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本土精神

2009-05-05

中华手工 2009年3期
关键词:乡村人口特色精神

在深入本期话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个精彩的文化运动: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增长,乡村人口纷纷进入都市,这对传统的手工艺品生产和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以一些村庄作试点,由当地居民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立民艺村,一村一品。你可以在这些村里看到箍桶、竹编、织布、打草鞋、制陶的民间艺人,一边制作,一边授“徒”,游客可以参与制作。这场运动使村民们不离乡土,便走上了富裕之路。

重温这场运动,我们不难看到它带来的极大好处:在最根本利益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既保护了文化,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从某个角度说,文化更像是一种生存方式,脱离不开人类的生活根基。一种文化的存活与延续,离不开社会体系的每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所提出的本土精神,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提倡本土精神并非固步自封,而是要寻找到适时发展的路。在强化自身文化特色中,巩固、发展本土文化,并应用到现代手工的实践中。

本期,我们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期待在他们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启示,让这条求索之路得到明示。也期待在求索的途中,能汇入更多的自觉力量。

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需求。

猜你喜欢

乡村人口特色精神
后脱贫时代原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以凉山州同城化区域“一市三县”为例
云南省乡村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
虎虎生威见精神
合作社的发展要着眼乡村人口及结构变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医的特色
英国乡村发展的特点与挑战
拿出精神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