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关系的深层思考
2009-04-29李敏
李 敏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在快速增长,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欠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大大降低求职毕业生的压力,增强求职“命中率”。文章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关系进行深层思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作者简介]李敏,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广东罗定,52720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1-0172-0002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不少从事职业生涯咨询的专家明确指出,当代大学生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发挥个人专长、提升个人竞争力、促进就业。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比如:作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计划与行动。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决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就业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订一生的方向,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已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相关性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就业的本质是社会对求职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高职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便成了就业的重要因素。而很多高职学生的素质却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同样的专业、学历,而素质修养、专业基础迥异的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随处可见。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一般英语翻译,很多毕业生虽持有英语专业毕业证,但在面试时口语及听力水平明显低下;还有一些文秘专业毕业生在面试时连一般的公文写作都不能完成。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征、现有与潜在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引导他们采取可行的措施发掘自身潜力、克服不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调整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一些在校生调查显示:面临就业时,高职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也犯同样的毛病,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只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外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只做文员、行政管理工作,并要求高工资。很多学生对就业的工作地域、经济待遇、环境条件等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单位好、收入高、工作稳定仍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因素。不少毕业生不愿意到落后地区和一般企业工作,特别是乡镇企业。职业生涯规划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因而完全有条件通过引导个体进行自我探索,澄清自己的职业生涯期望,分析评估相关的职业与教育资源,作出初步的生涯决策,帮助学生形成明确而有弹性的职业期望,为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高职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当前,高职学生比本科生和研究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面对竞争,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意识模糊、择业盲从、缺乏科学规划等现象。一些学生急功近利,另一些学生则随遇而安,从而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陷入误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高职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性格;找出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四)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高职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
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状态: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依赖心理,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信心和勇气不足,有的甚至依靠家长奔波;挫折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一旦受挫,易自惭形秽,怨天尤人;从众心理,盲目追求热门单位、热门职业,不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需要去考虑,功利性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的自立、自主精神;有利于他们根据社会需求信号和自身条件努力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和专业、职业能力水平;有利于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鼓励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劳动取得成就。
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学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包括确定志向和目标,自我评估与环境分析,职业定位,职业生涯策略设计,行动、评估与反馈五个步骤。
(一)确立志向和目标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确立志向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尽早确立志向和目标。大学生要判断自己心中到底想要什么,是不断进取还是安稳生活,这样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自己融入社会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出早期职业决策。确立目标时,要根据主客观条件来设计,一方面以自己的才能、性格、兴趣等特点为依据;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来指导自己择业。
(二)自我评估与环境分析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要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
了解,包括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三)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四)职业生涯策略
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制定的行动计划,主要是落实目标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面的措施,如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方案应该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校期间的短期目标:英语、计算机达到哪一级,专业职业资格证书需要拿几个、是中级还是高级,需要加强的人文知识有哪些,需要锻炼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哪些等,且把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学期中去;第二部分是毕业后的中、长期目标:到什么性质单位工作,是永远给别人打工,还是先就业再创业,或毕业后直接创业,自己当老板等。高职学生从目标确定之日起,就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上相关岗位的需求,初步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制定相应的职业行动计划,并据此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应加强针对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学校与业界的合作,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
(五)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调整、修正偏差
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和策略后,就要采取行动。行动要以周密的计划为依据,并辅之以考核措施,以确保目标实现。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要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看看方案是否恰当,不断修正生涯目标、生涯策略,让它更符合实际,逐步成为现实。需要强调的是,反馈与调整不仅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个步骤,同时它又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学阶段的规划只是一个起步,高职院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共同探索,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