卡看到,她还“忍不住纵声大笑”。别里科夫自卑到极点:无论自己怎样做,在别人看来都是“笑料”;与人交往是这样痛苦不堪,受尽屈辱,别里科夫对人彻底绝望了,包括对他自己。别里科夫是没有希望痊愈了。

别里科夫的心理防御机制起动了,“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他杀死了自己。

别里科夫很可悲,不过这个社会更可悲。

别里科夫是一个病人,可是这个病人,却把全城人辖制了十五年!

别里科夫所在的中学,很多教师“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有思想”“很正派”,但是“都怕他”。“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压得这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透不过气”来。他不仅辖制所在的中学,连全城人都受他精神上的压迫。太太们不敢办家庭戏剧晚会,教士们不敢吃荤、不敢打牌。如果说这些行为“有伤风化”,不合“道德”,不做也就算了,可是连说话、写信、交朋友、看书、周济穷人、教人念书写字这样正常的生活,也被别里科夫压制了,就太荒谬了。他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病人辖制健康人,只能说这个社会病了!

别里科夫死了,“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社会并没有因为别里科夫的死得到救赎。

无论别里科夫是病人也好,是作者所说的“套中人”也好,我们的解读在这一点上应该是一致的:这个社会病了,需要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变革!

[作者通联: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里科夫自卑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自卑的地方
漫画之页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