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2009-05-12高一普

商情 2009年14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发展

高一普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网络银行的创建和发展变得大势所趋,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将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新的经营契机和利润增长点,网络银行的发展将加速银行虚拟化,促进银行服务网络向全球开放。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实践证明,网络银行不但具有传统金融的高风险性,而且还衍生出许多新的风险类别,使得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作用凸现出来?

[关键词]网络银行 发展 问题 对策

一、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以下特点

网络银行基于Internet开展业务,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打破了国别和地理上的限制,缩短了不同区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远程交易等经济活动成为可能?业务的全球化在增加了资金运用效率和调整快捷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业务的风险:大量资金的突发性转移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与业务风险的全球性相对应,网络银行风险监管也必然要求建立全球范围的风险管理体系来防范业务全球化的风险?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以下特点:

1.设立网站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截止到2002年12月,我国正式获准开办交易类的网上银行业务的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已达8家,占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的50%。

2.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目前,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业务、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

3.网上银行业务数量在迅速增加。这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4.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业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查询、账户咨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网上支付、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业务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数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

5.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200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2002年度全球最佳银行网站,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以来,网络银行业务一直得到各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但总体上看目前的网络银行风险监管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1.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安全问题能否很好的解决,是网络银行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2.法律问题

由于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新的针对网络银行交易规则的法律制度及相关标准尚须制定。比如,进行交易需要签名,而在网上数字签名在我国还不具有法律效力,使网上支付受到很大阻碍,对这种签名的效力应该做出法律上的规范。

3.监管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要发展,相关的监管问题无法回避。网络银行的监管不是网络监管和银行监管的简单叠加,而有其自身新的内容。

4.技术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是基于全球电子信息系统基础运行的金融服务形式,因此,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安全成为网络银行的重要的安全问题。

5.银行电子化进程相对较慢

主要问题是投入严重不足,造成银行电子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单机处理业务仍居多数,网络化程度比较低,跨城市、跨区域、跨国家的银行内部网络建设仍不完善。

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对策

1.真正树立起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银行业务在内的各个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2.要建立起网络银行的安全防护体系,为网络银行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网络银行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网络金融服务生成的各种风险,使网络金融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能够与其他形式的金融交易工具形成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

3.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组建切实有效的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此外,商业银行通过与在线支付公司以及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为各种行业的网络商户提供安全而快捷的网上支付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数字签名(DS)、全球互通付款的安全技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国际通用数据安全传输认证SSL128位加密保护等国际先进安全措施确保网上支付安全,从而提供了快速、简单的安全验证服务。

4.强化网络银行的立法和监管

一是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认证中心作为安全认证机关,并确定网上支付、数字签名的法律依据。二是借鉴美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有关法律,建立我国的电子资金划拨法或电子支付法,以明确电子资金划拨或使用电子货币实现在线支付的风险责任负担。三是加强金融、司法、业务等部门的联系合作,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四是要加强网上银行监管和风险防范

5.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银行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保险等部门关系,实现信用资源共享,培育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采用同一种规划平台、同一种标准手段、同一种技术流程,建立统一、高效、客观、公正的社会信用体系,以提高人们对网络银行支付方式的信任程度。

6.规划发展策略,提高软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加快培养技术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兴的网络银行对我国的传统的商业银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制定“网络兴行”的战略,加大研究金融电子化的力度,有步骤地在网络上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才能最终实现存、取、贷款以及汇兑、代收等服务都在Internet网上进行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无论在本地还是异地,也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如果客户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网络享受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的服务,那么,知识经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就会变成机遇。

参考文献:[1]令武.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中国金融,2006,6.[2]刘昊.论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新金融,2006,1.[3]冯彬.网络银行发展中的安全问题.中国金融,2005,6.[4]林文平,许加海,译.网络交易新策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5]王小栋,刘建国.网络金融与风险投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10.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发展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图说创新发展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