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09-05-14吴蔚萍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贾宝玉贾府林黛玉

吴蔚萍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能够使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变得十分明确,便于发挥主体的综合能力;师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完成中探究方法、拓宽思路、掌握知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运用这一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是任务设计,笔者以苏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的一些体会,以求教于行家。

一、以设计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动机

提前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标题自然会让人想起几个相关问题:林黛玉进贾府后依次到过哪些地方?她依次见过了哪些人?为什么林黛玉刚进贾府就要见过这些人?于是笔者在上课前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两个任务:(1)梳理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2)理清贾府的人物关系图。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或网络搜索,取得有关辅助材料。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凭借学生手中的现有资料、图书馆藏书及网络资源,加上学生对这两个任务的浓厚兴趣,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课上直接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任务。第二课时的核心任务是分析王熙凤形象,第一个发言的同学说她“泼辣”,我追问道:“你怎么知道她泼辣?”该同学说从贾母称她为“凤辣子”和课文对“泼皮破落户儿”的注释可以知道。我就借此给同学们两个任务:(1)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熙凤的泼辣?(2)有人说王熙凤是“香辣”、“麻辣”、“泼辣”、“醋辣”、“毒辣”五辣俱全,你认为她的“香辣”性格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任务明确后,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确定发言代表。十分钟讨论后,小组代表的汇总发言让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正佩服,更让我坚信学生的潜能在于教师去激发。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建构小说鉴赏的知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能使学生掌握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培养学生搜索信息、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以设计系统连贯的“任务”驱动学生训练筛选信息、思考判断的能力

阅读课教学有一个总的教学目标,设计任务时应先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小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的有机组合形成体系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本文篇幅较长,而且是文言半白,需要学生细细阅读,耐心搜寻文中相关信息,并作出筛选,留存有效信息,进而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教学,我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梳理宝黛相见的过程,同样设计了系列任务。

提问一:林黛玉与贾宝玉未见面以前,她了解到的贾宝玉是什么样的形象?

提示:王夫人的介绍,贾敏的介绍都不是什么好形象:她们都是从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出发来判定贾宝玉的。

提问二:林黛玉与贾宝玉见面以后,她对贾宝玉的印象怎样?

提示:这时的林黛玉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那就是,先疑而后惊。

提问三: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以后,他对林黛玉的印象如何?

提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一片真诚,真可谓两情相悦。也正是此处的真诚,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技巧。

提问四: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后,贾宝玉是怎样表达他对林黛玉的好感的?

提示:贾宝玉为了向林黛玉表示友好,他极尽表演所能之事。

提问五: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描写通过什么途径表达出来?说明什么?

提示:分别通过对方的观察写出来,加深印象,使其“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故事发展有了根源。

提问六:林黛玉进贾府已经大半天了,为何到此时才写她的相貌?

提示:这正是为让贾宝玉来观察林黛玉作准备的。

通过以上问题链的提出和解决,学生对宝黛相会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以及性格有了一定的把握,不仅节省了阅读时间,而且信息筛选更加准确。

三、以设计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驱动学生将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爱情能取得成功吗?

学生迅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信息证明,至少有三方面可以看出两个青春少年的两颗跳动的心就要碰到一起了。一是形象上他们彼此是相容的;二是情感上他们彼此是相容的;三是见解上他们彼此是相容的。总之,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真情,这是他们两情相悦的基础。

但是有学生提出,他们虽有真情,但他们不能走到一起。从他们二人的性格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不可能是完全心心相印的。林黛玉听得多,听得细;想得多,想得细。她行动小心,谨慎,过于多虑,自尊心太强,对他人不会太关心。而贾宝玉过于顽劣,独立不羁,对他人也不会太真心。所以他们最终的结局绝非那么理想。正是由于二人之间的这种若即若离的情感描写,增加了小说的无穷魅力。而这一点也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但是,如果让学生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成功,难度就大了。因为课文节选部分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仅限于贾府的社会地位和富有,许多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在节选部分都没有展开,学生无从把握。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需课外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放学后和双休日时间去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认真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形成一篇小论文。全班共45人,我就按5人一组把全班分成9个小组,并指定了小组长。任务布置后,由组长牵头进行分工,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又由学生选举产生了一名联络员,由他负责9个小组的统筹和协调。我还要求各小组把查阅分析探究过程记录在监控表中。这样既促进了小组协作,又为过程评估提供了依据。在这样的任务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以设计可操作、可达成且可评估的“任务”驱动学生朝着明确方向探究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便于学生努力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必须可操作、可达成并且可评估。

在本文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给王熙凤、林黛玉各写几句判词,然后思考: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林黛玉的性格有何异同?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其各自的性格?学生经过一番酝酿,也写出了一些不错的判词。这两位女性都是美丽的,但有所不同。王熙凤是俏丽、外向、泼辣、善于逢迎、张狂精明的美女,可用一“辣”字来概括其性格;林黛玉是娇弱、玲珑、文静、内秀、细心谨慎的美女,可用一“慧”字来概括其性格。

这里教师设计的任务是可操作的。在任务探索阶段,解决任务的方法具有外显的特征,便于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想到需要采取的方法。学生通过努力不仅要解决当前的任务,更要为后续任务的探究创造条件;同时使学生因此而获得探索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设计的任务也是可达成的。这一任务有适当的深度和难度,但并不是“深不可测”,“难”也不是“高不可攀”。任务探究中,学生就能有“想一想,豁然开朗”、“跳一跳,摘到桃子”的体验。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没有离开评价。评价包括来自教师的、学生本人的及学生之间的三种形式。教师对“任务”驱动中学生闪耀出的智慧火花应及时地给予评价,适当、适时、适度的评价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更能驱动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者的快乐,产生为自己而骄傲的情感,从而对主动学习乐此不疲,充满兴趣。

[作者通联:浙江龙游中学]

猜你喜欢

贾宝玉贾府林黛玉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