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

2009-05-14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建构创设

王 飞

文学作品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形象世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意蕴。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这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困扰与苦恼。笔者以为,从洞悉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出发,去探寻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建构方式,进而准确判断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真正价值,是打开文学作品意义之门的钥匙。

一、洞察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

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是什么?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先思考文学作品言说的是谁的意义,必须先思考是谁究竟以何种方式使作品产生了意义。从表层看,文学作品不过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婉曲诉说而已。文学作品正是借助具体可感的生活具象去投射姿态万千的意义身影,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意义投射,是源于生活具象和意义身影原本就有“形相似”或“神接近”的特征,读者借助这种特征来填充完整意义世界的美妙身影。从深层次看,文学作品不过是作者创作意图的诗意诉说而已。作者只能将种种心灵诉求以言语交流的方式向理想的读者倾吐,文学作品的意义既有可能是作者能够言传的心灵之声,也有可能是读者能够聆听并加以解释的心灵之音。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对作者而言是提供的一种人生警示,对读者而言是接受的一种人生指引,所有这些全部都寄寓在丰满的生活具象之中。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易破解,一方面是源于作者基于艺术自律的考虑不允许自己的创作意图在文学作品中直接现身出场,另一方面是源于作者基于语言文字朦胧多义的设想不许可自己的创作意图以明晰单纯的面目现形于读者眼前。因此追问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就必须仰仗文学作品的言语修辞向作者的心灵深处叩问,叩问的目的是催逼文学作品展现作者本人的纯真质朴的“自我”。

一般而言,作者的“自我”无处不在地活跃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假如是诗歌,作者的“自我”之出现必须是对诗歌的意象富有创意选择的结果,因为诗歌的选择之后的意象暗示出作者的心灵世界、感悟方式和生活理想,进而传达出作者言说的富有诗意的人生愿景;假如是小说,作者的“自我”之出现非借助对小说的时空和情节的独具特色的组合不可,这样的组合更适合作者心灵深处的生活想象、人生观念和生存实质,有利于释放出作者个性鲜明的人生观上的褒贬扬抑;假如是散文,作者的“自我”之出现必须借助对散文的情景交融的恰到好处的匹配,依靠散文的情景一致来婉曲诉说作者张扬的生活情趣、人格追求和哲理意味;假如是戏剧,作者的“自我”之出现必然依赖对戏剧情节冲突和心灵矛盾的富有层次的筛选,这些筛选可以集中传达作者对人生弱点和社会弊端的批判。

其实作者的“自我”之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作者反复思考的为何而作和所作为何,探究作者的“自我”是读者向作者心灵世界的善意接近。善意接近的结果是发现了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这样的根本实质是作者创造的既属于人又为人的悲悯同情的学问,这学问来源于作者悲天悯人的内心。所以,文学作品的意义其实是作者倡导的人情之学、人性之学、人生之学和人心之学。洞察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就是为了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就是为了领略色彩斑斓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人生之美和人心之美。假如作者呈现的是丑恶,其骨子深处追求的也必然是美,此时的美借助批判丑来昭示。

二、探寻文学作品意义的建构方式

文学作品借助具体形象来说话,不用抽象的表达。文学作品的属人之学必须依赖具体形象的布局排列和结构组合来实现,文学作品的意义实现既取决于作者如何言说的策略,也取决于读者如何解读的技巧。

作者建构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方式十分灵活,读者解读作品的意义时必须变通地理解把握。譬如文学作品的细节,作者可以有意重复,可以故意省略,可以有意对比,还可以故意变形放大,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巧妙暗示作者不便道出的创作意图或多样主旨内涵,读者应当发现作者如此写作的良苦用心并作出恰当准确的意义阐释。譬如文学作品的叙事模式,作者可以使用“先去后归”的模式,也可以使用“有去无归”的模式,还可以使用“先去后归而再去”的模式,甚至还可以使用“漫游旅行”的模式。之所以如此变幻不停,是源于作者对精神家园的不同归宿的诗意想象,是基于读者对人生方式的不同状态的创意认同。

作者为什么以如此方式来建构文学作品的意义?其实聪慧的作者善于在文学作品中寄寓显在的意义世界和潜在的意义世界,显在的意义世界借助作品的常态结构模式就能实现,而潜在的意义世界必须依靠变形的结构模式来实现,这就不难理解作者之所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建构作品意义的方式的深层次原因。

读者为什么能够真切把握作者建构的文学作品的意义?这不能不归于读者的阅读观和作者的创作观的“视域融合”。即便是古代作家创设的文学意义,读者依然可以仰仗当下的生活经验来回味想象。即便是外国作家创设的文学意义,读者照样可以根据本国的生存方式来填充拓展。或许读者的回味想象与古代作家的原创意义相差甚远,或许读者的填充拓展相对外国作家的原创意义遥不可及,但读者照样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追溯到适合当下以及吻合自己的意义。既然文学作品是为人而又利人的悲悯同情的学问,为什么读者就不能探寻适合自己的悲悯同情的文学意义?更何况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如果期盼穿越时空而延续不灭,就必须融入并认可普遍读者的恒常人心、人性与人情。

文学作品意义的建构是作者心灵和读者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是二者的双向思维流动。作者建构意义之际,想到的是创设什么意义、如何创设意义和如何释放意义,意义的深浅多寡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关。读者建构意义之际,想到的是谁在创设意义、为何创设意义和如何把握意义,意义的深浅多寡和读者的阅读智慧有关。作者笔下的意义通向读者心中的意义,要经过长长的意义之旅。作者如果希望被读者理解,读者如果渴望不把作者曲解,就必须保持双方的真诚与善意,就必须彼此宽容对方的思维方式,就必须彼此关照对方的精神成长的个性特色。

三、判断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

文学作品的意义究竟有没有价值和有多少价值既是作者创作预设的结果,也是读者观看解读的结果。作者在创设意义之初必须考虑为谁写作,必须将为谁写作的宗旨贯彻到底。如果说作者立足于为己的宣泄,那么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应当看是否传达出本真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主张;如果说作者立足于为人倾吐,那么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应当看是否宣示出规范合理的人生方式和人格价值。读者也不是被动地审视文学作品的意义,而是在作卓有成效的意义借鉴和人生领会。读者可以将作者为己的意义命题迁移到读者本身的人生意义之上,读者也可以将作者为人的意义命题转移到读者当下的社会道德伦理之中。

判断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实属困难,但又不能回避。作者创设的意义究竟体现了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这要具体结合作者的生活实际和历史实际来考察。作者如果张扬了过分消极的作品意义,读者要批判其消极之处和推敲作者何以如此消极;作者如果彰显了积极的作品意义,读者要吸收其积极之处和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即使作品宣扬了客观上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读者仍然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实际作出合理的判断和筛选。读者的任务是将作者为人的精神生产转移到解决当下的精神困境和人生实际,读者的阅读宗旨是通过充分为己而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

判断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是读者围绕文学作品所进行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的结果是打上了阅读者本人的思想烙印和个性特征的。真正的“二度创作”是对作品意义的改写或补白,读者完全可以凭借对作者“同情之了解”的态度而将作品的积极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读者改写作品意义的过程就是改写作者创作意图的过程,读者补白作品意义的过程就是补白作者创作动机的过程,读者的种种改写或补白是为了将作者完整的思想和全部的人格充分弘扬。所以,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评判作者本人的过程,读者判断作品意义的过程就是判断作者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过程。

其实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说出了什么而在于改变了多少,不在于说出了作者的什么而在于改变了社会的什么。作者之所以将其创作意图深埋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是出于改善读者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考虑。作者完全可以打破读者既有的“阅读期待”,作者完全有能力虚拟出司空见惯但又触目惊心的文学艺术,作者完全有可能将社会正义和道德良心以如诗如画的方式抒写出来。一句话,作者创设的意义是为了读者获得更有诗意的精神栖息地。

综上所述,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需要一把切合实际的钥匙。这钥匙是读者深思熟虑之后的理性选择,这样的理性选择伴随的是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建构方式和真正价值的思想复合。任文学作品之意义如雨似风,读者追寻意义的脚步不会停止。

[作者通联:河南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建构创设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