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求本色
2009-05-14李新平
李新平
新一轮课程改革六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深入到课堂教学,特别是常态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高耗低能”“少慢差费”的问题仍普遍存在;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充斥课堂,语文教学异化和边缘化、错位和越位现象严重。课堂上要么教学形式新潮别致,教学手段时尚花哨,学习氛围纷繁热闹,动漫、音乐、表演轮番上场,吹拉弹唱尽显其能,各种资料、各样媒体狂轰滥炸;要么“课文内容无限深究”“知识内容任意拓展”“思想情感无限拔高”“学生海阔天空地说长道短、教师不辨是非一味表扬”; 强调了自主,忽视了引导;强调了活动,忽视了情感体验;尊重了独特体验,忽视了科学评价;过分重视人文,淡化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强调了口语交际,忽视了书面表达。把“对话”变成“问答”,把“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活动形式化,探究“泛化”或“神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标签化。而学生的实际是阅读浅薄、浅层、庸俗,写作语句不通、内容不详、想象不丰、标点不会、逻辑不清,谈吐偏激,个性张狂,心态浮躁……
梁实秋先生曾有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的语文课堂远未“绚烂之极”,但必须归于平淡,回归到本色语文的教学轨道上来,放大并突出语文学科属性,才能真正提高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归真务本
“本色”即原色、原汁、原味,少粉饰与雕琢,不空洞务虚,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简言之,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返璞归真。“本色语文”即归真务本的语文,认真按母语学习的独特规律扎扎实实地实践,回归到真实的语文教学上来。一是要强调以人为本。言语行为的主体是“人”,“语文”与“人”的生命血脉相连。程红兵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培育语文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是培育人,培育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母语的人,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语言内在于生命的意蕴。言语行为——听说读写,都包含着鲜活的生命感悟,它既是外在的“工具”需求,又是人内在的精神需求——人在言语人格和言语生命上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学习的根本点在于立人立德,重视学生的情感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二是以文为本,以言为本,回归语言,回归文字,回归文本。确立文本乃第一资源、第一认识对象与对话伙伴的地位,发挥文本“言语范型”和基本“例子”的作用。要通过文本语言本身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生。周一贯先生认为:本色语文第一是内容的要点,本色语文的内容,一句话,培养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情感和精神的陶冶。第二个是它的形式,语文教学的形式,它是通过一篇一篇的课文,来学习字、词、句、篇,进行听、说、读、写。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出“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主张,即阅读文章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他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组织都搞清楚,让文章自身去教育学生。马骉老师提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应有三个要求: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文本;其次要深刻地理解文本;再次是自己个性化地理解。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带到教学中去。人本和文本的关系,汪潮老师认为,从语文的本色看,应侧重于“文本”。只有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凸现“生本”,才是科学而辩证的。脱离“文本”而去强化“生本”, 语文教学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务实有效
叶澜教授提出语文课要努力做到“扎实、充实、丰实、真实、平实”。崔恋老师则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 本色语文课堂应该是务实有效的,如上所说,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本体的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也就是黄厚江先生所说的:“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注重语文本色就是重视语言,在语言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的素养”。它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用语文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现象,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用语文的标准评价语文教学效果。不仅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搞清楚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行不行,效果有什么不同;而且在写作、交际中也要考虑写或说什么,怎么写或说,为什么这样写或说,这样写或说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或说法效果有什么不同。植根于语言学习和言语表达,“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自始至终关注言语的内容、形式及表达效果,这样反复地“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务实有效的“本色语文”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按照母语教学的规律学习,如采用“同音归类”法,简化识字过程,采用“据形明义”法,提高识字效率,采用“依文解字”快速而正确地理解字义,根据汉语言的形象性、意会性、信息冗余性等特点,语文教育更要重视整体感悟。洪镇涛先生为我们总结的学习语言方法就是对传统语文学习精华的高度概括:美读感染、比较揣摩、品析体悟、创设语境、切己体察,其中读是基础,在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揣摩语言以培养语感,在语境中感悟语言以获得语感,在切己体察中品味语言以养成语感。
三、简约精要
大道至简。高明的教师常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平庸的教师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程红兵老师说:“语文是什么,我们常常把它复杂化,其实语文本来很朴实,爱读书,勤思考,会用语文表情达意,就这么简单。”本色语文追求的就是质朴、纯净,语文课要“消肿”“减肥”,化繁为简,消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做到汪潮先生所说的“教学理念简朴,突出效率、效益、效果;教学目标简明,宏观上三维整合,微观上细节落实;教学内容精要丰厚,整合课内外资源,抓住文章线索展开高效训练;教学流程简化,尽量减肥、瘦身,抓住主要问题,整体架构,过程流畅;教学方式简练。”在融洽的氛围里,在亲近的谈话间,链接生活体验,激发灵性的火花,舒展思维的触角,展示语言的魅力,习得语文的素养。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紧抓“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
简约的语文课要把主要精力花在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把握言语的精气神,实现言语与精神、生命的融合,用言语表现生命活力。而诵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力举措。诵读是最切合国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是语文课堂本色化之“本”。诵读并非仅放声念书,王荣生先生指出:“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朱熹语)。“诵读”重在“味”、重在“玩”,“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玩”即体验、品味、积累、质疑、感悟、探究,“味”即语言背后的义理、思想、情志、哲思。诵读指导要引领学生“努力上下寻觅、左右求索”,找到合适的言语声音形态,走进文本,实现读者与文本的融合。
精要的语文课堂,必须在巧问上下足工夫。以最主要的问题探究最主要的内容。“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问题设置要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特别要关注五点和八处,重点、难点、疑点、兴奋点、思维点;文眼处、矛盾处、对比处、变化处、重复处、含蓄处、细节处、动人处。
四、融合统一
本色语文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讲究诸多要素的融合。首先是三维目标的融合统一。语文教育的根本在于追求灵魂与情感,而灵魂与情感的追求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实现的,达到语感、情感、美感三维一体。对三维目标的关系,黄伟先生做了很好的解释:“第一,‘过程与方法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优质。第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作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凭借与途径,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与手段。第三,‘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三维目标只有协作整合、相互转化才能达成教学的优质与高效。”王尚文先生强调指出:“一是语文课程真要达成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宗旨,就必须将人文精神全面地渗透其中;一是语文教学就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而不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语文课程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不是在此之外宣讲人文精神的有关表述,而只能将之渗透于读写听说的动机、态度之中,体现于读写听说的文本之中,特别是流动于文本的话语形式之中。”
其二是预设与生成融合统一。一方面语文学习结论的丰富性、过程的开放性和人的复杂性、思维的多向性决定了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生成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生成的质量又依赖于预设的质量,必要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师检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设,确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好基于目标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活动,选择在活动中学生语言能力充分培养和思维能力充分发展的策略,预设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知识储备,预测可能发生的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预设学生的个性解读,预设文本的情感点。预设应该是精心而不精细、预设更应预计,富有弹性,给生成留足空白,留有空白的预设才是生成的生态环境。课堂要给生成腾出空间。当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调整预设,促成生成。
其三是课内外融合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仅凭一本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认知框架,改变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对资源的引进,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适可而止,不为资源所困。教学拓展要依据文本,指向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享受。拓展文本,要能起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的作用,要耐人寻味、余味缭绕。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