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009-05-11孙继平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体系政治思想

石 瑛 孙继平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力于解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探索基于互联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方式方法和手段途径的创新,提出运用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测评的基本思路、制度设计和操作范式,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30-04

[作者简介]石瑛,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继平,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副处长(吉林长春1300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和效果进行的测量和评估。“测”侧重于定量分析,“评”侧重于定性描述,是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的内在统一。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和“评价”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更强调分析评判要以准确的“测”和“量”为基础,强调测评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程序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现状和困境

1、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历史经验梳理和方法建构等理论问题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积极研究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单视角性和纯学术性的研究仍然占据主要位置,研究大多选取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具体方法进行研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的研究理论屈指可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实践性和现实性很强的课题,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简便易行,具有操作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迫切需要。但是从目前来看,一套行之有效,能够从理论上得到认同,在实践中便于操作,能够科学而客观地反映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又具有可测量性、客观性、具体的、行为化的测评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

2、方法研究多,内容研究少。换句话说,对“怎样测评”研究得多,对“测评什么”相对研究得少。测评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研究中最为活跃和最为成熟的热点问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之外,许多实证主义方法也相继被提了出来,如数理统计、模糊数学、控制技术等相关学科理论和分析技术被应用到测评体系中来进行科学处理和精密分析。此外品德评价中的OSL、FRC品德测评法,系统培训评估中Kirk-patrick提出的“四层评估法”等国外测评方法也被学者们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中来,为测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手段和技术保证。相比于不断创新的测评方法,测评的具体内容研究显然不足,关于测评的范围、测评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之间的权重关系等问题学者们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3、人为因素多,规范程度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只有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严格的程序,科学全面地进行,才能体现价值、发挥作用。然而,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中,普遍缺乏客观准确的标准和有效的措施,仍然以“人治”为主,不可避免地倾向于用价值判断来代替事实判断,用定性分析代替定量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流露出测评者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复旦大学的邱柏生教授也曾经说过:“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但主要是根据社会经验,而不是根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有效评估得出的结论。”由于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测评工作中主观随意性的因素和倾向就很难避免。

4、传统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无限空间,传统的测评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研究不断地推向深入。这些研究与实践工作虽然针对性较强,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期待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的创新研究不足,量化方法单一,虽然一些新的统计方法、数学语言和网络技术被应用于部分测评研究中,但还不够充分和系统,容易造成测评手段的滞后和科学管理的不足。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不断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方法、手段、内容、途径等进一步完善、充实和突破。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的可行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是指测评者运用事先设计开发的测评软件,通过网络进行“测”与“量”的工作,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这种研究方式是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研究的一种综合,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1、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重要论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构建的理论前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评估体系。2006年12月26日刘云山在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逐步建立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要求、便于具体操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这些论断指出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测评体系研究、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新路径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测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的现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被测量的吗?这取决于它是否具备测评的条件。测评所应满足的三个充分条件是:测评对象客观存在并可以被人认知和把握;测评对象有质与量上的差异;测评对象这种质与量的差异可以通过比较进行确定与报告。按照这一标准,可以肯定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测性。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客观存在和可以被认知的,虽然说人的某种内在的“品德”难以直接测量,但品德是内在德性和外在德行的统一体,我们可以通过对外显行为的测评来分析评价其内在的德性;其次,辩正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质与量的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具有质与量的差异;第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与量的差异,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和把握,而且可以通过技术的运用来进行测量。例如:大学生的某些心理因素虽然难以用精确的数量来表示,但却可以用模糊数学来分析;大学生的某些内在“德性”,仅仅通过单一的个别行为难以把握,但可以通过对众多行为的整体认知和综合评估来评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

质中某些特殊和复杂的方面虽然难以在共性研究中体现,但可以运用类别量表或名称量表来描述;某些相似或相近的测评结果还可以运用抛分公式等数学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和区分。

3、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的构建成为必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复杂的,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又富有个性,容易受到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对这样一个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测评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侧重对现象的“测”和对数据的“量”,强调对过程与结果的准确分析和判断,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测评者从教育目标出发,确立符合社会思想道德要求及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行为方向和价值观念等测评标准,并把抽象笼统的测评标准经过层层细化,直至具体可测和可操作,再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收集信息、分析结果,作出数量或价值判断。在具体测评中,不仅需要测出每项指标的结果,还往往需要将各项指标的测评结果附以不同权重综合成整体结果。以往,我们总是感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测量,除了一些认识上的原因之外,科学手段的匮乏和缺少技术支撑也是重要因素,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统计和综合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看作是复杂的系统现象,不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中测评指标权重系数的设置,测评任务、测评要求、测评时限等事项的设定,还考察各指标体系和权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个功能;不仅考虑测评基本信息的采集和详细流程,还重视和充分运用逻辑模型、模糊算法、抛分公式等进行量化的、精确的评估和测算。

4、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现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时代”和“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科技手段,它不仅迅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手段、方法和载体。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现代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以“测”和“量”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技术保证。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的系统构建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的基本设计思路。为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目标,力求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序列化,需要建立现实可行的操作流程和组织实施方案。其设计思路如下:(1)关于系统所需的数据库设计。该测评系统至少需要建立或连接学生库、教师库、超级管理员库、学院管理员库、测评小组库和加减分系统库六个数据库,以满足不同层面收集信息、数据分析和具体测评的工作。(2)关于指标体系的设计。从科学性、细分化、可行性、可比性的原则出发,我们把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五个一级指标,层层细化到若干二级和三级测评点,共同构成完整系统的指标体系。(3)关于测评信息来源。综合运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网络(媒体)内容调查、问卷调查和整体观察等测评方法,获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4)关于测评方式。坚持自评、互评、师评和小组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所得的分数以预先设定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5)关于算法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算法设计建立在对各级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设置的基础之上,运用数学模型来体现测评过程,开发测量工具,设定评价参数。采用模糊算法,通过抛分公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估和测算(见图1)。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的工作流程。(图1)本系统的简要工作流程可描述为:(1)启用系统时,学校生成测评任务、设定参评学院、所属学年、奖惩时间范围、参评范围、指标模板、加权系数范围、成绩选择,设定测评小组成员并分配测评范围,经过审核后开启新的测评任务。(2)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小组测评,并经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到思想政治教育模块的分数值。(3)通过加减分系统获得学生的奖惩信息和额外净加减分。(4)将得到的分数值以预先设定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以得到最终需要的评定一个学生的分数值。(5)学校审核无误后发布测评结果,学院和学生可以查阅测评结果,全部学院测评工作结束后,可以关闭整体测评任务,并设定是否允许查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系统可以在大多数的网络环境下运行,操作客户端在只要是IE5.5以上即可,系统角色只要输入地址、帐号、级别、院系、姓名、密码等内容就可以直接进入页面进行操作。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需要数据平台的支撑。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体系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信息化、数字化等特征,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既有理论性和科学性,又具有简单易行的操作性;既涵盖了传统测评的特点和优点,又反映了时代变化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一次积极尝试。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体系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政治法律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