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009-05-12

商情 2009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后进生家长

余 辉

[摘要]情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科目,首先要学生喜欢自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

[关键词]改变学习态度 激活学习兴趣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其中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如何提高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情感方面

(一)怎样使学生喜欢自己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多提问后进生,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答错了也不能大发脾气,否则让后进生更不敢大胆、主动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尽量鼓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上台板演或表演游戏性的学习,让他们从参与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老师与同学对他们的关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劳动积极,但学习不够努力,在课堂上练习时,要亲切鼓励,说:“要是你在学习上像劳动一样,哪该多好啊!学习成绩一定会有很大进步”,此时学生会直接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只要学习后进的学生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不要生气,采用“只要你每节课都认真听课,长期坚持这样,你一定会是很棒的”等鼓励的话进行表扬,学生学习兴趣渐渐就调动起来。

课后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后进的学生。尤其作为班主任的我,对学生要全方位的关心。下课时,问一下差生:“这节课你对学习的新内容听懂了吗?”如果学生说:“还不太会”,老师应该叫学生:“中午回家吃饭来学校早一点,我教你好吗?”用亲切的语言,商量的语气,学生既自愿来学,心理又感觉到老师的关爱之心。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性格顽皮懒惰的学生,要耐心与施加一些压力相结合,才会有一定效果。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励人。从根本上来说,要让后进生正确认识自我,就要有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要让他们知道“我能行”,“我还可以”,“我不错”。在课堂上可以用一些简单至难的题型来引导他们并在课堂上给予鼓励及表扬。从心理上来讲,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及关注,只有在人格上受到尊重,爱护,才能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因此教师不能以分数高低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在班上公布分数及排名次表。平时应多关心他们,可找时间与他们进行交谈,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产,使其学习进步。

(二)如何让同伴之间互助学习

学生座位分配也是关键的,如果让两个学习特别差的学生坐在一起,他们不但不认真学习,反而上课互相讲话,相互影响,要让不爱讲话的与爱讲话的坐,爱学习、学习好的与学习差的坐。有的学习好,自私心理较强的学生,多找谈心,做好思想工作,讲一些帮助别人带给自己的益处及快乐,优等生才乐于帮助后进生。用一帮一帮的方法好,可是不能完全放手,有的学生学习差又自满,有时还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对被帮扶的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讲简单道理让他能理解别人是好心,不是恶意。既使同学之间学习得到帮助,又增进友谊,和睦相处,团结一心。

二、备、教与学方面

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教学对教师知识方面的要求,还要依赖学生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我们随时都要注意到,当我们在进行教学的具体操作时,不能偏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课程的基本功能,而我们要实现培养目标,又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通过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落到实处。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否则会响学生各方面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新学内容重难点掌握是否突破的关键。教学场景的精心设计,是激活学生学习积极的一个方面,如:有些内容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完成练习巩固,学生突然变得活跃,享受乐中学的滋味,学习感到轻松、愉快。但老师的一些学习方法,学生不一定完全照搬。在上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末尾有零的,如:300×8,有的学生先用3乘8得24,再在24的后面补上两个零的简单算法算,有的学生直接用300乘8,从个位零乘起。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上简单加法计算,如:8+5,用凑十法算,把5分成2和3,先把8加2得10再加3等于13,计算时困难小一些,有的学生就是不适应,直接用手指数相加,有的用摆小棒数,不分开组合,就一根一根数,方法各异。要是老师强迫用凑十法做,学生年龄小,不太会听讲,有的学生不但不听课,自己玩自己的,有的还互相讲话,课堂纪律乱七八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没有得到激活,还会受到打击。

三、家长与老师的配合

家长与老师很好配合教育学生,在学校主要靠老师,放学回家靠家长督促管好学生学习。要使家长与老师能很好配合,教师要多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根据家长提供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不耐心,时时采用狠打、骂,时间一长,造成孩子性格变得怪异,大人叫做事情,口答应做,实际行动没有,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性格孤僻,不爱说话。通过与他的母亲交流可知。他的母亲教育他,多数采用武力“打”,根本不做耐心教育,让这位学生变得难管,7岁时,一个人敢走十多里路的地方去亲戚家玩,胆子大,大人越狠狠打,造成他的逆反心理更强。每次检测只做两道或三道题就不做,自己玩自己的,通过无数次思想教育,与她母亲多次交流,讲一些如何把孩子教育好的方法。现在上课时多提问他,给他赞扬,投去赞赏的目光,该生不但学习有了很大转变,有时上课还会主动回答问题,中午会主动找老师出题给他做。

四、结束语

作为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学会稳定情绪,尊重学生人格、主体地位、差异性。建立起码的平等意识,全面认识师生间的互补关系。能够使师生之间基本达成协议共识,达到互相期待,克服以“老实、听话”来评价学生的倾向。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后进生家长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家长错了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家长请吃药Ⅱ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犯错误找家长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