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拖地”的诗人

2009-05-04李红都

辽河 2009年3期
关键词:拖地书法家牡丹

寒冷的冬日,很容易让人的心情不够开朗。

那天晚上,我的心情又有一些说不明道不出的忧郁。女儿闹着到牡丹广场踢毽球,我被纠缠不过就去了。

踢了一段时间,出了点汗,便四处张望着歇息。一直在旁边看我们踢的一位学者样的男人在我们一旁用毛笔蘸着饮料瓶中的水写着一首诗。

这里中老年书法家来广场“义务拖地”的大有人在。我没有在意。直到那位书法家跟我那蹦来蹦去的小淘气说话时,我才想看看他在地上写了些什么。

“一道画彩弧,空中飞白羽。华灯洗夜色,舞足笑母女。”我吃了一惊,这分明是写我和女儿踢毽球的小诗啊。现场题诗,而且写得不俗,加上那苍劲的笔迹,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义务拖地”人。

诗人问我叫什么,我就坦然地告诉了他。那位诗人在其上题下诗名《看李红都母女踢毽》。

孩子乐得拍手笑,我也觉得有意思。我成了诗中的主角啊。

问其身份,诗人笑而不答,只是说他叫崔建设。对话中,他已发现我是一个听力残疾人。得知我也喜欢诗词,他在地上“拖”出了一首词“红叶妆玉树,都市天赐如水月。如水月,娇辉婉如雪。花开且看菊丛中,羞未绝。月在无意今相约。”

我和一边的观者都称好。那位诗人笑着对大家说:“好好看看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一句话。共勉吧!”诗人如仙风般飘然而去。我细读每句的第一个字,才发现那是一句话——红都如娇花羞月。

这个诗人不简单啊!当然,我知道那只是恭维,我可没有他笔下写的那么好。但是这个偶遏奇事和出口成诗的奇人,倒也让人明白了什么是“大手笔”。我的郁闷被这偶“拾”到的好诗词一扫而光。

过了一周。周末的晚上我又和女儿到牡丹广场踢毽,再次碰见了那位崔诗人在“义务拖地”。显然他也认出了我。谈到我克服听力障碍自学读完大专文凭,如今又考取成人高教中文本科,并致力于写作的执著时,诗人回肠荡气地在地上“拖”下了一首诗“精神高于摩天楼,仕志不移盖世秋。古来英雄巾帼女,浩天凌云竞风流。”引来围观者一片叫好声!

又过几许,崔诗人望着不远处的牡丹园思索片刻,在地上“拖”出一首《冬咏牡丹》——萦情牵回眸,西风凋玉株。叶落不胜寒,花魂屹然著。

周围一片掌声。我笑道:“崔先生太有才了!应该去投稿。”这位诗人笑着在地上“拖”了一首答谢诗“爱文才疏浅,投稿万不敢。今得尔等夸,喜中掺不安。盛世出英才,不分尔女男。天道酬勤人,成功伴身边。”

好一位出口成诗的奇才!都说百姓当中藏龙卧虎无数。今眼见为实,我已在满地的水迹笔痕当中得证了……

猜你喜欢

拖地书法家牡丹
大扫除
几何:凳子一摞摞
牡丹
赏牡丹
拖地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绿牡丹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