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合作.共赢

2009-05-13张建初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09年9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危机

张建初

【素材仓库】

1.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2007年9月以房利美和房地美及雷曼兄弟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机构接连陷入困境,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英国、日本,还是经济欠发达的非洲,都感受到了金融海啸的震撼,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绝缘体。

提示: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来势之猛、速度之快,显示了在全球化的今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适用于“瞬间”“灾难”“金融危机”等话题。

2.协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全球多轮、多边磋商的中心话题。在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7国集团财长会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会议、由世界主要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特别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努力为金融危机把脉,寻找对策,不管是美欧日发达经济体,还是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希望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增长,避免经济因金融危机陷入严重衰退。新兴国家经济体在这场金融大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球联手遏止衰退并达成加强协调、联手应对等多项共识。

(1)全球各大央行联手注资

2008年9月18日,为缓和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危机,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全球各大央行联手向货币市场注入了2470亿美元。

(2)首次经济峰会

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发表宣言,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3)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

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与会领导人围绕着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就国际经济的金融形势、粮食安全、救灾合作、国际和地区形势、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不同文明对话等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达成广泛的重要的共识。与会领导人认为,全球性危机凸显出亚欧携手的必要。

(4)第二次经济峰会

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与会领导人重点就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愿继续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加大对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提示:各国政府的态度(特别是中国政府的态度)表明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是世界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所在。

适用于“对话”“冲击与影响”“挑战与应对”“沟通与合作”“和平与发展”“路径”等话题。

3.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在行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据匡算,实施这些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温家宝部署了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温总理指出,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实施这些措施,总的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

温总理部署了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二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四是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五是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六是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七是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2009年1月28日,温家宝总理通过达沃斯论坛,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信心”。他坦言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并就如何渡过当前难关、努力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提出五点意见:一是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二是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快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三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防范金融风险积聚和扩散。四是切实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五是协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建设人类共有的美好家园。

提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出台了稳定金融、刺激经济的有力政策。

适用于“面对——”“信念与行动”“目标”“路”等题目。

4.金融风暴 “危”中有“机”

(1)金融危机催生新能源革命

全球经济危机必将催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新能源革命。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就业的重要投资领域。比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明确推出“绿色能源计划”,提出3年内,使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增加1倍,到201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到10%,到2025年增到25%,并准备建立上千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发展基金,支持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奥巴马此举旨在改变美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保证其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积极发展新能源,既是着眼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强市场信心,更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从战略上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推进能源战略发展的转型。

(2)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危机发生后,海外资本市场出现暴跌,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不可忽视,一些项目可能面临着资产价格缩水、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收期延长等一系列风险。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潜在机会: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最主要的影响是出口下滑,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另一方面就我国进口而言,一些国家基于生产自救出台一些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铁矿石等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这些都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

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发展路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另一方面,我国仍会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加强。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路径:这次危机从源头上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因此,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我国几个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面临一些海外投资客抛售房产、抽离资金的情况。另一方面,基于美国这次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深刻教训,我国未来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控制房地产虚假需求的扩大和价格的暴涨暴跌,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人才竞争态势的潜在机会:此次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机会可能相对减少。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失业金融从业人员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投资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基础、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传媒业挑战与机遇并存:金融危机会对传媒业的广告、内容、发行、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传媒广告市场缩减、增速减缓;传媒内容制作市场遭遇投资困境,文化产业投资和消费将呈现一定程度的下挫。但是,传媒业在金融之“危”中也有“机”。世界关注中国,是中国传媒产业提高实力的重大机遇。立足新闻采编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形成新型传播平台,在市场开发、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向全世界报道中国事实、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传媒业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传媒行业迎来了整合契机。2009年是充满挑战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提示: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机遇也只青睐有准备的国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带来的机遇——全球经济危机必将催生一场新能源革命,同时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传媒业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适用于“角度”“机遇与挑战”“压力与动力”“冲击与影响”“挑战与应对”“途径”等话题。

5.复苏是各国企盼的唯一前景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日本不能单独从本次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海啸中逃脱,但可以通过适当的应对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未来将继续坚持友爱、忠诚、参与、善良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将为俄罗斯在困境中带来力量,助俄更上一层楼。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政府决心尽其所能支持澳大利亚的家庭,澳大利亚的就业以及澳大利亚的企业。

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尽管暴风雨是猛烈的,但我们的航船是坚固的,前进方向非常明确,复苏是我们看到的唯一前景,这不是乐观,而是现实。

韩国总统李明博:韩国政府将出台具体措施,帮助部分企业承担一定比例的员工工资以鼓励企业不裁员和为年轻人提供实习机会。

法国总统萨科齐:危机之后我们将要面临一个新的世界,为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增加投资,继续改革,改革对法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在新的一年中,政府将采取适当措施来面对全球经济的挑战,并实现对人民许下的承诺,尽力减轻人民的负担,并保护人民度过困难时期。

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尼泊尔以其不可战胜的勇气,已经作为一个共和国在世界崛起。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无需担心,我们将共同顺利完成大选,并解决经济问题,政府将站在解决问题的第一线。

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展望新的一年,各方面的形势将肯定比2008年更好。

提示: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挫折、困难,乃至灾祸,不慌乱,不躲避,不怯懦,要镇定,要理智,有信心,有希望,因为复苏是各国企盼的唯一前景。

适用于“面对”“等待与出击”“路径”“勇气与智慧”等话题。

【素材活学巧用】

1.多维空间

2.素材链接

危机与转机(节选)

据说,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接见国民党“大使”,讨论“古巴危机”问题,顺便问起“危机”这个词用汉语怎么解释。国民党“大使”说:“在汉语里,危机是两个词,危险和机会各出一个词加起来,即危险就意味着机会。”肯尼迪拍案叫绝,说“中华的文化太伟大了,能把两个毫不相干的词变成一个东西。”后来,他把古巴导弹危机处理好了,提高了自身的威望。“危机不是坏事”的说法,也得以流传。

危机之所以有时能转化为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被“逼上了梁山”,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们舒舒服服地过日子,远不如在危机的情况下更能发奋。刀架在脖子上,全身的神经都会紧张起来,如果连命都豁出去了,倒很有可能拼死一搏而逃生。人们常说要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困难、压力和挑战,“奋”是不容易发出来的。当然,也有“乘人之危,伺机而动”的,尽管这有“机会主义”之嫌,但在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中,同样不失为趁机发展壮大自己的有效办法。

但是“危险”与“机会”毕竟在时空方面存在着差异性,那种认为“危险”来了就等于“机会”到了的想法显然有些片面,说到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一个缺少忧患意识的民族,不可能走得很远;一个缺少自悔意识的民族,很难有美好的明天;一个缺少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更不可能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危”与“机”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真正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不仅需要智慧,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同样需要自省意识和忧患意识。

汶川大地震是危机,爆发突然,叫人猝不及防,必须“吃一堑,长一智”,但我们有些人却偏偏是“好了伤疤忘了痛”。30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惨痛教训,我们吸取了多少?值得反思。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劫难归咎于天灾,完全不可预测,不可抗逆。我们不能满足于与唐山大地震的简单比较,历史在进步,而进步慢了就等于是退步。没有质疑和反思,无以进步,而且还可能不断重复惨痛的教训。

谁都不希望危机临头,但总有避不过的灾、躲不过的难。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甚至每个人来说,既应当为赢取成功做努力,也得为应对危机做准备。危机可能毕生都不会发生,但准备是必要的。项羽就是没有做打败仗的准备,才觉得愧对江东父老而自刎;李自成也是没有为失败做准备,才进京三个月,便在清军的反扑下一败涂地。人人都希望幸运之神垂青自己,人人都幻想厄运中会出现奇迹,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倘若平时没有准备,一旦危机降临,悲剧就会发生,危机就不可能成为转机。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破不立”,不破掉旧的传统,新的制度也建立不起来,“破”了之后“立”必须跟上。经济学中有一个原理,叫做“创造性破坏”,即只有破坏原有经济机制,方有可能创造新的经济机制,否则就难有大的发展。危机是矛盾和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而避免危机再次发生最管用的办法,就是有一套新的更加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如果一场危机被成功化解后,只是疼痛一阵、振作几天,只是评功摆好、庆贺一番,缺乏战略思维、长远考虑,不去探求治本之策,那么下次危机的来临也就不远了。

(选自2008年11月25日《解放军报》)

【精彩提示】

作者由国民党大使对“危机”的解读,阐释了危机与机会的关系;接着指出,认为“危险”来了就等于“机会”到了的想法是片面的,进而论述了怎样才能完成从“危机”到“转机”的转变,同时告诫人们如何吸取教训避免危机,结尾强调了对待危机应有的态度。文章多角度、多层次诠释了“危机与转机”这一论题。

3.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的一生可谓危机四伏。

当今世界也充满了各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全球反恐、伊拉克战争问题、文明冲突问题、环境恶化问题、自然灾害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人口过多问题、贫富悬殊问题……

有人对此感到悲观。也有人认为“危机就是转机”,只要认真思考,机智应对,就能赢得转机。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或思考?请以“危机与转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

要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危机”实际上包含着“危险”和“机遇”。写此文,关键是抓住二者的辩证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危机和转机似乎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又是统一的。危机常常带来转机,而转机之后,新的危机可能又开始孕育。

写此题关键要阐明如何才能把“危机”化为“转机”。

首先,抛开畏惧心理,不沉沦,不堕落,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冷静面对,认真思考: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有利因素是什么,如何补救。有了分析、思考,还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有昂扬的斗志,不悲观。再次,必须具有自我突破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同时,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主动出击,打破现有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开拓进取。如此行文,就可以做到层层深入,条分缕析。

例如: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面对当前金融危机,我们要创造条件,促进从“危”向“机”的转化。我们要具体分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措施,促成“危”向“机”的转化。我们要立足实践,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寻找解决“危机”的新思路,实现转“危”为“机”等。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危机
危机!未来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