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是手工艺的根

2009-05-05南方木

中华手工 2009年3期
关键词:手工艺品手工艺手工

南方木

第四部分

言论

在机械化和流水线盛行的年代,手工制造的东西因为内涵丰富格外能打动人心,就像日本民艺家柳宗悦所说:“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那么在当下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如何让这些优质的手工艺良性发展,如何才能让手工产业长远发展?值得每个系心手工业发展人去思索。

我们寻找着那些可以让现代手工艺丰润的养分,而它们并不遥远。只有具备丰厚文化内涵的支撑,手工艺才有可能繁荣,肤浅的东西,很容易被人遗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能传承久远的物品大致有这样两个条件:一是本身具有长久的实用价值,比如金银饰品,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耐用品,可以子子孙孙传下去;二是具有文明色彩,比如古巴哈瓦那的手工雪茄,法国手工酿制的葡萄酒,英国手工打造的劳斯莱斯,美国的斯坦威钢琴……

只有这些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精妙璀璨之作、这些历史悠远的手工艺品,能够让人神往。消费它们,既是消费品位,也是回味历史,这是工业量产的产品难以企及的。我们说文明是手工艺的根,也正基于此。

手工艺的发展需要从人文历史中寻找养料,寻找需求的来源和生存的理由。当我们羡慕欧美国家精美的手工艺品,赞叹其完整的手工产业链时,更要看到,欧美国家的手工业历史是连续的、发展的。比如,佛罗伦萨的玻璃制品的发展,与意大利乃至全欧洲上层社会的稳定需求离不开,同时,贵族消费群体的苛求也促使手工艺人在工艺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在手工艺传承上却不断出现断层。历史上不停的破坏和颠覆,很多优秀手工艺已很难重现其神韵。这种巨大的落差,常常让手工从业者深深的失落。

手工产业可谓是最具地域色彩和人文色彩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历史性,一是本土性。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往往以文化的影响力为边界。好比北方过年吃饺子而南方过年吃汤圆,这种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使得某种手工艺品的需求只能在某一个范围之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这种需求就不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手工艺品迈向全国以及全球市场处处碰壁的原因。其包含的文化分量不够以及相互缺乏影响力,导致了对手工艺品的不认同。

要想重振手工艺术、手工产业的辉煌,只能从本土文明着手。这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创造力的来源,也是生存的根本。

从某种程度而言,手工艺品的需求,也是一种人文需求。手工艺品本身承载的人文分量,决定了其市场价值和价格。放眼全球手工产业,不论是欧美的玻璃制品、瓷器、银器、汽车,还是古巴的雪茄,其历史的连续性和本土特色都表现得很明显。手工艺品是民俗风情以及人文历史的一面镜子,没有本土特色,再漂亮的工艺品,也不过是手工做的产品而已。

目前手工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技巧有余、人文传承不足的问题。很多手工艺品可以做得很漂亮,但是缺乏深度的精神力量,打动不了消费者的心。

我们可以将手工产品简单分成两种,一种是满足生活需求的,一种是带有一定艺术价值满足心理需求的。前者没有什么技术和人文含量,后者则带有文化传承的特征,每一年的细微的变化,都是当年文化流行元素变化的表现。这一点我们在很多欧洲的手工艺品上可以看到,在基本元素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了不少当年时尚的元素在里面。这种文化的品位,也代表了生活的品位。

真正要做好手工艺品,文明的积累是必须的。肤浅的东西,很容易被人遗忘。只有当我们从本土的悠久人文历史出发,汲取本土的人文精华,将手工产业的长远发展与文化根基相结合,繁荣之路才可以期待。

猜你喜欢

手工艺品手工艺手工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意大利手工艺品传承百代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