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2009-05-11石秀文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高 新 焉 波 石秀文

[摘要]北华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第一批大学英语改革试点校和大学英语改革示范校,这也是对该校在英语改革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给予的肯定。本文着重从改革目标及切入点、改革基础措施和明晰入种关系等几方面总结了北华大学英语改革的基本经验,以期对兄弟院校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144-04

[第一作者简介]高新,北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吉林吉林132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培养面向世界各层次的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本科毕业生能够与国外同行直面交流,这是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面对的客观要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改革的基本目标。但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偏离人才培养目标、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率低等现象,具体表现在综合应用能力差、“聋哑英语”现象严重,地方高校尤为突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出路在于改革。北华大学在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明确改革目标,找准改革需要突破的难点

外语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包括听说在内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重复的机械性训练。另外,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个体差异、自学时间安排,来决定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这是一个面对几十名学生的教师所难完成的。为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上,学校确立了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建立英语学习训练平台的新思路,并把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讲课录像、课件、各种音像材料等)放在网上,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登陆能展示胜任上述工作的优秀教师教学成果的平台——计算机网络终端,在这一平台上,教师加强学习训练指导,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先要找准改革需要突破的难点。改革之初,学校在认真分析学生、教师和办学条件三要素基础上,认为制约实施改革的困难主要是:

1、在教师方面:一是教学理念较陈旧,科学的质量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较差。二是数量不足,年轻的新教师多。虽然新教师口语和听力较好,但是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有待提高。三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设备技术水平不高。

2、在学生方面:高校扩大招生以来,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学习热情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精神。满足于考试及格,是普通地方高校学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3、在办学方面:作为地方高校,基础条件相对较差,设备陈旧、资金缺乏是学校办学中较突出的矛盾。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去,是需要学校下定很大决心的。另外,在办学理念、培养定位、教学改革诸方面的认识都亟待提高。

如何克服和转化以上不利因素,是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树立全局观念,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04年北华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又于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树立全局观念,各职能部门密切协调,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与建设。

学校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全校性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并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确定为全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要用大学英语改革引领和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意见》,确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校长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成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进行设备资金投入,先后投入了700万元的设备,改善了教学环境。二是加快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学校英语教师的现状,人事部门优先考虑大学英语教师的引进,优先安排大学英语教师的进修以及教育技术培训,使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短期内有了较大提高。三是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机制。建立了由大学英语教师、学生、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信息监控与信息反馈网络,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在加强督学和质量监控的同时,实施了网上答疑,并规定具体时间、地点,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答疑。四是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为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积极协调教务、设备、网络机房、大学外语部等部门的协同与配合工作,处理和解决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五是积极营造大学的英语学习氛围。为创造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在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大学外语部与学生处、团委合作,开办英语广播、“英语角”,举办校级英语竞赛等活动,寓教于乐,优化了英语的语言环境,并逐步形成英语教与学的和谐大环境,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能力培养,精心设计课程改革方案

依据学生和学校实际状况,北华大学确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目标为:本科毕业生具备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实现这一基本教学目标,学校精心设计了课程改革方案,实施A、B两个级别教学,建立了可行的两个级别间的通道机制。每个级别都设置三门课程:“读、写、译”课程,“听、说”课程和“自主听力”课程(以下简称读写译和听说)。

根据这一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特点,构建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即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实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阶段的教学,注重多媒体、网络与及课外活动三种途径的教学与指导,使之贯穿于四个学年,保持不断线。新模式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切入点,在必修阶段设置三门课程,其中读写译课程45学时、听说课程15学时、自主听力课程30小时;在选修阶段开设专业英语口语类、英语技能类和文化素养类的课程,继续强化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学分设置上,实行“10~-4+2”学分制度,即读写译课程lO学分,每学期2,5学分;听说课程4学分,每学期1学分;选修阶段为2学分。在学习成绩考评上,对考评机制进行调整,设立期中考试,内容为听力(50分);期末考试,内容为听力部分(50分)和读写译考试(100分)两

部分。期中听力考试与期末听力部分合成学生听力成绩,并与学生的口语形成性评价、自主听力形成性评价相加构成学生的听说成绩(赋予l学分);期末读写译考试成绩与平时读写译课程形成性评价构成学生的读写译课程成绩(赋予2,5学分)。如果学生上述两个成绩达不到及格线,学生要重修,合格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包括《听评课制度》、《教学及管理规程》、《教研室工作条例》和《导师制》等教学管理与研究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以减少随意性,保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教学研究、课程建设与管理上,着重研究导学、自学、促学和助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努力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以深化教学研究和提高授课技能为切入点,在各校区教研室分别成立了读写译、听说、自主听力三个技能训练研究组,推进课程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积极做好各级优质课、精品课的培育工作。落实导师制,实行师徒结对,通过公开课等形式进行讲评,推进课程建设、新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围绕培养目标,组织实施大学英语教学

1、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根本,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各要素,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见下图)。

2、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侧重为学生自学提供重要途径。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在注重必修阶段三门英语课程教学的同时,强化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学习训练指导、课后自学训练指导三个环节。在选修阶段教学上,选用编写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系列专业英语选修教材。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规定,突出口语教学。教材要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特点。专业英语口语、英语技能和文化素养三大类教材,切实满足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的要求。

3、为了克服教师数量不足,解决目前新教师技能水平不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等问题,学校根据现有教师资源进行了整合,主要采用由两位教师组成教学小团队,共同(交叉)承担四个以上自然班、分两级的教学任务,进行读写译、听说和自主听力三门课程教学指导与监控。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紧扣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4、建立和完善网络学生自学平台、师生交互渠道和教师导学机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校园网等搭建师生交互平台,为学生提供与教学相匹配的网络教材、自主研发的课件、教师讲课录像以及其他音像材料,师生共享互联网络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即兴学习开辟了有效便捷的沟通渠道。

5、采取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多种方式,开辟大学英语学习第二课堂。如在课外举办各种英语强化班和英语辅导班,以帮助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建立英语调频广播台,定期播送各类英语节目;建立英语主页,定期发布英语新闻;组织教师讲座等活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它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

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充分体现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利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善了教学条件,使教师导学、学生自学、评价促学和活动助学成为有机整体,使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五、明晰八种关系,促进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八种关系,这是实现包括听说在内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一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关系。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积极探索创新,大胆实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二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和建构,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建构和掌握好“鱼”和“渔”的关系。三是教材和网络学习资源的关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承载体,教学的主要内容都要围绕着教材来进行,而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学习是教材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要努力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四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构建最重要的载体,要认真把握和操作,其课外活动则是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扩展所提供的平台。五是传统外语教学与现代外语教学的关系。对传统教学理论、方式、方法和手段要进行认真研究,持扬弃的态度,充分利用其有益的因素,并使之融入现代外语教学活动之中,真正做到古今中外的有益结合。六是教学与教科研的关系。在外语教学中研究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到善于发现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要努力使各种研究工作和成果为教学服务;要注重教师自身的学术方向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为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还要引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工作,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七是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要使教学管理起到保障、监控教学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教师要服从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八是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大学外语是一门基础课,是学生成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调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责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至善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