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分配思路
2009-05-12周天勇
周天勇
解决分配不公,需要全新的思路。提高GDP劳动分配比例
从控制GDP中居民分配比重下降,以及提高居民收入在GDP结构中的比例看,正确的思路应当是:增强劳动要素对GDP的分配力,稳定和调整资本要素分配GDP的结构,控制住政府权力分配GDP比例的扩张。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居民收入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扩大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对GDP的分配中,各级政府是用税收、收费罚款、土地出让、探矿权和采矿权出让等权力进行分配,企业是用资本要素的红利和折旧等进行分配,而居民基本上是用让渡劳动而获取的所得进行分配。因此,关键是要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特别是发展服务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减少剩余和失业劳动力,并且努力改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需的局面,推进工资集体谈判,从而从增加分配GDP劳动力数量和增强劳动者分配能力两个方面,提高GDP的劳动分配比例,进而提高居民收入对GDP的分配比例。从资本要素分配来看,要调整其结构,即对创业投资,特别是投资增加就业的,应当降低税负,清理收费,禁止乱罚款;而对资本涉及投资房地产出租、采石广、污染等,应当开征房产税、资源税和污染税等。各级政府和行政事业性单位,用权力对GDP的分配,要通过人大法定的政府全部收入占GDP比例、全部税收和收费由人大讨论批准、清理和废除政府各部门和各行政性事业单位收费和罚款等方式,逐步降低其在GDP中的分配比例。
鼓励创业,增加中等收入人口
从控制住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拉大,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水平看,正确的思路应当是:创业带动就业,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减少失业贫困的低收入人口,对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贫困人口托底,调节一些人群的高收入。首先,就东亚与拉美模式的比较,从国内江浙与中西部的比较,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最为重要的是,鼓励创业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利用一人一家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发展小企业而增加就业,减少因劳动力剩余和失业而贫困的人口;其次才是,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到退休年龄、找不到工作失业、家庭遇到重大事件等原因形成的低收入家庭和人口要通过低保、社会救助、失业养老保障、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等方式进行托底;再次是,对高收入进行税收调节,特别是对利用资源谋利、利用房地等不动产出租食利、用排放和污染来谋利和消费等行为,通过税收调节他们的过高收入。
推进人口城市化
从控制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拉大,争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看,正确的思路首先应该是推进人口的城市化,转移农业中剩余的劳动力,使较少劳动力分配在比重上日益下降的农业生产总值;其次是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减免农业的税费,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对农民和农村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
一个无法抗拒的规律是,农业增加值的GDP比重,在任何国家都是持续下降的,因而,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比例也必须同步下降。如果农业生产增加值GDP比率在不断地下降,而农业领域中就业的劳动力转移过慢,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分配比例日益下降的农业增加值,结果必然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目前在中国,40%的农业劳动力,分配农业创造的11%的GDP,毫无疑问,结果肯定是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民的3倍多!这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重要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十二五”期间,包括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人口向城市和城镇的集中和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最主要的办法。当然,“十二五”期间,控制住政府各部门和各行政事业单位向农村和农民的收费,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仍然不能放松,力度还要加大。
推动人口、产业、资本区际转移
从控制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逐步消除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来看,正确的思路应当是:推动中西部,以及产业衰落地区劳动力及人口向经济成长较快和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地区流动和迁移;加快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且国家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促进资本和产业向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转移;国家增加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大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对老少边穷,以及生态涵养和保护地区更应该如此。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看,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转移和迁移,是一个趋势,也是平衡地区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种方式。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其作用为抑制发达地区劳动力工资上升过快,转移不发达地区闲置的劳动力,提高不发达地区劳动力的生产率。英国工业重镇格拉斯格,工业最繁荣时,人口最多达131万人,到1999年时,由于钢铁、造船等工业的衰落,劳动力和人口向英国南部流动和迁移,下降为61万人。毫无疑问,如果劳动力和人口不向南部流动和迁移,格拉斯格与英国南部的发展差距会更大。
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劳动力和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实际是平衡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平衡地区居民间收入水平,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从中国的实践来看,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外出务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来形成的劳务经济,其外出农民工邮回和带回增加的中西部和农业省区的收入,要比国家和中央政府向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多得多。
要解放思想,改革体制
除了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向需要劳动力的经济发展快地区流动外,“十二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包括东北地区,更要解放思想,改革体制,改善投资环境,留住当地资金较少外流,吸引外出务工中的精英人才回镇创业,也吸引国外、港澳台和区外资金流入,推进当地企业上市融资,通过项目融资到更多的银行资金,使资金通过市场机制更多地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配置。
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在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方面,在行政管理设施和条件建设方面,包括一部分城市、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的生活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一般转移支付的标准要提高,转移支付的项目要增加,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增多和规模要加大,使这些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跟上国家整个现代化的步伐。
从思路上讲,“十二五”期间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和GDP居民分配比例低,要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变动、地区人口流动等这样一些经济规律和趋势的大的角度和大的格局去思考问题:要鼓励创业、增加就业、调整结构,学习东亚地区用发展小企业增加中等人口、增加就业减少贫困人口的办法,防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和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基尼系数的攀升,从调动社会自我平衡收入分配的机制和力量方面去思考问题;既要发挥人民群众创业和创造的积极性,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从协调和谐社会共建和共享两个方面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地分析和研究,统筹关乎收入分配国家税负水平与社会创业活力、创业就业分配与国家二次分配、地区人口流动与产业资金转移、社会自我平衡分配与政府看得见手调节、福利社会水平与国家财政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全面和综合地思考问题。进而形成“十二五”,以及以后一个较长期间,提高GDP居民分配比例、缩小各种收入分配和发展差距、富裕人民群众的全新思路和战略。
编辑 王何畏 美编 虎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