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之反思

2009-05-04黄进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主体

黄进进 赵 正

“因材施教”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的是人,“施”是实施、根据,“教”是教育、教诲。《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笔者主要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反思。

一、“因材施教”的主体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因材施教是老师针对学生而言,其实施的关键在于老师,而忽视了学生在老师因材施教过程中同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教学主体论”的讨论,有些观点主张“教师主体论”,也有些主张“学生主体论”,而也有主张“双主体论”的。笔者比较赞同最后一种观点。即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教学主体。

“因材施教”既然是教学原则之一,就不能不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主体的初始含义原本指人是人自己创造性活动的主宰者。”因此,主体永远是相对于其活动而言的主体。没有了活动,主体就只能是抽象、空洞的概念主体,毫无生机;离开了活动,相应的主体也就不复存在。“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看,教育者即教师与受教育者即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外在关系。他们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两个内部关系却同时又是外在主体。”翻开哲学词典,可以看到对“主体”的解释是:“主体是指具有意识和意志的人。”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双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最终确立,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

1.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主体,教师主体性是实践主体性和发展主体性相统一的、以教育实践性为特征的个体主体性。教师首先是“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然后才是“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自己喜欢和适宜做的事情,当做自我生命成长和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教师作为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扬教师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人”的主体性,把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地位中解放出来,充分释放他们内心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愿望、意志、能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实现自我发展与创新。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试想一个缺乏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有个性与创造性的学生?因此,社会和教师本人都应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2.学生主体意识的张扬

教学过程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但教学任务的最终完成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学生。在学校里,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进入校门就要按照已经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学习,要无条件地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接受学校的完善或不完善的办学条件。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状态中。这些情况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发挥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学校的主人的主体作用,并影响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强调要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特别是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对自身发展的希望就越大,从而对自身提出的需求也就越高。那么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也就越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可见,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主体对自身发展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主发展的程度,也决定着其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把权力下放给学生,给他们以知情权、监督权甚至选择权,让他们了解学校的现状及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人才培养方向、办学特色和优势、教育教学计划、师资情况等,使他们关心学校的建设,把学校的发展同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个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为了满足其自身个体发展的需要,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来主动地建构和能动地改造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也包括间接的中介性的关系,即全部交往关系。”师生双方在这种交往关系中的角色演绎,就成为有效贯彻“因材施教”的关键。

1.教师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这是由于受先天和后天、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心理状况、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的不同才能和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针对这些特点,把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结合起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承认差异,了解差异

首先要承认和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籍贯、学历、家庭概况和现有的知识基础,还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专业爱好、性格特点、天资能力,对学习某门学科的态度,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要求等等。学生的优势是千差万别的,高度一致的教育仅仅照顾到了少数学生的优势,培养少数学生个别方面的能力,成就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发展应当成为教学的另—个努力方向。通过调查了解不同的“材”才能为“因材施教”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挥教育的作用。

(2)针对不同的“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在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还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为解决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的问题研究成为我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人类的智力水平大体分为超常、中常(一般)、低常三种,一般智力的占人类中的大多数,智力超常和低常的为少数。相对而言,同一个班级学

生的智力同样也可分为超、中、低三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优秀、一般和差下三种。教师要承认和重视这些差异,并能针对各个智力水平的学生的各自特点进行教学。要是学生没有达到心“愤”口“悱”的境界,老师就越俎代庖,过早地启发乃至注入,结果只会事倍功半。

(3)具备因“材”而教的能力

《学会生存》中认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学生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完满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用爱激励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学生方面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其后果是教师“满堂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如果“教师仍旧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嘶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观念,这就要求学生应该转变观念,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积极地和教师、同学沟通,在师生、生生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激发其创造性发展潜质,“作为一种精神体验强调的是学生已有经验、正进行的经验和可能最终成为学生自身一部分的经验在教学上的重要价值。”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我们都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而往往忽视学生在此期间的作用。教学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缺少教师正确的引导,或是缺少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活动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注意到老师只能是针对大家共同关注或缺失的东西进行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别给予不同的指导,至于学与不学关键就在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了。

三、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于教师上课教了多少,而在于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学生学了多少。同样,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做到师生互动,教师因材而教,学生因材而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主体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