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与“讲授”
2009-05-12杨武昌刘秀丽
杨武昌 刘秀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对教师的讲授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有的教师则对如何讲授感到困惑。如何辩证理解、合理选用学习方式,值得每个数学教师关注与思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讲授性学习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它不可能与机械学习画等号,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数学教材内容都适合用探究式学习,即使是同一节课也应该做到“探究”和“讲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探究”与“讲授”的学习方式,都应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数学目标的“立体化”,导致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讲授式的学习方式偏重于新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和方法目标的有效实现,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偏重于技能目标、过程目标、价值观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而讲授式的学习方式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数学知识方面所需的时间比较短,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系统,其学习效率相对较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虽然让学生的自主建构获得了不少的独立性,但依然没能完全摆脱它对教师讲授的依赖性。教师的讲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导,一旦没有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建构就可能产生盲目性或陷入停滞状态。
例如,教学“倍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得出“第一行摆了2个圆片作为1份,这样,在第二行摆出第一行的4倍圆片时,就要在第二行摆出4份2个圆片,也就是8个圆片”。这时学生已初步感知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但要学生揭示“倍”这一概念,显得勉为其难。这就需要教师讲解什么是“倍”:“第一行摆了2个圆片作为1份,第二行摆了4份2个圆片,我们就说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圆片个数的4倍”,据此抽象出“倍”的概念。又如,在“数字编码”的教学中,有关身份证号码的数字排列规律,学生仅凭个人的经验,很难看出这些数字的编排规律,只有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弄清楚。如果牵强地套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数学知识并非一定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完成,有些知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才能把前人总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探究”非常重要,“讲授”亦不可少。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关键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找准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进行优化组合,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找准“探究”与“讲授”之间的结合点,促进学生的发展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它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找准“探究”与“讲授”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并合理把握好运用的时机,让“讲授”与“探究”相得益彰。不可否认,在学生自主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产生很多疑惑,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及时引导。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讲授,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在“有余数的除法”学习中,学生固然能观察出28÷4=7、44÷2=22、180÷15=12这组算式的特点,却很难理解什么叫整除,以及这组算式的新读法,这类较抽象的新概念需要教师的直接讲授。如果执意让学生从对这组算式的观察中建构起“整除”的意义只能是耗费时间,不会有效果。又如“数字编码”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身份证有什么作用?”“如果你们是管理户籍的民警,要想把你们的老师和其他的人区别开来,你们该怎么办?”然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引发学生对数字编码作用的真实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详细介绍身份证号码是由地址码、时间码、顺序码、校验码组成的。这样,学生在参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身份证各部分编码的意义,充分体验到数字编码是按一定的结构编排的。之后,试着编一编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上述教学表明,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乏教师的讲解。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重视“探究”的同时,不能忽视“讲授”,因为“讲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两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各显其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运用学生自我建构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的讲授不能偏废,两者要相辅相成,否则真正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认清和摆正“探究”与“讲授”的关系。而学习方式的选用应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决定,并选择好时机,恰如其分地灵活运用讲授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城区三小
◇责任编辑: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