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09-05-07赵林
赵 林
摘要:创新型国家伟大事业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本文从创新培养机制和体制,改革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创新精神等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8706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地。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事业赋予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推动培养创新人才事业的发展。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的迫切要求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加剧,国际竞争压力日益严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中首要一条就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发展的模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资源倚赖型、引进依附型和科技创新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第三种模式,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目前,我国虽然许多产业在规模上数量很大,近百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有人开始称中国为“世界工厂”。但是,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要认真分析这个“世界工厂”的内涵,深思其中的许多问题。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为8%,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比例;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有90%是“三资”企业实现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设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80%的石油化工设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设备依赖进口。[1]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们消耗了大量的宝贵资源,对我国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扮演了“打工者”的角色,赚取的只是“辛苦钱”,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因此我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决定了高等学校在构建创新型国家伟大事业中的历史责任。高等学校必须十分清醒认识自己的功能和定位,明确将创新作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驱动力,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为国家提供创新型科技成果,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服务。
二、创新机制和体制,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高校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高校拥有一批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创新人才,他们一方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创新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服务,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培养各层次、各方面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力量;二是履行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将在高校学习的学生培养成未来的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应当很好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触类旁通的能力,能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成果。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就是要营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宽松平等的学术环境,建立起适宜创新型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指导系统。[2]
(一)确立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增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活力。为使高校走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办学道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需要政府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高校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政府应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战略规划、政策指导、资源供给、依法行政、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而高校管理主要应与教学和学术活动相关。高校在招生、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专家、教授和学者应在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此建立的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治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是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的大环境。
政府宏观指导下的高校自治管理体制的建立,使高校作为办学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使得高校能够独立地行使其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有了政府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高校便可以确定办学方向和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办学资源;有了办学自主权,高校便可以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凸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培养创新人才,高校需要紧紧围绕教学和学术活动这个中心,积极推进各方面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二)造就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决定它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受到创新的启蒙和引导。教师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创新科技与文化的重要实现者,还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要依法理顺学校学术业务管理权限,加强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尊重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计划与规划、学术业务考核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的建议和决策咨询权利。要进一步扩大教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重要学术问题、重要岗位带头人遴选、重大业务经费开支、岗位设置、岗位聘任等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专家、教授在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年轻教师、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健全导师责权制。通过构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课题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赋予导师在招生、培养、科研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要切实制定和执行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提高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能力与水平。要通过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标准,引导教师朝着思想水平高、基础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掌握当今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方向努力。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就需要在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观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高等学校人才工作的核心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高层次人才和骨干队伍。
(三)高度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奠定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要把科研活动引入到教学中去,把启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主导思想之一,使学生受到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让高年级大学生参加高校老师的一些科研课题,承担一些实验任务,开展一些研究活动,特别通过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环节,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造发散思维和复合思维的情景,允许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新奇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追求结果的丰富性、新颖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迅捷判断力、敏锐洞察力,重视用非常规性的思维提出非常规性问题,鼓励创造性探索、解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开出必要的参考书目,提出该课程重点、难点和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和写读书报告,并耐心地阅读、指导学生的文章。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学校要安排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的讲座或课程,或者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对学生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帮助和指导,向学生传授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和技巧,鼓励和支持学生将自己在学习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总结提升为论文,并投稿发表,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将论文发表在高级别、高层次的刊物上。
(四)切实抓好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我国在学全日制研究生规模已经达到100万人,迅速跨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渠道,也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对研究生的教育,要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使研究生在校的研究工作得到保障、落在实处,强调指导教师要有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是十分必要的。经费有了保障,才能为研究生开展研究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才能在前沿问题上作些探索和研究;同时,导师要有一定创新价值的科研课题或研究方向,或者在导师的带领、指导下参与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或者接受来自生产实践的委托研究,才能使研究生得到进行“真刀真枪”的科研能力培养和训练,而不是满足于作一些虚拟的研究,写一篇应付答辩的论文;对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除在一定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在创新方面提出一些刚性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高,才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效研究和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并能开展自主创新,成为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有用人才。
三、改革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要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高校在搞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要加强学科建设,走多学科协调发展之路;其次要拓宽专业口径。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眼界的拓宽,学生的志趣会发生转移,对自我的了解也会逐渐深刻。人的创造性潜能是多种多样的,为便于学生准确发掘自己的个性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发挥个性优势,培养自己的创新才能,高校要弱化具体专业方向,按专业大类设置课程体系,实施宽口径综合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大学生入学后为学生提供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再次选择专业,不失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探索。学生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过程,能不能对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作出最佳选择,也是对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自我了解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检验。在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在统一考试的基础上,高校还可以增加类型多样的个性化入学考试。
在课程设置上,要优化课程结构。高校要将核心课程、外围课程、实践性课程和个别化课程相结合。在开设必要的必修课的情况下,砍掉一些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尤其要砍掉落后于时代或没有生命力的课程,多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尽可能让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所涉猎,让学生具备良好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的需要。为了适应培养复合人才的需要,对理工科的学生,要规定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对人文社科类学生,则规定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科技类选修课程,以便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深厚的人文底蕴、高雅的审美情趣、基本的科技理论基础。同时为了让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作为发展学生创新才能的理论根基,一定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而不能只是为了学生就业的需要,多开设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课程。
(二)实现教学管理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空间。高校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机制,高校要把培养目标作为实施质量监控的根本依据,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管理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总原则。为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教学管理上要将刚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相结合,如对学制、课程等教学过程的管理,可采取一定的弹性规定;而对教学质量、毕业的学分标准等则应实行刚性管理。
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下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够达到在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为此,高校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建立合理的选课制度,大量设置选修课程,要求学生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依据,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课,以构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其次实行弹性学制,既允许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修完学分的学生提前毕业或本硕连读,也允许因学习困难等特殊原因要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延期毕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可以跨系选课,还可修读辅修专业和攻读双学位,从而使学生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科技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实现评价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是学生成长的指挥棒,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利用好这根指挥棒,鼓励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脱颖而出。高校目前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现有的考试是面向一大片学生,有的公共课甚至是几千人一套试卷,而且,为了阅卷方便,通常还采用标准化考试,计算机阅卷。所以,在高校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即某门课程上课结束,考试前老师为学生划重点,学生向老师要考复习范围,考试时背笔记。不少学生平时不做笔记,甚至不上课,到考试时复印一份同学整理好的笔记,考试前花一个晚上背一下。这种考试评价的后果只能是教与学的双方都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如何应付考试上来,缺乏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实践的空间,会压抑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高校在评价机制上,要改革以单一考试分数确定学生优劣的制度。另外,试卷命题不能只着眼于考察学生的记忆力,而应着眼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多的还要关心学生会不会进行选择、会不会创造、会不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去解决实际问题,死记硬背的题要尽可能少。对考试答题中出现的新颖见解,创造性的亮点,学生在某门课程学习与研究上取得的突出的成绩,表现出特有的天赋,老师可以给该同学的考试成绩加分,学校应给予特别关注,甚至可以配备专门师资加以培养。
(四)改革创新科研管理制度,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开拓创新新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如今重大科学发现、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或重大工程项目愈来愈多地依靠多学科的互相渗透和协同攻关来取得、来完成。同时,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催生了许多新的学科。科研管理组织必须适应科学研究的这种发展要求,改革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切实发挥科研管理的计划、组织、导向、协调和控制作用,使科研管理既为科研服务,又推动和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目前,高等学校由于客观存在着学校、院系、教研组、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单位的划分与分割,在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普遍存在调控力度比较弱的问题,难以组织整合队伍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因此,需要我们探索高校科研组织管理制度创新,整合高校科研资源,进行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3]
为了促进高校科研人员的相互交流,激发教学科研人员开展交流以及交叉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搭建既超越原有院系、教研组、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单位,又与上述教学科研单位有密切联系的交叉于各学科的研究平台,并对其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是要切实发挥校、院(系)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使其履行在把握研究平台的研究方向、审查平台的工作计划、确定平台的学术规范、参与组织平台的学术活动、审定平台的课题指南和课题申请、监督检查平台科研工作的实施等方面的职责,而不是以行政管理机关来代替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二是允许对平台科研人员打破部门或单位所有的限制,可以“通用”,实行“兼聘”,通过平台的开放共享机制,使不同学科能够交流、融合、协同、配合,从而攻克难关,解决难题,出新的成果。学科交叉增强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一种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是新知识创造的过程。[4]推动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催生新的学科,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开阔新的视野,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为在硬件上配合形成交叉学科、开展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高校的科研场所和大型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应当由学校统一规划,提高利用效率和使用质量,在由专人负责日常运作和维护保养的基础上,有条件的都要面向校内所有师生开放,满足师生的科研需要,建立开放共享、交叉集成的运行机制。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创新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精神存在物,体现着大学的理念,体现着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显示着高校的育人功能和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要在校园中弘扬创新文化,鼓励突破思维定势,允许标新立异,实现从墨守成规向勇于创新的转变。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这种弘扬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表现为强烈的学术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自由的学术空气,追求真理和科学的精神,学术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等。高校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具有上述精神气质的高校是创新人才、学术大师、科学泰斗成长的摇篮。所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术氛围,广义地讲,不仅是指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和学术环境。良好的学术氛围包括:多学科相互交流和融通的环境;各种学派交流、多种学术思想交汇,老、中、青三代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学术上自由平等讨论,促进创新思想火花迸发的条件。要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干事环境,逐步形成以创新为荣、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高校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前沿或社会热点举办讲座,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扩大视野,拓宽思路。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多开设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发动和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会,引导学生开展学术性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国家、部委、学校组织的多种科研活动、各类大学生竞赛等。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为大学生开展研究与创新活动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和提供实验室条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课余开展研究与创新活动,在大学生中营造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帮助学生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获得广博的科学知识兼顾科研意识、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整体培养。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感受民族振兴对创新的依赖,激发创新的热情,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些鼓励和支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5]
参考文献:
[1]李江蛟.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能力建设[C]//创新与和谐.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2]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EB/OL].[2006-3-16].http://www.24en.com.
[3]蔡兵,陈勇.论新时期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7-29.
[4]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2):46-48.
[5]赵晓华,杨孝宽.以导师制促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8-11-07(3).お
(责任编辑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