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生麦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2009-05-08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5期
关键词:心肌缺血冠心病

李 健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生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治疗组静脉滴注黄芪、生麦注射液,口服消心痛片。对照组静脉滴注极化液,口服消心痛片。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使缺血ST段在一定程度上回升,改善倒置T波,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生麦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黄芪生麦注射液;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日益呈现增长趋势。在中西医结合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通过毒副作用很小的中药制剂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进行系统地治疗以延缓其进程。因此拟采取静脉滴注黄芪、生麦注射液和口服药物相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采用客观指标作为评价依据,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患者均系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40~69岁,平均(57.85±2.43)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41~67岁,平均(55.87±4.56)岁。两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1]和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2]: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②年龄在40~69岁;③缺血性心电图阳性。

1.3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加入黄芪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l,静脉滴注,1次/d。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加入生脉注射液(吉林省益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 ml,静脉滴注,1次/d。口服消心痛片10 mg、3次/d;②对照组:采用传统极化液治疗1次/d,口服消心痛片10 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所有病例治疗前都做心电图检查,治疗后复查心电图。对严重心绞痛发作者可含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予以缓解。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治疗后均按统一标准进行评价。显效:胸闷、心前区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见下移的ST段恢复基线;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心电图见下移的ST段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心电图见下移的ST段有一定恢复;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见下移的ST段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其常见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心绞痛的发作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有恒定的关系。本型患者常有动脉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或阻塞,其侧支循环的供血尚不充足,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力加强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此时,心肌耗氧量超过有病变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从而产生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症状。

近年来,对黄芪、生麦注射液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多个方面。黄芪注射液是从中药中提取而成,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中益气之功效[3]。对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有明显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硒、铁、锌、黄酮及黄酮类物质,有芪皂类和黄芪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消除体内氧自由基,扩张血管,减少血栓形成增加肾血流量,利尿,还能升高血浆白蛋白,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力功能,抗病毒多种药理作用[5]。外此黄芪注射液能稳定缺糖缺氧的心肌细胞膜,保护线粒体和溶酶体,增强抗缺氧能力,保护心肌细胞[6]。黄芪注射液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7],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黄芪注射液能降低心率,减少心肌对氧的需求;又可维持相对高的心率而保证一定的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以保证心肌供血。黄芪注射液能降低全血粘度,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的缺血损伤。黄芪尚具有良好的扩张外周血管和利尿作用[8],通过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而改善心功能。

生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有人参、麦冬。生脉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益气强心、生津活络等功效。同时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9]。研究证明,人参能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促进培养心肌细胞DNA合成,改善心肌组织血流量,并对损伤心肌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麦冬可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胞浆酶LPH外露,同时有正性肌力作用,生脉注射液可使不同左室充盈压患者每搏量增加,同时伴有外周阻力降低,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脏效率[10]。用中医的观点来讲,即:人之有生,贵在气血流通,心主血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以载气,气以运血,二者互相依附,相辅相成。因此当心痛时就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故行气活血就成了治疗心病之大法,而生脉益阴养心,有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作用,适用于心痛症[11]

综上所述,采用黄芪、生麦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本研究4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治疗方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少,价格便宜,有一定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67-1378.

[2]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108-117.

[3] 江苏新.医学文编.中药大辞典,1977:2036.

[4] 郭志琴,陈汉权,等.黄芪精口服液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中级医刊,1996,31(12):756.

[5] 练群,蔡琴芳.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临床荟萃,2000,15(15):700.

[6] 李树英.黄芪益气作用机理探讨.新中医,1987,10(11):51.

[7] 戴家禾.黄芪药物对人体红细胞变形能力作用的实验研究.贵州医药,1987,11(1):23.

[8] 雷正一,王硕仁,鲁伟星.黄芪对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199.

[9]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02.

[10] 刁平然,张家梅,刘树英.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网络版第36期),2001-01-02.

[11] 陈汝兴.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浅谈.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4):194.

猜你喜欢

心肌缺血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心电图与心向量联合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分析与评估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Holter关于心肌缺血检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