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道·人道·修道

2009-04-29朱学芳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1期
关键词:教育智慧人道天道

朱学芳

摘 要: 《中庸》是中国儒家文化经典,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从天道、人道和修道三个角度阐述了教育的前提、内容和方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庸》对道德教育仍有深远影响,有利于培养和谐人格和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中庸》; 天道; 人道; 修道; 教育智慧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1-0065-06

中庸教育思想由来已久。《中庸》继承了先哲尤其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加以系统化和哲理化。《中庸》以其丰富的教育智慧,确立了在中国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中庸》的成书及内涵

(一)《中庸》的成书

《中庸》仅4 056个字,是儒家思孟学派的道德伦理专著,据传由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所作。《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1]南宋朱熹沿袭了这种说法认为:“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2]25

《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为学者看重并以单篇刊印则是后来的事情。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南朝刘宋时期的戴颙撰有《礼记中庸传》二卷。《梁书•武帝本纪》记述,梁武帝萧衍亲作《中庸讲疏》一卷,并令讲习《礼记中庸义》。至唐,李翱作《复性书》,以求《中庸》之义,此篇将佛学心性说与《中庸》性命说融为一体,对宋理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部以言性命之理为中心的儒家经典,《中庸》在宋代颇受关注。“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撰有《中庸议》一卷,并以之授徒讲学。司马光是宋代士大夫之中论述《中庸》较早的一个,撰有《中庸广义》一卷。据《宋史•张载传》记载,张载初见范仲淹时,范氏劝张载弃军事读《中庸》。北宋二程极力提高《中庸》地位,将其看做“学者之至也”[3],提出“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的思想[4]。至南宋朱熹,穷毕生精力完成《四书章句集注》,《中庸》正式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并主张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5]。朱熹建立白鹿洞书院讲学授徒,教授《中庸》,并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列为为学之序。

至元代,《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代读书人的基本教科书,影响极其深远。

今本《中庸》是《礼记》中保存的经后人重新改编的版本。历代以来,有关它的研究注释很多,尤其是宋、明、清三代。据笔者对《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和《四库全书》的统计,有关《中庸》的研究(仅指单篇解释,不包括《四书》之类的合集),宋代有26篇,重要的有宋程颢的《中庸义》、程颐的《中庸解义》、朱熹的《中庸章句》;明代有13篇,虽未单篇专门注解,但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中对《中庸》的解释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清代有11篇,重要的有李塨的《中庸传注》、戴震的《中庸补注》。收入《四库全书》的单本有23篇[6],见表1。

《中庸》原不分节,唐代孔颖达疏《礼记》将之大致分为三十三章。至宋,程子又将其改为三十七节,朱熹整理此书时,重新订为三十三章,并在注解时,将其分成了5个部分:“其首章子思推本先圣所传之意以立言,盖一篇之体要。而其下十章,则引先圣之所尝言者,以明之也。至十二章,又子思之言。而其下八章,复以先圣之言明之也。二十一章以下至于卒章,则又皆子思之言,反复推说,互相发明,以尽所传之意者也,熹尝伏读其书,而妄以己意分其章句如此”[7]。其后,虽有儒者不满朱熹分法,却不能取代。清代学者张岱又将每章的前几个字用作章名,此种称法,沿用至今。

(二)“中庸”的内涵

中庸源于古代中国社会的尚中思想。《尚书•大禹谟》提到“允执厥中”。《论语》中,孔子首提“中庸”一词,视中庸为“至德”,主张“叩其两端”,“过犹不及”,“和而不同”,行之以“权”。子思作《中庸》,着重对孔子关于“中庸”的言论加以阐释,使其系统化和哲理化,提出 “中和”、“时中”、“诚”等哲学思想。

首先,中庸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是无所不包的大道。依子思之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旦实现“中和”的最高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可见中庸之道的巨大功用,可使天地运行,万物生长。然而这种“费而隐”的本质抽象而高深,极广大,到“天下莫能载焉”,极细微,到“天下莫能破焉”,因此不容易做到。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他用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三件极难做到之事,来反衬中庸看似容易,实难做到。要做到中庸,非逞一时之勇,用一时之智,需要有长期的修养,在日常的处事中须时时恰到好处,才能达到。

其次,中庸之道又是平常之道,并非高不可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之道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片刻离开,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因此,要实践中庸之道,就必须循序渐进,从点滴做起,“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如治国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 、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由近及远、排列有序,其中“修身”,为九经之本,与“尊贤”联系,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亲亲”在于理顺家族内部各种关系,“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则是治国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是对朝廷内部而言,而对外部来说,“柔远人”、“怀诸侯”,即可使天下太平。这与《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排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次,中庸并非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儒家以“致中和”为美德,反对过与不及,讲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具有鲜明的原则性。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追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不盲目随从,小人却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而不是和谐。“同”意味着不讲差别,只追求一致,“和”则承认事物的差异,利用事物的差异寻求互补,使之和谐并存。而且,中庸之道以“礼”为标准,绝非一团和气。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强时,孔子就总结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与人和平相处却不随波逐流,抱定信念宁死不动摇。儒家认为这种中立不倚的精神之强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后世学者根据各自认识从各个角度对中庸概念进行了阐发,最有影响力的是东汉的郑玄、三国的何晏、宋代的程颐和朱熹。郑玄认为:“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8]877何晏认为“庸者,常也”,将中庸看作“中和为常行之德。”[9]程子注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2]29朱熹则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2]29现在人们普遍取朱熹的解释,认为中庸是教育人们在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都要把握住尺度,做得恰到好处。随着儒家学者对《中庸》的日益推崇,“中庸”之道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且上升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与┳荚颉

二、《中庸》蕴含的教育思想

作为古代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之一,《中庸》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开宗明义的篇首语便指明了教育的前提、目的、内容和途径。

(一)天道教育的前提

“天命之谓性”,指上天所赐予万物自然秉性的就是性。天性就是人的自然禀性,并无神秘色彩,具体表现为“诚”。“诚者,天之道。”诚是上天的原则。何谓“诚”?郑玄注解为:“言‘诚者,天性。”[8]892朱熹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2]50可以说,诚是上天赋予人的自然秉性,一种真实无妄的状态。

那么,诚有什么意义?首先,诚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端和归宿。“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其次,至诚永不停息,能够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高明所以覆物,悠久所以成物。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一旦达到至诚的境界,不待表现会明显,不待活动会自然变化,无所作为会有所成就。再次,诚可以见微知著,前知祸福。“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表面上看“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似乎未卜先知,非常神秘,实际上,国家兴亡、人事祸福,都有其前因后果的联系,普通人常受感情和私欲蒙蔽,当局者迷,只有掌握至诚的人才能心无私念,凭着细微的征兆去推断兴亡祸福。

“诚”是极度美好的,《中庸》推崇诚,用诚来形容上天赋予人的自然禀性,说明人的天性就是美好的、真诚的,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天命之谓性”可以说明,一方面,“诚”是人的内在本质,只需要通过教育因势利导,就能把天赋的善性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诚”是每个人内心固有的,教育就应向人内心寻求解决之道,强调人的自我教育。

(二)人道教育的内容

“率性之谓道”,遵循本性行事称为道。郑玄、孔颖达、朱熹都将“率”解释为“循”,遵循“性”行事,就是“道”了。关于“道”,朱熹注释为:“道,犹路。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2]29

《中庸》认为“诚之者,人之道”。“诚”是天生万物的道理,是人的自然禀性,那么追求人内心的“诚”就是做人的原则。诚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目的,具体则为五达道、三达德。五达道是指五种基本伦理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要理清五达道,需要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便有了智、仁、勇三达德。“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实践和培养羞耻之心,是接近这三种德行的途径。

“诚”蕴含在人的本性当中,但由于天赋不同,人便有了智愚之分,因此达到“诚”的过程和难易有所不同。圣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自然便能达到“诚”,而绝大多数的一般人要达到“诚”的境界,只有靠修养自身,认识到自己天性中的善,坚持不懈地去实践。而且,仅尽己之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诚者,非自成己而已,所以成物。成己,仁;成物,知。”人通过内在的德行去引导他人、完善事物,达到仁和智。而人一旦达到“诚”的境界,完全发挥出人的善性,便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天赋的诚,存在于人的内心。当人们完成了教育内容,将自身的诚符合天道的诚时,天道生万物的仁德随之便体现了出来。

(三)修道教育的过程

“修道之谓教”,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关于“修”,郑玄注解:“修,治”[8]877,朱熹认为:“修,品节之。” [2]29“教”指教育。根据朱熹的人性论,“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两部分,“天理人欲常相对”[10]224,“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10]224,因此朱熹强调“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2]29。

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修道呢?在通往诚的教育过程中,《中庸》论述了多种教育方法。

其一,“尊德性”,即尊崇道德修养,通过发掘自身的善端,以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可称之为“自诚明,谓之性”。从内部的“诚”发展到外部的“明”,要求个人重视修身,尤其讲求“慎独”的工夫。“慎独”是一种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方式,《中庸》认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越隐蔽的地方越明显,越细微的地方越显著,所以哪怕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自觉用道德规范加以约束,用理智控制情感,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境界。总之,面对自己,要固守道德本性,面对外界,要保持道德警觉。

其二,“道问学”,即追求知识学问,通过向外部世界学习知识来发扬自身的善端,也是“自明诚”的过程,可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继的步骤。具体来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指人们要有持续的热情和广博的胸襟去学习和容纳知识,遇到不确定的事情仔细询问,有独立的思考,能从众多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把所得的思考落实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去实行,最终完成知行合一的过程。人们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这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

其三,“择善而固执之”,选择善的并持之以恒。要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目标。人性本善,固守和发扬自己心里的善性,才能修成完美的人格。外界诱惑很多,坚持天性中的善并不容易。《中庸》认为:“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在学习过程中,学不会绝不罢休;没弄懂绝不罢休;思考不出结果绝不罢休;分辨不明确绝不罢休;实行了不见成效绝不罢休。别人一次能做到的,自己便做百次;别人十次能做到的,自己便上千次地做。这种“弗能弗措”的精神,正是自强不息的体现,为“诚之”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中庸》教育智慧的现实价值

传统的中庸哲学对我国教育传统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它仍能深入到精神文化层面,影响我们确定教育理念、制定教育政策,尤其在道德教育上,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给人以启迪。

(一)注重道德修养,生成和谐人格

《中庸》指出教育要发掘人内心的善性,使其发扬光大。这种观念帮助我们来理解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个人道德,生成和谐人格。何谓理想的个人道德?儒家认为关键在于“性道合一”,即人的德行符合上天的“诚”,完美的人格主要由“智、仁、勇”三达德构成。

道德在中国社会里一直都是衡量人的最高标准,对人的教育不能仅局限在能力的培养上,更应该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因为一个高能力的罪犯对社会的危害将更大。在培养方法上,我们要注意几点:首先,道德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善是人天性固有的,要爱护善的萌芽,道德培养上注重由内向外的阐发,增强主体意识,重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其次,要注重因材施教,《中庸》说:“君子以人治人。”培养个人道德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使道德准则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再次,创造有利于道德培养的环境。道德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与家庭、社会、国家氛围密切相关,道德培养不应是局限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枯燥说教,而应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形成一种常态的行为实践。

今天,我国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这正是对我们当今社会的理想人格的诠释。

(二)主张人人平等,促进教育公平

儒家认为任何人都能成尧舜,肯定了精神力量的伟大。人人都具有“天命之性”,这一命题隐含着一种在先天本性上人人平等的思想,而这也正是人人都需要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中庸》认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道德层次的差异,学习过程的不同并非关键,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善端,只要努力,就能达到“诚”的境界,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既然任何人都有可能修成正道,那么每个人都有受到教育的权力。这种观念奠定了后世教育公平和教育普及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当然,我们现在所谈到教育公平内容已超越了儒家所谈的教育平等,不单指个人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也包括群体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

(三)培养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

人类社会由诸多不同层次的群体结合而成,包含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才能满足大家生活和情感的需要,使整个社会和谐运转呢?这就要靠社会公德的保障。《中庸》倡导积极的入世观,强调培养人的社会道德,用中庸之道去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其中,“尽性”、“中和”、“忠恕”等理念帮助人们重新看待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求“至诚”,尽人尽物之性。《中庸》认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拥有至诚的人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善良的天性,重要的是能发挥他人的善性,进而发挥万物的善性。这涉及人内心善性的外化问题,人本性之善并不是一般理解上的主观品质,而是要将其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换言之,人仅达到自身的完善是不够的,加强个体的道德修养是为了完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重人而不轻己。

2.“致中和”,求人际和谐。“致中和”是《中庸》的核心思想,一旦达到中和的境界,人人心平气和,社会井然有序。可以说,中和在调节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上起着重要作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只有在修养上做到中和,才能对这些情感控制自如,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依据由近及远的原则,中和原则的实施也是要求人们从身边开始,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尤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中庸》曾引《诗经》的话“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来赞叹和睦的家庭关系。尽管不同时期赋予文化不同的内涵,但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兄弟和睦、与人诚信等中国优良传统的精髓从古至今都是一脉相承,在当今重视商业利益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趋于紧张和复杂,更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寻解决之道。

3.讲“忠恕”,推己及人。“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意思是说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就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忠恕”是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关键在于具有“推己及人”之心,学会换位思考。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不对人求全责备,遇事时多开展自我批评。是否做到推己及人是一切社会公德存在和运行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这意味着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必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将其进行创造性的阐释和转化。“中庸”这一古老的儒学范畴与现实社会的需要在“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上得到完美的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学习和借鉴《中庸》所蕴含的教育智慧,使其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2006:331.

[2] 朱 熹.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M]. 长沙:岳麓书院,1987.

[3] 程 颐,程 颢.畅潜道录•二程集[M]∥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1:305.

[4] 脱 脱.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一[M]. 台北:鼎文书局,1985:12720.

[5] 朱 熹.朱子四书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

[6] 纪 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五[CD2]卷三十七)[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914-966.

[7] 郭 齐.书中庸后•朱熹集(卷八一)[M].尹 波,点校.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4175.

[8] 郑 玄.礼记正义•中庸[M]∥十三经注疏之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 何 晏. 论语流疏[M]∥十三经注疏之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4.

[10]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 朱漪云)

猜你喜欢

教育智慧人道天道
论陶德麟先生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人道情怀
天 道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人道神药车前子
人道之光蒋兆和
彰显教育智慧,呈现班级异彩
责任、信任、智慧——教书育人的法宝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