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BToys破产,看整个供应链
2009-05-13
2008年12月11日美国最大玩具零售商之一,KBToys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并在假期进行清货大减价,随后关闭460家连锁店。KBToys的破产引发了全球玩具市场的轩然大波,也因此警醒国内的一些生产企业将建立风险意识提上日程。
经济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
随着危机朝着纵深演变,国际市场犹如一叶浮萍飘忽不定。之前2008年11月,英国第二大玩具零售商Woolworths宣告破产;之后12月23日,俄罗斯礼品和青少年用品制造商Berrie and Company对外宣布,向私人礼品公司Encore Group出售其礼品业务,同时也包括其毛绒玩具产品线。临近2009年新年,英国儿童服装零售商Adams Childrenswear Ltd.对外宣布,公司正处于破产边缘,这家拥有75年历史在英国有260家商店、在中东和欧洲有100多家海外店面的公司成为英国又一家经济衰退牺牲品的知名零售企业。2009年1月8日,排名世界500强的梅西百货宣布关闭11家门店。
随着危机向纵深演变,还将会有知名或不知名的零售终端宣告破产,国际市场已变得难于揣测。对于中国玩具出口企业而言,由于利丰集团的玩具采购大多在中国内地完成,因此终端市场出现问题,对行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终端零售市场的低迷对中国玩具企业的生存已构成“伤害”。
KBToys破产暴露的问题
KBToys倒下后,利丰公司成为KBToys最大的债权人,涉及款项2720万美元(其中,涉及利丰的款项约500万美元主要为未付佣金,余下为结欠供货商的款项)。在KBToys破产案中,利丰也是受害人之一,作为KB Toys的采购代理,利丰负责为KB Toys管理其与合作厂家的生产订单;作为KB Toys的最大债权人,利丰的大量业务都是以代理采购形式合作的,在结算中,利丰是从客户手中直接获取佣金收益,而货款和其他交易费用是买卖双方自己结算;而作为客户的供货商,利丰会直接和海外买家签订合同,同时,还会把生产任务外派给有实力的工厂。利丰贸易供应链的原动力来自客户的订单,供货商则依赖于利丰的订单进行出口生产。但在利丰代理采购过程中,贸易双方依然是生产厂和海外买家,利丰是交易的独立第三方。
KBToys的倒闭,不仅采购商有可能收不到佣金,出口商的利益也大受影响,涉及的玩具生产商超过100家,这些玩具代工企业面临收不到货款的风险。
KBToys破产导致产业链“地震”
玩具行业的危机从上游到下游的辐射效应已经显现。一方面,国内有不少出口商直接与其做贸易,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KBToys作为美国最大玩具零售商之一,其申请破产保护必然会在心理上对我国玩具企业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出口前景更不明朗,国内出口企业会更加谨慎。从某种意义而言,KBToys的破产反映了美国零售市场的萎缩和低迷,国外进口商也会相应地吸取教训采取谨慎态度,下订单的客户会减少,采购量也会降低。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欧美企业出现资金紧缺甚至破产,从而直接增加了国内出口企业货款回收风险。同时,国内出口企业的海外呆账、坏账也将上升。
风险防范成为中国企业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尽管人民币升值趋稳、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企业出口肯定是有利的。但企业出口数量最终取决于需求,从生产到出口,再到销售,链条相当长。对此,出口企业一定要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时刻提高警惕,谨慎接单。
1)在出口结算上。可以利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对于潜在的风险,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来规避;企业还可预收一部分货款再发货。另外,要加强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和总体判断,如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状况、信用状况。
2)经常关注国际环境的变化。通过协会网站和分析报告了解出口国的形势和变化,借助国家驻外机构,及时收集、提供境外企业的经营状况等信息。借助政府资源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有效使用各种避险工具;
3)选择合作伙伴包括香港中介机构时,一定要把甲乙双方的责任划分清楚。合同拟好后,在开始执行前,最好找一家律师行或风险担保机构把关或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