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意蕴

2009-05-07史兆光

关键词:科学发展和谐生态文明

史兆光 彭 超

摘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和谐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0705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其本身有着深刻的科学发展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一、 生态文明的涵义

十七大党代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引起了理论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明,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1],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生态,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况。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自身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地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具体地说,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泛指人类在改造、适应环境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等方面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社会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手段、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它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如果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取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升华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发展观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会引导和推动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因此,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建设放到一个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升华,是一个创举,表明了在全社会、在管理阶层逐步形成了既重视经济发展又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意识,以生态建设促进生产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过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确实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环境问题上,比如水污染,大气层污染,还有对地表的污染等。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这是发展经济过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的表现。近年来,虽然中国政府在提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环境问题的压力依然越来越大。正如专家指出:就环境论环境的简单、孤立的方法已经不能很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国家生存的大视野下,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 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内涵

从科学发展观视域审视生态文明,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生产观;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生态文明要求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科学发展内涵。从近年来常说的改善生态环境到正式提出的生态文明,都是我国环保战略的历史性转变,显示出党中央将环保从行为实践提升到政治和伦理高度的发展理念。

(1)人类要尊重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过去的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和行为转化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在人的主观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统一。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正如生态中心主义者的一贯主张,在承认人类权利的同时,也要承认生物的、甚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无用处而确定的,而是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中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如果一味地只想主宰、统治自然,势必会亲手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导致人类与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万物之灵长”之智能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一方面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的发展目标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2)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观基础。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观与客观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即所谓的“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其伦理价值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谐观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也说明了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而是二者和谐互补。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自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路径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长期以来,为了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制定必要的法律规章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如国际社会对生态系统诸如自然森林、重要天然湿地等实行保护,施行生态补偿政策、开征环境税、资源税等,都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实施的有效保护措施。比如美国温特斯普林斯市一项耗资8亿美元的大型建筑工程,因为一个白头鹰巢,被迫停工。根据当地的相关法律规定,鹰巢600英尺(183m)以内不得有任何大型的建筑工程。再如不久前,德国德累斯顿一座635m长的钢铁大桥,让一种4cm长的珍稀蝙蝠给弄下了马。

但是,单靠法律是不够的。法律仅仅是具有外在约束作用的行为规范,它与内化的、个人的道德有着根本的不同,内化的道德是行为主体的内在品质,合乎内在道德的行为是主体的自觉行为或习惯。只有当保护大气层、海洋、生物多样性,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成为一种以自律为特征的道德准则时,也就是说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时,生态文明观念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显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观念一旦形成,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4)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模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开发各种新的环保能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模式。我国资源与环境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过去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紧密相连。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约束条件,环境友好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良好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与生活中节约,促进环境友好。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完善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制定相关评价标准与规范,尤其是构建由资源与环境关键因子组成的预警系统,才能更好地对人类的行为活动如大型工程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作出即时预警,避免浪费资源与产生环境灾难,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生生不息,与自然和谐。

据有关专家分析,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虽然语言不多,却已形成了一个“建设生态文明”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这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可以使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应大力加强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宣传,培养公众节约型消费的意识,建立长效节约与节能宣传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科学消费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从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强调的主旋律,到十六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随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胡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545.

[2]颜炳罡.四书五经:现代版 [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41 お

(责任编辑张月红)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和谐生态文明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