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控制网络谣言的探讨

2009-05-14张勇军

管理与财富 2009年4期
关键词:传谣谣言网民

张勇军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谣言也找到了最好的发展平台,从互联网信息传播角度看,网络谣言很难杜绝,作为一种畸形舆论,谣言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当谣言借用网络这一工具,比起口头传谣,危害更严重。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辨的恶意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网上活动,败坏了网络的信誉,也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时代传播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谣言的发展也达到了极致,从复制的速度和规模来看,谣言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其杀伤力更为强大。匿名、自由和交互性强的特点为网民隐藏了身份,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将各种信息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本文试通过对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的分析,提出控制网络谣言的基本策略。

一网络谣言传播的主要渠道:

1BBS与各类论坛

很多人喜欢在BBS上发表文章,引起在线网友的关注,得到一种创作的成就感和愉悦。很多网民面对上面的消息,无法完全将之搁置不理。在将信将疑中,谣言得到了巨大的生命力和传播价值,在网外又通过口头传播直到广为人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后,一篇题为“我预测2008年5月12日中国将发生地震”的帖文在国内论坛、博客中传播。后经查证,此贴属于谣言贴文。12日震灾才发生短短几小时,网上、QQ、短信又传出“5月12日晚22时至24时北京局部地区要发生2至6级地震”的谣言,由于国家地震局及时出面辟谣,才避免了北京地区广大民众的恐慌,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

2网络新闻

网络造谣者为了以假乱真,常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甚至盗用媒体的名义,通过网络媒体或传统新闻媒体具有的权威性的传播平台,以新闻形态进行传播,以证实其“可信度”。

专家认为,谣言借助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今天新闻传播领域中的一大公害。开始是网络假信息,进而成了媒体假新闻,最后备网站转载,假新闻就这样产生了。互联网使信息传播更自由,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新闻网站往往依赖干网民的自由投稿获得信息,这就造成了检验事实真实性的困难。更有很多新闻网站在新闻竞争的过程中不顾事实真象,怎么吸引人怎么写,怎么激动人怎么编,还有的将明明已被证明是不真实,但颇具吸引力的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转载,利用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提升点击率。

3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

自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商业运作以来,伴随其高速发展,数亿用户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方便自由地进人互联网,于是造成了网络谣言大肆泛滥的局面。网民获悉网络谣言,并对其产生关注或是将信将疑之际,往往使用QQ、IC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迅速快捷地向好友等传播,征询他们的意见等,于是谣言就这样泛滥成灾。

利用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可以使一条信息顷刻间到达成千上万的网民,加上私人情感会后,电子邮件显得比一般的消息更为真实,在口头传谣时代不断出现的连锁性谣言,在网络时代转化为连锁电子邮件谣言。例如:请你将收到的这封邮件转发给你的二十个亲友,你就会得到一些好处。这样,很多人觉得发—下电子邮件只是举手之劳,又对自己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4网外传播

网络谣言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议题时,可能再被大众媒体所报道,此时,网络谣言便从虚拟世界进入实体世界,成为热门的新闻议题。当网络谣言经大众媒体披露后,许多不使用网络的民众也会知道消息,影响更大。另外还有手机短信传播、口头传播等更方便快捷。

二网络谣言的控制

就网上谣言来说,相关权成部门不能忽视利用网络速一特殊信息传播阵地及时辟谣。网络与其他媒体一样,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阵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惩处传播者、造谣者。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新兴的网络媒体是极重要的战略阵地,对国家安全、社会人心影响巨大。—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必不可少,同时网民也要自觉抵制网上不良现象,不造谣传谣,文明上网。

我国网络信息立法虽已取得成效,但尚未出台一部正式的专门性网络法律,这削弱了法制管理运行的社会效力。在实践中,由于规则的欠完备、经验不够丰富、法规操作性较弱、对现实问题的覆盖范围较窄、查实、获得充分的证据并不容易,需要法规层面的进一步严格规范。要有效控制网络谣言,需要完善举报、立案、取证、审判、惩处的程序与机制,使之对网络谣言制造者与传播者产生震慑作用。例如:杭州2008年12月24日出台了地方立法《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条例》规定,散布谣言,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者将受到单位最高1.5万元、个人最高5000元的处罚。

第二、建立信息求证、反馈机制。

信息公开程度越高的社会,谣言生存的空间越小。但是,谣言往往涉及最新的事态,这常常是信息公开的盲点所在。这就需要建立一种迅速反应机制,权威部门完全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澄清,—旦网上出现谣言,不仅能够迅速查到相关信息,而且能够及时向主管部门求证,主管部门能迅速作出符合实际的回答,假若对网上信息撒手不管,任其自流,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得逞,以谣言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三、建立网络系统的协调应对机制。

建立有效的控制网络谣言的机制,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会被大大压缩,其危害会降至最低。作为网站,要遵守宪法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谣言等有害信息的管理。我们提倡商业自由,并不意味着默许对商业自由的滥用。作为负责网站监管的部门,要完善和强化制度管理,尤其是要建立起问责追责制度,对违规的责任人坚决进行严厉处罚。

我国网站数量庞大,还有博客、网络社区、个人主页等。网络信息发布点众多,网络谣言藏身之处甚广,向网络谣言开战,揭露网络谣言,删除网络谣言,必须是全网络系统的统一行动,单打独斗意义不大、收效也不大。这需要整个互联网络——包括网络管理部门和各种形式与各种类别的网络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协调行动,以形成反对网络谣言的统一战线,构筑网络谣言的控制体系。例如由200家知名网站自由联合组织起来的“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行动,“我承诺不传谣、不信谣”网民签名活动,都是相互联合协调的行动。

第四、建立控谣工作机制。

面对网络谣言,有关部门的信息披露和危机公关等工作略显迟滞,显示政府的应对工作还难以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工作处于被动局面。谣言之所以产生,不断蔓延扩大,往往是权威、真实的信息缺失,或者是事件的处理本身存在不透明、模糊和灰色的空间,于是谣言得以滋生、蔓延,不胫而走,并从局部的现实社会延伸到无限的虚拟空间。而网

络的快速传播,又反过来助长了谣言,使谣言越传越盛,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网络监管部门和网站,要有一套控制网络谣言的工作机制。重点控制给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带来动荡的网络谣言。网站发布网络新闻,要完善工作制度,把好编、审、发各关口,杜绝谣言。网络论坛、聊天室、博客、播客等,虽然由网民发布信息,但它是面向大众的网络传播形式,也是控制的重点,尽管难以杜绝谣言,也要采取删、堵及不断提醒网民等方式,减少谣言的传播。即时通讯工具及邮件,属小众传播的网络形式,控制谣言传播的难度相当大,很难人工监控,可以通过软件监控和不断提醒的办法,减少谣言传播。网络谣言传播之初和广泛扩散后,控制办法也是不同的,管理部门和网站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

第五、实施基于网络技术的控制措施。

人际传播的谣言,大多是口口相传,如风之迹、水之形,常常无影无踪,无法追溯。网络谣言就不同,它虽然是发布,但在网络上留下了踪迹,可以寻迹追踪,找到谣言的“始作俑者”。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开发出追踪谣言首发帖的软件,找到谣言的首传者。

第六、提高网民识别谣言的能力,文明用网。

为什么会传谣?因为相信谣言是真的,或者认为传谣好玩,无害,为娱乐而传播它。控制网络谣言,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断谣言的传播链,换言之,无人传谣,谣言自然就消失了。作为网络的使用者_广大网民,当从我做起,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等网上丑恶现象,遵纪守法,文明上网。每个人的所言所行,那怕是在虚拟世界,都应遵循文明和法律的尺度,对社会负责,对个人负责。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力与自由,但每个人都应努力避免因为滥用这种自由伤害自由本身。

提高网民辨别谣言的水平与能力,可以收集以往的网络谣言,建立专题,广而告之,让更多人认识网络谣官,了解网络谣言,从而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能力,增强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和抵制能力。

我们享受网络,也要维护网络,对于一些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要多问个为什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要独立思考,不要瞎起哄,不要见风就是雨。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止于智者,谣言也止于责任。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责任如影随形且实实在在。现实有现实的法律,网络有网络的规矩,只要违反了都须承担责任。这是网民们必须紧绷的一根“弦”,否则将付出法律惩罚的代价。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加强监管,违法必究。我们期待各方齐努力,一起埋葬谣言,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共同呵护给我们带来自由与便利的互联网。

猜你喜欢

传谣谣言网民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突发事件及网络谣言实证分析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有感“网民节”
2.9亿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