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课堂插上“美”与“魅”的翅膀
2009-04-29钟瑞芳
钟瑞芳
〔关键词〕 语文教学;体现;魅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A)—0039—01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学科。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浓郁的“味”。那么,教师应如何体现语文教学的魅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应美化课堂语言,拨动学生心灵上的琴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除了要具备其他学科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及表达的准确性之外,还要力求使语言具有审美性、生动性、情感性和启迪性。这样,语文课堂才会体现出其学科的特色。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全文紧紧围绕“清静”、“悲凉”二词写景抒情,感情基调十分低沉。那么,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开场白:“对于秋天,固然人们有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赞叹,但面对黄叶飘零、西风残照的凄凉景象,涌上心头的更多的则是‘断肠人在天涯的伤感与悲凉。今天让我们追随作者回到六十年前的老北京,一起去看看故都的秋色,听听故都的秋声,品品故都的秋味。”这样,学生不但准确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还使语文课有了美感。
二、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营造美的氛围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带给教师许多便利。如音乐、图片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雨巷》一文时,我搜集了江南雨巷的有关资料,特意选用撑着油纸伞、身着紫色旗袍的女郎走在江南雨巷上的图片作为背景图片,并配之以歌曲《雨巷》及《神秘园》的音乐来烘托气氛,再让学生朗读。结果,学生还未读《雨巷》,就已经被宁静、凄美的意境所感染。
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激发学生美的感情
美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诵读是要把无声的视觉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并要将感情解放出来。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对带动学生的情绪和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对作品进行范读,准确表达文章的情感,引领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朗读,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如教师可以精选精彩的文段让学生齐读,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可以开展朗读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朗读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情感等,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
四、让学生品味文章,学会鉴赏美的语言
教师要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词语和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以美育人的效果。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教师可引导学生品味这种美感产生的过程。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以月光似水的真切感受。“薄薄的青雾”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了若有若无的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
五、剖析形象,寓教于“思”,让学生品味文章的理性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等方面,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进行课堂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刘心武的《悔的边缘》一文,其最独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对“向善与向恶”的表达:恶念有悔,就会有向善转变的可能。若年轻人已有了“浓酽的悔意”,却又不悔,难道这还不引人深思吗?这种哲理因其存在于信任危机的年代而显得独特。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