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兴安岭林区次生林的特点
2009-05-04韩继林李杰
韩继林 李 杰
所谓次生林,简而言之,即为原始森林经过多次不合理采伐和严重破坏以后自然形成的森林。与原始林一起同属天然林,但它是在不合理的采伐、火灾、垦殖和过度放牧后,失去了原始林的森林环境,被其他各种次生群落所取代。人工林采伐迹地上栽培树种的萌生林、入侵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也属次生林范畴。目前我国小兴安岭林区次生林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其不仅是木材、薪炭材和林副产品的重要基地,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要保护好经营好次生林使其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认识和掌握它的特点:
1、次生林的立地条件
原始林经过大面积的反复破坏后,随着森林的消失,环境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种次生裸地上光照增强、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流动加快、地表径流增加、腐殖质层变薄或消失、大气湿度相对减小、土壤水分也由于日照增加和空气流动加快而减少、多年积累的死地被物迅速分解、苔藓层衰退或消失。这种生态条件的变化,使原生群落中较耐阴或中性种类很难恢复,只有那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的先锋树种能够首先侵入并定居下来。在这些先锋树种形成和定居的同时,逐渐地改变着生态条件,其他中性或耐阴的树种才有可能逐步侵入。
2、次生林的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
次生林多数是由阳性的阔叶树种所组成,如杨属、柳属、桦属、栎属等的一些种。它们能适应极端生境(干旱瘠薄、水湿、日灼,霜冻等),或具有种粒小、量大、传播能力强的特点,或能萌芽、根蘖繁殖,或抗火能力强。有的地方还混杂一些中性和耐阴的阔叶或针叶树种。这一点除反映破坏程度、立地条件外,还反映了次生演替的不同阶段和趋向。为此,它也是确定经营措施的依据。
根据组成树种的优势程度,可概略地将小兴安岭林区的次生林分为软阔叶林(杨、柳、桦、椴等)、柞木林、硬阔混交林(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榆树、色木、等)、杂木林、灌丛(柳丛、柞丛、榛丛等)五个主要森林结构类型。
根据林分结构状态,又可分为疏林、单优、多优、混交以及复层结构等。总的看来均比原始林低矮,层次少,稳定性差。
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与立地条件、人为作用和形成历史有密切关系,如在极端的立地条件上,树种竞争较为缓和的,易形成纯林或优势树种比较明显,结构比较简单而稳定的类型,如柞木林。在中等的立地条件上,树种关系复杂,结构也比较复杂,稳定性较差,如阔叶混交林。人为作用越强烈,林分结构表现的越简单;人为作用越小,林分结构表现得越复杂。
3、次生林的林分起源
次生林多半是由无性更新起源的。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从内因看,是原始林破坏后发生的大量阔叶树种,如:栎属、柳属、杨属,桦属、椴属及许多硬阔叶树种,都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从外因看,是人为活动多次反复的破坏,这些内外因素构成了次生林萌生起源多和发生发展迅速的特点。
一般来说,人为干涉越重的地方,由萌生(萌芽和根蘖)形成的天然林的比重越大,而离居民点和交通线越远,人为干涉越轻的地方,则实生比重相对较大。
4、次生林的镶嵌性
次生林由于外力作用的程度和时间以及立地条件和树种的不同,形成了土地类别和植被类型之间镶嵌分布的特点。即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常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向,从而形成次生群落的人为趋同;另一方面,又因干扰因素作用的时间和程度不同,使同一立地条件下出现自然分异和自然趋同。这种群落的人为趋同和分异及其相对应的自然分异和趋同在一个次生林区内往往同时并存,从而形成次生林区不同地类和不同群落类型的交替镶嵌,一般来说,距离居民点和交通沿线越近,则镶嵌性越大;反之则镶嵌性越小。
5、次生林的病虫害
次生林的病虫害总的来说比较严重,但不象人工林病虫害的危害性和毁灭性大,次生林的病虫害是与萌生起源和经过多次反复破坏分不开的,从病害种类来看,以干心腐病最为严重,萌生林比实生林危害重;成、过熟林比中幼龄林危害重。通过对小兴安岭林区次生林的调查证明:山杨林在三十年生后,病腐率迅速增大。立地条件不同,病腐率也不一样,例如山杨林在排水良好的条件下,干心腐病就比较少,而在排水不良的条件下,病腐率就比较高。小兴安岭林区次生林虫害的特点:危害阔叶树的害虫在种类和数量上占优势;食叶性害虫占优势。危害杨树类害虫种类最多,危害柞木、榆木的次之,危害白桦、水曲柳、黄菠萝的较少。
6、次生林的不稳定性
由于次生林的成因是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或破坏和树种或群落特性的影响,首先形成的是喜光的先锋群落,这些喜光的先锋群落或者继续遭到人为干扰或破坏,将发生逆向演替而退化为疏林、灌丛、草地、甚至荒地,如人为干扰或破坏停止,随着进展演替的进程不断发生树种更替,原始群落中的主要种类开始出现,次生林就从不稳定演替类型向着更加稳定的演替类型发展。这就反映出次生林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