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信息公开”迈进的重要一步

2009-05-05陈力丹孙美玲

新闻前哨 2009年4期
关键词:信息公开

陈力丹 孙美玲

摘要不论网民参与调查这件事存在多少不令人满意的情形,它毕竟带给我们一种欣喜,标志着我国在信息公开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其象征意义重大。对于云南的党政机关而言,这是一个创举,有助于增强党政机关的公信力。就网民而言,通过这件事也增强了公民意识,同时也维护了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同时,传统媒体也树立了负责任的媒体形象,让公众听到了来自媒体的真正声音。

关键词信息公开网民调查“躲猫猫”事件意义

轰动全国的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从2月12日事发到27日,仅用了15天,基本情况很快清楚了。云南省党政机关对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积极、主动、公开的姿态。20日,调查委员会一行15人进入晋宁县看守所,展开了为期一天的调查,并于21日凌晨在网上贴出了《“躲猫猫”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随后在传统媒体上公布。

虽然这篇7000字的调查报告并没有真正解开众人的疑问,但是从信息公开的视角探讨网民参与调查“躲猫猫”事件。云南省开了一个先例。通过对这件事中涉及三个主体——云南省官方、网民、媒体的历时性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事件的意义所在。

一、信息公开:从被动转向主动

2008年5月1日,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生效实施。该条例第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这个条例将行政机关的信息公开规定为法定义务,这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进一步促进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行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真的遇到问题,往往还是习惯性的思维和做法。6月28日贵州发生瓮安事件,30日省委主要领导人当时这样表态:“6·28事件是一起起因简单,但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员煽动利用,甚至是黑恶势力人员直接插手参与的,公然向我党委、政府挑衅的群体性事件。情节恶劣,破坏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影响了全省稳定和贵州形象。”7月3日。同一位领导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关于这一事件的表态变成这样一段话:“6·28事件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必须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汲取教训。第一,要严查彻究在此次事件中严重失职渎职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第二,谣言止于真相。要向社会及时、真实、准确地公布事实真相。第三,要进一步稳定群众情绪。贵州的各族群众是非常淳朴善良的,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在处置事件过程中,必须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第四,必须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第五,必须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正因为领导人意识到要贯彻《条例》,及时公开信息,使得瓮安事件得以妥善解决。

较为重大的事件发生后,党政机关是信息的主控者。以往我们的传播策略是“内紧外松”;更有甚者,瞒报、谎报或者不报,以规避责任。历史上的南丹矿难,繁峙矿难等,当地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均表现出不作为。瓮安事件的处理,领导层的观念发生变化,而“躲猫猫”事件中,云南党政机关一开始就持一种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主动公开信息,邀请网民参与调查,力求让事件透明。

显然,我们的党政机关在信息公开方面,已经由原来的被动态势转向主动,由回避责任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正在践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说:“本次调查委员会只是一次尝试。这一方式今后可能成为常态,报名参加调查的网友,宣传部都要录入数据库,今后有这种重大事件都会组成网友调查委员会。”这样的表态是令人欣慰的,希望这种认识能够成为所有地方党政机关的共识。

二、网络监督:从幕后走向台前

在我国,网民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在迅速地扩张,已经超过3亿。作为公民,他们拥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过去,虽然网民在很多公共舆论事件中发挥过积极推动作用,但总是扮演着“蒙面人”、“集体人”的角色,停留在“愤青”式的表达阶段,有些权力组织的领导人一定程度上视其为不稳定因素。

2007年发生的“周老虎事件”,显现出网民依靠网络的力量和优势,通过民主参与和舆论监督,在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推动民主进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回顾其过程,也有很多让人忧心之处:不同观点的激烈论战中,彼此人身攻击和谩骂的现象较多,这种情形已经超越了民主和理性的精神,许多狂热的网民辱骂周正龙,出现“网络暴力”的倾向。其他一些网上事件中,将在虚拟空间进行的道德审判延展到现实空间,行为已经非法。在这其中,“蒙面人”、“集体人”的角色容易使得当事人忘却法治。以“正义之士”自居,替天行道,替代司法、执法部门来解决问题。而他们既不是“侠士”也不是“刀客”,应是法治社会的公民。

“躲猫猫”事件中,网民接连“见光”,频繁走出“显示器”,参与到调查团中,虽然调查报告不令人满意,但推动了事情的快速解决。通过这件事,党政机关向公众展示了其践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决心,将、网络作为信息公开的新的渠道,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网民在信息公开和网络监督中成为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从青涩、感性走向了成熟、理性。作为调查团主任的网民“风之末端”,在调查结束后说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话:“我们以为组成了调查团就拥有了法律之外的权力。这种心理是很不正常的。”在分析此行的得失时,他指出:“作为‘风之末端,在虚拟的世界里。我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这也造成了我的错觉,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网民不是革命小将,说什么是什么,最后能揭示显示真相只能是司法部门,这是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

三、传统媒体:回归新闻本位

在此次调查委员会中,引人注目的还有三位媒体记者的代表。媒体作为信息报道者和社会环境的监测者,是连接党政机关与公众桥梁纽带,对公众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以往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中,传媒有时集体失语。没有担当起监测环境职责。例如山东2007年的手足口病事件。这年4月27日,山东临沂出现了第一例手足口病患儿。5月7日,网上出现关于此病的惊人传言。直到5月10日,《临沂日报》及《沂蒙晚报》刊发一篇署名“疾控”的《积极预防手足口病》文章,仍没有报道相关信息和应对传言。5月11日,相关政府机关正式公布了关于此事的政府信息后,多家媒体才开始详细地报道“手足口病”的相关情况,此时传言已引起了一定的社会恐慌。

传媒的这类做法并没有明确的法

律法规依据,地方利益在其中的牵制成分较大,出现公共危机事件,往往报别人不报自己,即使报当地的,也是蜻蜓点水、冰山一角。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水污染,甚至危及其下游城市哈尔滨、佳木斯,以及黑龙江沿江俄罗斯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对于如此严重城市危机事件,11月14-18日,《吉林日报》的报道仅限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这件事本身;19-23日。该报完全沉默;22-28日,其他媒体开始关注哈尔滨的停水事件,《吉林日报》的报道主题是吉林的环保和支援哈尔滨的情况,丝毫未提本省第二松花江遭到严重污染。直到12月3日公布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关于松花江污染和沿途防范情况才逐渐公开。

在上述事件中,传统媒体没有扮演好社会瞭望者的角色,其中体制性因素是主要的。近年媒体的表现发生变化,反映了中央信息开放的基本政策得到了贯彻。我们看到了负责任的媒体。“躲猫猫”事件中,各种媒体从一开就积极参与报道。2月20日。三位记者作为调查委员会成员近距离接近现场,及时向公众发布动态信息;21日零点,调查委员会贴出了《“躲猫猫”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后,媒体的报道并没有告一段落,而是持续报道事件进程。同时以评论的形式深度透视事件原因,行使舆论监督,如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如何保证不跟公众《躲猫猫》,同日《北京晚报》刊登《“躲猫猫”真相还在“躲猫猫”》、《新京报》刊登《“躲猫猫”的深层问责才刚剐开始》等等。显然,媒体打破了以往危机事件爆发后采用的“捂压”方式,回归到新闻本位,开始真正担当社会瞭望者的职责。

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躲猫猫事件”的调查,以及随后的进一步公开信息,有利于形成领导机关与民众的良性互动。这件事情在初期的具体调查中,也显现了原有的思维惯性,例如调查团提出的查看监控录像的要求被县检察机关以保密为由拒绝。其实,从根本上讲还是体制的问题,地方党政机关长期没有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体制弊病积重难返。当危机事件演变为公共舆论事件,任何一个环节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求旧有的处理方式,将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轨道,争取在内部大事化小。这样一个“拒绝”公开后,新的流言不胫而走,云南省的权力机关一时陷入尴尬境地,好在很快以公开真相的行动摆脱了这种困境。

不论网民参与调查这件事存在多少不令人满意的情形,它毕竟带给我们一种欣喜。标志着我国在信息公开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其象征意义重大。对于云南的党政机关而言,这是一个创举,有助于增强党政机关的公信力。就网民而言,通过这件事也增强了公民意识,同时也维护了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同时。传统媒体也树立了负责任的媒体形象,让公众听到了来自媒体的真正声音:

就在“躲猫猫”事件公布真相之后的第二天(3月1日),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最初由新华社发出的行文是:“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正确运用媒体、科学管理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后来通过新华社正式更正为这样的表述:“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这段行文的变化,说明了中央对各级政府与传媒关系的要求有所调整,要求政府熟悉传媒的工作特点,建立与传媒的良好关系。

我们迈出了一步,虽然只在一件很小的具体事件上,虽然发生在偏远省份,但这一步坚实而有力。

猜你喜欢

信息公开
浅谈档案公开背景下的档案工作
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论食品信息公开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网站不能沦为形式主义的“摆设”
食品安全监管的公众参与机制
完善环境群体性事件中风险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