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最后的“大右派”林希翎辞世

2009-05-12段宇宏

凤凰周刊 2009年31期
关键词:追思会右派胡耀邦

段宇宏

10月17日早上9时,一个小型的追思会在北京工体北路的某家餐厅召开,追思会的对象是日前在巴黎去世的中国“最后一个大右派”林希翎。

100多名曾有过右派经历的老人以及部分学者、律师以及青年人参加了这个追思会,会场上悬挂着纪念林希翎的横幅及遗像。学者姚坚复到场发言,钱理群、艾未未对追思会转达了致意。会议尚论及为林希翎在国内修建墓地的募捐事项。

不被平反的右派

9月21日晚,被称为中国“右派活化石”的林希翎女士,结束悲剧又传奇的一生,以74岁之龄于巴黎病逝,28日下葬在拉雪兹公墓。根据本港及海外媒体报道,中国驻法大使馆向其亲属捐赠了5000欧元慰问金,林希翎早年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纪宝成送了花圈。

晚年的林希翎身患血癌和气喘病,依靠输血维持生命,长期过着贫病交加、颠沛流离的生活。其子更因为练习法轮功而不幸去世。

1980年,中共中央批转《关于爱国人士中的右派复查问题的请示报告》,为“右派”大规模平反。虽然民间认为反右运动中遭牵连的人数达400余万,但官方承认被打成“右派”的人数为55万。

其中,绝大多数右派得到改正。官方决定中,对“章伯钧、罗隆基、彭文应、储安平、陈仁炳”5人,“只摘帽子,维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包括地方上认定的此类“右派”,接近百人,林希翎即是其中一员,属于首都高校中唯一一个未获平反的“右派”。

反右运动中林希翎的名头,不亚于章罗彭储陈5位“大右派”,积极参与文艺理论大讨论,曾被胡耀邦认为是“最有勇气、有才华的女青年”,被郭沫若赞为“才女”,其案件牵连甚广,先后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共高层关注。林希翎是否为“最后的右派”无法查考,加上一个“大”字,则恰如其分。

林希翎1935年出生于上海,原名程海果,1949年读高中时加入解放军,从事文书工作,因为家庭出身无法入党入团,但在1953年,作为排级干部被保送到人民大学法律系读书。

1957年,中共发动党内外整风运动,号召大鸣大放。5月23日林希翎首次在北大演讲,一出口即谈到“胡风是不是反革命”的敏感话题,并涉及“统治阶级的民主都是有限的”、“反对个人崇拜”等话题,引起高层注意。后来林希翎又曾在人大的辩论会上当众公开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在处理林希翎的报告上,毛泽东又批道:“开除学籍,留校监督劳动,当反面教员。”

程海果在学生当中名声极大,其才华与个性皆名噪一时,曾在《文艺报》上发表长篇论文,“林希翎”即为此论文的署名。文章发表后被人责怪为“灵魂长了脓疮”,林希翎因此提起名誉权诉讼,被认为是建国后第一起名誉权诉讼。此事受到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及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关注,并牵出林希翎与胡耀邦秘书曹治雄的恋情,曹成为胡耀邦与林希翎之间的固定联系人。林希翎由曹处得到了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在演说中广为引用,成为其反右中的主要罪状之一。

晚年的曲折

1958年7月21日夜,林希翎被秘密逮捕,由“学生右派”迅速被提升为“反革命分子”,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15年徒刑的判决。据林希翎说,受她的牵连被打成“右派”,北京就有170名,全国受牵连者不计其数。

“文革”前夕,林希翎患病住院,一护士帮她转发写给郭沫若的信,郭将信把信退到北京市公安局,护士也遭关押,蒙冤数年。

其后在毛泽东过问下,林希翎被安置到金华武义县农机厂当工人,并在这里结婚生子。1979年,有人在《人民日报》写了《为林希翎冤案呼吁》的“内参”,获得胡耀邦批示,本有机会平反。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的复查结论认为,林希翎“不属错判,不予改正”。知情者认为,此事与林希翎的个性有一定关系。此后林的境遇有所好转,被安排到地方文联工作。

1983年,林希翎赴香港探望多年未见的父亲,随后赴法国定居。

1997年,林希翎的幼子林小翎因练习法轮功不治身亡。晚年林的生活相当贫困,据其亲友介绍,每月生活费为500欧元,其中房租即需100欧元。

林晚年的思想与经历颇为曲折,因其个性及思想被称为“永远的刺玫瑰”。林曾批評“民主人士”魏京生,并于李登辉当选“总统”后,两次到台湾当面斥责民进党之“台独”意图,显示出其爱国心。

亲友透露,林希翎晚年的最大心愿即是回国定居。另—方面,林希翎一直希望平反,但拒绝认错。林希翎始终认为,她自己当年批评斯大林、批评官僚主义和特权阶级所滋生的温床在于制度和法制欠缺,这些言论没有错,是接受毛主席和中央的整风意见,不能用认错来换取平反。

林曾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左派而非右派,但在生命的末期,她向亲友吐露,自己活在世上是为林昭、顾准、遇罗克等人作证。

编辑 袁凌 美编 黄静

猜你喜欢

追思会右派胡耀邦
看青
秘书眼中的胡耀邦:主张“走冷门”不“走热门”
西安思源学院举办陈忠实先生追思会
我给胡耀邦当秘书
大学生右派林希翎的下落
胡耀邦夜宿我家
金正日参加追思会
胡耀邦问路回家
“小说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