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山鸡足
2009-04-30高崇华
高崇华
早就听说大理宾川县的鸡足山是佛教名山,风景一流,不由心生仰慕。初春时节,邀了几个朋友驱车直奔鸡足山。
鸡足山雄踞于云贵高原西北隅,离大理市100公里路程,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全山为火山熔岩地质地貌特有的绝壁危崖所构成,巍峨奇秀。因其山势顶耸西北,尾迤东南,前列三支,后伸一岭,形似鸡足而得名。
我们的汽车在山道上喘着粗气往上爬,路两边的森林渐高渐密。突然,一团娇小艳丽的身影跳到灰色的公路中间,定睛一看,身后还拖着长长的五彩尾翼。野鸡!几个人几乎同声叫起来,老李又快又稳地紧急刹车,一行人眼瞅着这美丽的小精灵,跳着轻巧的芭蕾舞步迅速穿过马路,消失在层层叠叠的浓绿丛中。这转瞬即逝的一幕,就发生在几秒钟内!鸡足山就这样给了我们第一个惊喜。
鸡足山是云南的“绿岛”,千百年古树拔地参天,数十里山林树荫幽谧。从山门开始至最高峰金顶寺,有50余里密林小道,最陡峭处有索道直达峰顶。不论你骑马或步行,都是莫大的享受。极目所至,处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白云裹身而去,花枝信手拈来。林壑深邃,蓊蓊郁郁,清风徐来,音韵悠悠;狂风骤急,松涛汹涌,又如万马奔腾,古人早有“不知生在翠微里,疑泛虚舟碧海中”、“奔腾澎湃在虚空,却讶深山波浪通,坐久始知音响异,松头谡谡度长风”的赞美。
名山胜景
鸡足山风景奇异,全山共有47奇山,30险峰,34绝壁,45幽洞,以及百余处流泉;冈岭壑间,林谷峡石,不可胜数,而胜景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鸡足四观”。
鸡足山最高峰当数天柱峰,海拔3000多米,上有金顶寺。崇祯年间,黔国公沐天波下令将昆明金殿(实为铜殿)搬迁至鸡足山天柱峰顶,并大兴土木修建金顶寺。到了近代,金顶寺内建楞严塔。塔四周建有平坦宽敞的“睹光台”,游人至此,既可远眺,又能俯瞰,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我们到达金顶寺已是傍晚时分,第二天天未亮,就摸黑登上睹光台。
凌晨,天清气朗,睹光台上人头攒动,早起观日出的人真不少!站在睹光台上,往东方望去,深灰的天幕上抹出几笔暗暗的浓墨,星星眨着诡秘的眼睛。屋顶上鸣晓的公鸡沉默着,猜不透在酿什么;几分钟后,深灰渐白,天空透亮,泛出橘黄,原先那几笔暗暗的浓墨色忽然就变成粉红的彩绸,在天幕上飞舞起来;天地连接处镶着一道金边,太阳的光芒就从那里升起。接着,一轮火球在绚丽的彩霞簇拥下,从云锦彩带中缓缓升起,在旭日光芒下大地开始复苏。刹那间万道霞光,群山浴辉,村落朦胧,一切都在灿烂的意境中升华,美得让人眩目。这就是“鸡足四观”之一的“东观日出”。
鸡足山绝顶之西,是云南高原明珠大理洱海。居高远望,碧蓝如玉的洱海静卧在万山群壑之间,波光粼粼,如珍珠散落玉盘;对面的苍山十九峰如屏而列,巍巍峨峨;玉带云横锁山腰,翠白相间;隐隐约约的三塔寺,倒映水中,更显秀美;海边村落依稀;海里白帆点点,“西观苍洱”引人遐思无限……
云南是彩云之乡。此刻,于鸡足山绝顶,从睹光台往南望去,堪称彩云之绝观,只见百里之间,山峦起伏,云萦雾绕,气象万千。云雾柔柔地把我们轻轻裹住,与周围的现实隔开,让人飘飘然,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在何处;忽而,云又从我们的手指和发间升腾而去,继续往上,悠然飘荡在峰峦林壑间;太阳高挂时,所有的云都飘到天上,洁白的云朵就像放牧在蓝天上的羊群。“南观祥云”让我们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华彩富贵、绚丽辉煌。
从睹光台往北望过去,只见一列雪山绵延数十里,莹洁如玉,银龙长舞,这就是云南丽江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北观玉龙”虽遥距百里,却使我们感觉近在咫尺。
小小的金顶寺睹光台就是这样的神奇,站在这里,云南的好山好水就几乎被一睹而尽,难怪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日海云雪四观,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况乎全备者耶?此不特首鸡足山,实首海内矣!”
名寺高僧
名山以名寺为尊。从金顶寺下来,进入鸡足山腹地,地势较为平缓,离公路不远处我们见到一座宏伟的殿宇——祝圣寺。这是鸡足山最大的古刹,全寺似一小城池,依山而建,古木参天。大殿为重檐歇山式五楹建筑,飞檐斗拱,门窗户壁全出自当地白族木匠艺人之手。中悬“大雄宝殿”,为赵朴初手书,左边“钦光俨然”匾,为1912年孙中山先生所赐,右边“灵岳重辉”匾为梁启超题赠。1983年,祝圣寺为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祝圣寺旁,我们见到一座汉白玉全身塑像,原来这是虚云大师的塑像,鸡足山历史上有名有姓的高僧几十位,其中就数这位虚云老和尚最为传奇。虚云原籍湖南湘乡,生于泉州,一生深研佛理,擅长诗文,精通药理,是一位得道高僧。光绪三十年(1904),他来鸡足山讲经,一住就是15年。当时他见钵盂庵年久失修,殿堂倾圮,一片荒芜,发愿要扩建鸡足山寺院。
于是虚云独自一人,四处募化。从大理、保山、腾冲,到南洋、缅甸一带募化,还途经吉隆坡、台湾等地,一路风尘仆仆,不畏艰难,前后三年时间,募得的巨款财物雇了300多匹马才驮回鸡足山,解决了建寺资金问题。在修建鸡足山祝圣寺时,他亲自设计规划、指挥建筑施工,虽已是白发老人,还亲自参加搬石运木的劳动。原庵门外右方有一巨石横陈,妨碍建筑施工,众僧奈何不得。虚云来了,率众将巨石移至左边,一时众人惊叹!此石从此被称为“云移石”,至今还在寺中。
在佛教界,虚云老和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佛法理论和修行悟证十分高深,从光绪皇帝到孙中山先生、梁启超先生等人,都对虚云老和尚景仰有加;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也多次电请虚云老和尚进京。他在诗中写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站在虚云大师塑像前,我想,祝圣寺那块“云移石”不正是他精神的象征吗?
虚云大师在中国近现代佛教界很有影响,曾任第一届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以120岁高寿圆寂。
名人佳话
鸡足山的名胜名寺不仅云集了海内外的佛教界大师,也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来,光大了鸡足山文化。寺院僧人在游山文人学者影响下,组织诗社,唱和诗文,临池书画,习读之风颇盛,数百年中留下不少珍贵诗文及书画。
祝圣寺左侧原有明代修建的悉檀寺,系丽江土司木增用巨款所建。悉檀寺建寺以来,历代著名文人、书画家徐霞客、董其昌、赵藩、李根源、徐悲鸿等都曾经到寺里住过。
1639年,徐霞客应丽江土司木增邀请创修《鸡足山志》。徐霞客在鸡足山按日所作游记,对鸡足山钟爱有加,仅以鸡足山为内容的《滇游日记》就有大约三万余字,诗歌27首之多。是年八月徐霞客第二次上山。他遍搜古籍,重览鸡足胜景,在悉檀寺潜心纂修,三个月修成《鸡足山志》。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寻找悉檀寺,路上的僧人不无遗憾地告知,由于年久失修在上世纪前半叶坍毁了。
所幸的是,在悉檀寺遗址不远处,我们找到了徐霞客的好友——南京僧人静闻和尚的墓塔。它向我们倾诉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佳话。这位静闻和尚一直仰慕鸡足山圣地,立誓要在有生之年到此朝拜,并刺血写成《法华经》一部,准备献供鸡足山。后来有幸与徐霞客结伴而行。两人长途跋涉走到湖南时却遭遇匪徒抢劫。为掩护徐霞客和抢救自己的血书《法华经》,静闻和尚奋起反抗,身负重伤;之后又带伤跋涉,半年后到了广西南宁,终于卧病不起。临终前,他嘱托徐霞客代献血书《法华经》,并将其遗骨携葬于鸡足山。徐霞客强忍悲痛,背着亡友的遗骨及其血写的经文,又经过一年多的风雪雨霜,终于到达了鸡足山,还了静闻的愿。至今,静闻和尚的墓塔还在离祝圣寺不远处的山凹里默默地矗立着。这是一座寻常的出家人的墓塔,但墓塔碑文却记载了这段不寻常的千古佳话,述说着在那个遥远年代矢志不渝的顽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