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呆”字并排是什么
2009-04-29黄德宝
黄德宝
【教学过程】
一、出示“槑”字
师:(板书“槑”字)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字吗?
生:老师不是骗人吧,有这字吗?
师:有的,我不会骗你们的。愿意猜猜它是什么字吗?先写在纸上,要想好你猜的理由。
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猜想。
二、交流猜想
师:来吧,说说你们的猜想。
生:我觉得应该是“笨”字,一个呆是笨,两个呆是更笨,这个字应该是很笨很傻的意思。(老师微笑点头)
生:那就是超级大傻子啦。(有人插嘴,众笑。)
生:我觉得是“虫”字,两个嘴巴在树(木)上咬啊咬啊,不是虫子是什么?
生:我觉得倒过来很像陶喆的“喆”字。(估计是个歌迷。)
生:应该是“糖”字吧,木字拆成一个人拿着一根棍子,上面插着一颗糖,嘿!是“糖”字!
……
笨、傻、糖、喆、回、吕、虫……真是五花八门,各呈奇思啊。
三、揭示谜底
师:刚才,大家各抒己见,想法特别有意思,老师仿佛看到了智慧之光在你们头上闪耀。不过,你们想知道最后的答案吗?
生:想!不行,我还没有说呢?……
师(板书“梅”字):是“梅”字,是“梅花”的“梅”的古体字。
众生:(愕然)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像嘛!
四、抒发感想
师:你们想说说自己的感想吗?生跃跃欲试。
师:不急,先写下来,再说。
(生写,神情激动。)
师:来吧!
生:我们的汉字可真是博大精深啊!(有文化意识啊!)
生:两个呆子在都可以拼出个“梅”字,可见团结很重要,很美。(可以这么想吗?我倒是没有这么想过。)
生:两个“呆”字都可以拼出一朵美丽的梅花,我们班有这么多聪明的同学,那还不拼出个繁花似锦,满园春色!(掌声!)
……
师:刚才大家说得非常好,很有诗意!很有哲理!很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超出老师的意料。真了不起!(老师是不是有点语无伦次了。)
五、指导作文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写下来,你们有兴趣吗?
生:有!(全班呼应。)
师:那应该怎么写呢?我们来商量商量。
生:我觉得写文章要有一定的顺序,我的写作顺序是:“槑”字现身——自由猜想——大家交流——揭示答案——畅谈感想。
师:很好!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提纲嘛。
生:我觉得要抓住活动过程的一些细节写具体才好。
师:比如——
生:比如刚才同学们发言时的语言、动作、神情,这些要写得具体,文章才生动。
生:写语言时用上“提行对话”,卷面看上去比较美。
生:我觉得还要加入自己的心理描写,更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看来,大家平时还是琢磨出了不少招数啊。你们觉得哪些地方要写得详细一点呢?
生:交流猜想部分。
生:我觉得应该是畅谈感受那部分。
生:我认为两个部分都要详写。
师:都有道理!你自己对哪一部分印象深刻,就把那一部分写得具体些。老师更倾向于第三种看法。
(全班学生书写)
【教后反思】
一、利用资源和促进生成是教育智慧的体现
(一)学习和利用资源
“教育,不可简单地归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教师的发展与解放,难有学生的发展与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与转型,难有学生的创造与转型。”(叶澜)
教师要发展,要解放,要创造,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靠什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现在老师要学习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书籍资源、网络资源、同事资源、学生资源……生活的天地有多大,我们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关键的一点,学习时要善于思考,尤其要跟我们的职业联系起来。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应该具有某种职业敏感。
“语文教师要有素材意识……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留神了,心细了,心眼儿也就多了,目光也就敏锐。”于永正老师的这句话道出了杰出教育者的一个成功秘诀。
我之所以有这个习作指导的灵感,完全是因为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徐先生》里的一段话而突发奇想的。
原文:“徐老师说,他们在无锡一处园林里发现了一个怪字,是两个‘呆字并排,他们已搞清了这是什么字,现在做一个游戏,让没去的同学猜,猜出的奖赏二张无锡照片。我猜出了,那是‘梅字。照片至今还在身边。两个呆字还能拼成一朵梅花,一群傻玩傻闹的孩子还能拼不出一点色彩?”
当时就心想:不错的素材啊!于是乎,经过一番构思,才有了后来的习作指导。不知道这算不算活学活用呢?
(二)促进和善待生成
我为什么在两次交流前都安排了短暂的写的训练呢?是因为本班的孩子在口头表达上还有所欠缺,常有学生反映——坐着的时候有很多想法,可一站起来,就张口忘词了——我们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吧。这都是因为紧张造成的,而如果事先写下来或起个开头,就会好很多。无意间,是不是有了一点“说写结合”的味道了?更重要的是通过短暂的思绪整理,学生的思维会更加严密和深刻,发言必然会更加精彩纷呈。
面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该如何有效利用呢?善待为上!
本课中,在“猜想”和“感想”两个环节,孩子们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我们甚至可以听见那智慧的火花在滋滋作响。
如:杨震威同学:“我觉得应该是‘笨字,一个呆是笨,两个呆是更笨,这个字应该是很笨很傻的意思。”单看“槑”的解释跟“呆”可谓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是被拉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有些事,即使你不同意,也无法拒绝它的存在。时代在变化,我们怎么能随意扼杀孩子的想法呢?微笑即可!
如:吴潇雨同学:“两个‘呆字都可以拼出一朵美丽的梅花,我们班有这么多聪明的同学,那还不拼出个繁花似锦,满园春色!”
面对这样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发言,除了掌声,老师做任何评价都是多余的。不是吗?
促进生成,善待生成。老师的教育智慧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正确引导,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发言质量和课堂的实效。
二、生活和激情是写作的先决条件
李白坚教授在《“前”作文教学的意义和方法》中明确提出了“生活和激情是写作的先决条件”的“前”作文新理论。其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帮助学生学会“摄取生活素材”和诱导学生产生表达激情,是作文前的重要基础环节……总之,“前”作文教学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方法。
我的这次习作指导是否也契合了他的这种“前”作文教学的理论呢?
整节课,老师只是组织了一个“猜字活动”和写作前的梳理,并没有什么特别仔细的指导,仅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从文章的质量来看,效果特别好。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写四百字以上,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写了六七百字,甚至有的达到了八百字以上。孩子们大都能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写具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能在行文中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使文章生动具体,真切可感。
学生之所以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质量还不错,是因为我主要着眼于学生写文章之“前”的教学诱导过程——在课堂上先出示“槑”字,引发孩子们的猜想,通过激烈的交流,再揭示谜底,最后抒发感想。
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议论、猜想、交流,体验着生活片段;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素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观察、体验和感悟生活,不断酝酿写作的感情,在情绪激荡中完成作文。”达到了“摄取生活素材和诱导学生产生表达激情”的教学目的。于是,在作文时,就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具体生动地描述下来,作文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生活和激情是写作的先决条件”。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