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健康教育干预
2009-05-13刘卫珍林枚光廖芳
刘卫珍 林枚光 廖 芳
关键词:癌症;心理状态;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6-1155-03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近几十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当 人患上癌症之后,往往会在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心理障碍, 许多患者会出现紧张、抑 郁和焦虑等情绪[1,2]。一般肿瘤患者心理可概括为“不信,恐惧,服从,麻痹” [3],尤其妇科癌症患者更为明显。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健康教育干 预极其重要,对疾病的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分析了癌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健康 教育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科共收治妇科癌症患者312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7岁 ,其中<40岁86例, 40~60岁177例, > 60岁49例。宫颈癌130例,占41.7%;卵巢癌87例, 占 27.9%;子宫内膜癌54例, 占17.3%;绒癌12例, 占3.8%;恶性葡萄胎8例, 占2.6%;盆腔恶 性肿 瘤8例, 占2.6%;外阴癌6例, 占1.9%;子宫恶性肿瘤3例, 占1%;阴道癌2例, 占0.6%;输卵 管癌2例, 占0.6%。
2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2.1 恐惧、焦虑心理
当患者被确诊为癌症时都会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恐惧和焦虑笼 罩着她们,患者在生理和情感上会出现多种症状,如心悸、出汗、坐立不安、失眠、头痛 、眩 晕、疲劳,产生的原因来自对疾病的惧怕和晚期疼痛。而过分的恐惧、焦虑可使交感神经兴 奋,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
2.2 否认、侥幸心理
临床上许多患者怀疑或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对诊断结果极力否认,甚 至去几家医院看病或冒充患者家属找医生咨询,以便得到不同的信息,既希望确诊又不希望 听 到癌的诊断,仍存侥幸心理。否认实际上是患者应付危险情境的一种防卫方式,研究表明,一 定程度的否认对缓解心理应激是可取的,这种拒绝接受事实的做法是一种对创伤或应激状 态下的心理反应,属于保护性反应[4],但否认在许多情况下又起贻误病情的消极作 用。
2.3 角色紊乱
角色是经常发生转换的,在转换过程中易发生角色紊乱。一个人得了病,就 迫使他由一个常态的社会角色转换成患者角色,需要停止工作,不能照顾家庭,反而需要亲人 照顾自己。这种转变不能瞬间完成,许多癌症患者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角色,使自己担负的多种 角色发生冲突,对事业的责任感,对家庭亲人的眷恋,对所患疾病的担心,使患者产生焦虑、恐 惧。
2.4 忧郁
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担心手术后影响夫妻生活,担心术后形体改变、早衰,多见于 器 官切除,例如子宫切除、卵巢切除。主要表现忧愁、多虑、情绪不稳定、疼痛阈值低,常通过 医护人员的说话语气来判断自己的病情。
2.5 退化、依赖心理
出于对疾病的担心,患者在行为上产生退化,自己能做的事也让家属做,不愿让家属离开,对医 院环境不能适应,情感脆弱,意志衰退。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同情更助长了患者依赖心理。 有的患者出现“返童”现象,像小孩一样寻求保护,依赖更多的照顾,特别在夜间,常表现出一 种害怕被人冷漠和被抛弃的孤寂感。
2.6 抑郁、悲观心理
对于癌症诊断缺乏思想准备,肿瘤恶性程度高,病期较晚等会加重患 者的抑郁反应。由于癌症的康复难度较大,病死率较高,患者往往对未来悲观、消极。患者经 过长期痛苦的手术、放疗、化疗后,仍不能治愈,既增加经济负担,又拖累亲人,表现出孤独 、悲伤,独自落泪,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2.7 疼痛
疼痛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患者希望多用麻醉药、镇痛药才能消除恐惧,减轻术中 、术后疼痛。疼痛有明显的个人差异,它同以往的疼痛经验、对疾病的态度、患者的注意力 、药物耐受力、有无暗示有关。
2.8 接受配合心理
患者持有积极的心理,患者情绪平和,心境安详。这类患者能积极配 合医务人员治疗,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 健康教育干预
3.1 恐惧、焦虑心理的健康教育干预
①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给予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 生、护士,消除患者紧张、陌生感。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的 必要条件。尊重患者,经常与患者接触交谈,了解其思想状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态度和蔼,热情大方,关心患者疾苦,使患者感到亲切感和安全感。③语言恰当,应先向家属 说明实情,共同商讨治疗方案,及时有效地解除患者的 焦虑。④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感官刺激,如光线柔和、减少噪音、态 度和蔼。⑤进行卫生知识宣教,解除应激原对患者的刺激和困扰,如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可 通过语言和动作演示,解除因知识缺乏引起的焦虑。向患者介绍手术前各种检查、手术的目 的、手术过程、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术者的技术水平、麻醉方式,术后如何克服 伤口疼痛及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手术,积极配合治疗。⑥尊重患者采取 的解除焦虑的应对措施,如来回踱步、哭泣、愤怒、诉说等。采取适宜的放松方法,如热水浴 、按摩、深呼吸、听音乐。另外,护理人员整洁端庄的仪表、敏捷熟练的操作技术可增加患 者的信任感。
3.2 存在否定、侥幸心理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
仔细解释耐心说服,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视现实,克服侥幸心理,积极接受治疗。
3.3 角色紊乱时的健康教育干预
发现患者角色紊乱时,护士在患者角色转换过程中应起 积极作用,应倾听诉说,不能简单生硬地训斥患者,帮助患者接受现实的健康状况,鼓励患者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探讨生活方式改变的应对方法,取得家庭应对系统的帮助,使患 者很快适应角色要求,配合医师治疗。
3.4 忧郁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
①进行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知识和性知识的 教育,首先让患者了解生殖系统解剖知识和一般的性知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患者对性 问题即敏感又难以启齿。针对年轻患者及文化较高的患者最为敏感的特点,特别是对卵巢切 除的患者,告诉她们,即使切除了卵巢,其他内分泌器官如肾上腺皮质也可以分泌少量的雌激 素及 较多的雄性激素,后者可在外周生成雌激素,可以维持女性特征及性生活的需要,以解除患者 的精神负担。向患者解释子宫切除后月经不再来潮,但对夫妻生活不会有影响,待术后2~3个 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的性生活。②消除患者丈夫对患者持有的不正确观点, 向 患者丈夫说明子宫、卵巢手术后,性生活美满与否关键因素之一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鼓励 其给予妻子更多的爱与关怀。当患者治愈出院时,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告诉患者生 活起居、饮食劳动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特别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协助完成康 复计划。
3.5 退化和依赖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 一些事情,如刷牙、洗脸、吃饭等,使患者在自理中恢复自信,找到自尊。如患者症状较重应 请家人在夜间陪护,使患者得到安慰。
3.6 抑郁、悲观心理的健康教育干预
这些患者往往是文化层次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 患者,护士要了解患者个性心理特征,与她们谈话时要热情、耐心、细致。找出引起抑郁的 因素,允许患者对残酷的现实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以支持态度听其诉说,向其讲解有关知 识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鼓励其与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交流,提供治疗信息,稳定情绪。医务人 员一方面要使患者感到医院、医务工作者是可以信赖的,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 病的信心,使她们在精神上减少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知情机会 ,避免患者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做好家属知识宣教,以帮助调动患者与疾病抗争的积 极情绪,让患者感到他人与社会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坚强的意志是患者同疾病作斗争的重 要因素之一。
3.7 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
对疼痛的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要争取患者信任与配合,讲 明麻醉药、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与不良反应;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癌痛的信心,耐心倾听其苦 衷,了解患者的各种要求,尽量给予满足;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引导患者摆脱疼痛 或淡化疼痛的意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对缓解疼痛具有积极的作用[5]。护士或家 属尽量 多陪伴患者,与其交流,根据其爱好,进行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如读书报、听轻松音乐、 看喜剧电视、练习深呼吸、气功等,使患者身心放松、心情平静,转移对疼痛的注意 力,减轻痛苦。家属对患者最亲近、最了解,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 安慰和解脱,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疼痛缓解,因此要争取家属配合。
3.8 接受配合心理的健康教育干预
这些患者往往是知识修养高、性格乐观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用医学知识、心理知识与之沟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要让患 者懂得生活的意义,为了事业和家庭治疗疾病,战胜疾病。介绍同种患者的治愈情况,若能 请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能鼓励患者,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之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 实,并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能乐观地对待生活,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同时应用健康教 育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干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各种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的 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对癌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LERMAN C, RIMER B, BLUMBERG B, et al. Effect of coping st yle and relaxation o n cancer chemotherapy side-effect and emotional response[J]. Cancer Nursing,1990,13(5):308-315.
[2] 闵军霞.癌症患者心理反应调查分析及相关性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80-181.
[3] 郑冬燕,于莹,王丽芹,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与对策[J].现代护理,2006,24(01):122-124.
[4] 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5-42.
[5] 陈建英.中国现代临床医药与卫生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 001:368.
(收稿日期: 2009-03-17)
[责任编辑 高莉丽 王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