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009-05-08苏蕊雨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素质新时期教师

苏蕊雨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新时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广和较深专业知识素质、基本的国际化素质、较好的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魅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新时期;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他们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规范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能够接替老一辈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延续社会的发展。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加里宁曾经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工程师”,这就是说,教师在塑造青少年的灵魂上,像一个工程师设计一部精密的机器或者一座宏伟的桥梁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使他们从幼苗到绿树成荫并开花结果。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是不平凡的,教育工作是重要的。

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今天,一切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要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工作必须走在前面,要立足现代,面向未来,这就对教师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谈几点认识。

一、 政治素质

教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在为人师表方面对学生起率先垂范作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的政治素质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政治素质包括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这对教育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力,做到脑勤多思考,心勤多学习,并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其次,在深刻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用严父慈母般的爱去引导和启发他们,使他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鼓励他们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第三,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进步、正义和文明的化身,应当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整理开采后传播给学生,教授学生做人、生活的道理。教师应当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具有热爱学生、率先垂范、律己律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风格,宽阔博大的胸怀,勇敢执着的追求,把为国家培养人才当作自己的天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第四,教师要把教书育人落在实处。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环节,在教书的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的传授放在重要的位置,还要把思想情操的渗透也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使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二、 专业素质

教育本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素质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无论何时都应不断地加强和提高,不能总是沿着过去的思维模式去设想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素质,而应不断更新和扩展专业素质的内涵。不仅要精通所传授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对这一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及其社会功能和实践意义都应有详尽的了解,还要对所授学科的相邻学科和全新的专业知识有相当深度的了解掌握。只有这样使教师的知识结构达到“立体结构”,课才能讲得深、讲得透,才能吸引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和渗透到教育领域,从而带来教学条件、手段和方法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利用等日益向大容量、网络化、快速化方向发展。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有广泛文化修养的学者,博览群书、广见多闻,具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善于抓住时代所提供的新知识、新观点、新经验、新成果来充实教材,培养出信息广泛、视野开阔、精通专业的合格人才。

三、 国际化素质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更深地融入到国际经济主流中,从而也将国际化的竞争引入国内市场。每一个人都要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环境,而要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具备国际化的素质。首先,要具备国际交流的素质,其中主要的就是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只有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在国际间进行交流,才能了解、学习、掌握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其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手段。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各个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国外同行的工作成果,搜集各种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人才,就必须是一个网络化的人才。此外,更要善于适应和掌握国际规范和惯例。入世本身就意味着我们接受并将遵守各国共同制定的国际规范,因此要熟悉、掌握各种国际规范和惯例。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具备国际化素质,为我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适应国际化竞争、有开展国际交流的能力、熟悉各种国际规范的国际化人才,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四、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在一定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自身努力及外界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坚强的意志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心理素质;高度的自信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而宽容大度的品格、活泼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优雅的风度可以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的心田源源不断地注入充满爱与知识的美丽清泉,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加主动、有效。

五、 能力素质

二十一世纪需要能力型人才,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教师的能力素质是指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交际、公关等多方面的能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会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能够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面对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魅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张汉林等.国际化竞争 —— 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オ

猜你喜欢

素质新时期教师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