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从尊重与赏识开始

2009-05-13吴秀荣

黑河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联系卡杨某王某

吴秀荣

“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以一名帮助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走近学生,这才是我们做教师的真正含义。”

案例一

那天,张某和王某都忘带作文本了。当品学兼优的王某站在我面前时,我和颜悦色地说:“怎么那么粗心大意,下次细心点,别再忘带了。”可当纪律与学习都不如人意的杨某来到我跟前时,我不禁严厉地说:“你怎么搞的,连作文本都会忘带,还上什么学?你自己说,这是第几次了,你可愁死我了,一边反省去吧!”当时,我觉得这种做法太自然了,一个是偶尔犯错,一个是屡教不改,当然要区别对待了。可是,当杨某愤愤不平地反省时,眼里噙满了泪水,他狠狠地瞪了王某一眼,而后又把目光转向了我。天啊!这是一种怎样的眼光,含着委屈,念着忧怨,更含着愤恨。顿时,我被惊呆了,我分明从他的眼光中看到了一个偏心的卑微的自己,我也分明从他那儿听到了一颗童稚的心怦然破碎的声音。我知道,我错了。

当阳光洒下的时候,金色的光芒会毫不偏袒地照耀每一株花草,无论是名花还是野草;当雨丝落下的时候,点点滴滴都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不分它是贫瘠还是富饶。那么教师的爱与宽容不也应该像阳光和雨丝一般,遍洒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吗?

思索之余,我决定从杨某开始关注班里的后进生,我要重新建立起他们对我的信任,重新使他们的眼睛焕发出灿烂的光芒。于是我低下头来,向杨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关心他、帮助他,还不断地引导他发掘自身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然而情况并不乐观,他依旧作业不写,开小差,闹情绪,但我没有放弃。一次次艰辛的努力,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流,终于换来了他可喜的进步:课堂上他终于举手发言,游戏中他展示了表演的天赋,拖欠作业的名单中不再有他的名字……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决不能冷落、歧视“后进生”,而应在学习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大的关注和关怀,真正从内心接纳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感受到人与人的平等,以及被关注、被理解的温暖。

案例二

平时批改作业时,我常常抓住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给学生以鼓励。如“老师真高兴,因为今天你能及时地完成作业。老师很喜欢看你写的字……”我还利用学校的家校联系卡,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向家长汇报,为孩子建立自信心。如:“某某同学,看到你主动把废纸捡起来,老师非常感动。有了你这样的孩子,我们的校园怎么会不美丽呢?”“某某同学,昨天中午,你主动拿出课外书看,求知的欲望真是强烈。照这样下去你想不成文学家都难了。”……其实要写出这些联系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对学生的表现细心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揣摩用合适的语言来鼓励、表扬学生。这对教育教学任务繁重的我来说,无疑是忙上加忙,尽管任务繁重,但收获却是沉甸甸的。一次,班里的一个小女孩儿给我写信说:“老师今天给我发了一张联系卡,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觉得这一天做什么事都有劲头,回家爸爸妈妈还表扬了我,我回家写作业也更努力了。”看着这简短的几句话,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的付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这比什么都快乐。

赏识,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师之道。只有真正赏识你的学生,才能得到更多惊喜,得到为师的真正乐趣。欣赏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的一切,这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如果我们用心去和学生交流,就会发现教育原本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学生像一朵朵正待开放的花朵,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来精心守护这片圣土,把阳光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阳光的沐浴下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联系卡杨某王某
代表带卡下乡收集社情民意
“送上门”的逃犯
代管人可以变卖失踪人的财产吗
儿子能否继承父亲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
一匹“宝马”引发的无间道
16岁少年盗窃同村村民钱财获缓刑
将捡到的钱捐给灾区,应当承担责任吗
◆河北宣化:发放“远教帮扶联系卡”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小小联系卡构建警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