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性困境与教育艺术

2009-04-29王世荣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1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教育艺术工具理性

摘 要: 现代性困境在中国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是现代性不足,另一方面是现代性问题凸显。这就需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结合起来。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古人讲究教育艺术,现代人推崇教育科学;古代人运用智慧,现代人追求知识;理想的教育是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是教育艺术的精髓;“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是教育艺术的途径;积极引导、宽松环境是教育艺术的条件;提升境界、和谐发展是教育艺术的目的。只有把教育科学升华为教育艺术,才能创造人间奇迹。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审视人类的精神处境,将教育看作现代化的动力,并成为现代性的思考者和批判者。重视和发展教育艺术应该成为帮助人类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重要契机。

关键词: 工具理性; 教育艺术; 审美文化; 智慧与和谐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1-0033-06

“现代性”曾经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现代性又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为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享受生活的机会。但是,现代性也有一些阴暗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困境。现代性困境在中国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是现代性不足,另一方面是现代性问题凸显。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责任感,高度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审视人类的精神处境,将教育看作现代化的动力,并成为现代性的思考者和批判者。教育艺术的基本精神在于传授和培育和谐精神,从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味和精神境界。因此,重视和发展教育艺术应该成为帮助人类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重要契机。

一、中国的和谐文化与审美文化:为人类走出现代性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现代性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就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而言,现代性标志着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形成;其二,思想文化方面,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教育体系以及大规模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的持续产生,这些思想文化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发展[1]。

从总体上说,社会学的缔造者极为重视现代性所提供的“机会”方面。马克思和迪尔凯姆都把现代社会看作是一个问题与麻烦层出不穷的时代,但是他们又都认为由现代性带来的受益可能性超过了它的负面效应。韦伯在这三个社会学思想奠基者中显得最为悲观,他把现代世界看成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世界,人们在其中要取得物质的进步,必须以摧残个体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官僚制度的扩张为代价。但是他也没有预见到,现代性将表现出的更为黑暗的东西具有多么普遍的涵盖面。无疑,这三位大师都认为现代工业的工作对人有不良的后果,它强迫许多人臣服于愚蠢的纪律和重复的劳动。但是他们都没有预见到,“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大规模地毁灭物质生态环境的潜力。例如,没有一个经典社会学的创始人对“战争的工业化”现象给予过系统性的关注,他们更不可能预言原子弹的发明及其可能的后果[2]。

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这是西方人与自然二元论思维方式的产物。文艺复兴以来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潮使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意志和活动对世界的支配力量逐渐增强,人们变得愈益志得意满,随心所欲地统治自然、控制世界的“雄心壮志”愈益膨胀。从而导致唯意志论泛滥和工具理性片面张扬,并带来大量的事与愿违的结果,造成人性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疏远、烦、吸毒、暴力、性放纵、冷漠、沉沦等已成为当代较为普遍的生活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意志的颓丧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症结。人的合理决策能力的衰弱和责任感、意志的淡薄甚至丧失,还不只是纯粹的伦理学等理论问题,而是严重的生存实践问题。

罗洛•梅指出:“意志与抉择的矛盾,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心理动荡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表现。我们意志和决策力的固有基础已经遭到彻底的、不可挽回的破坏,可笑的是(如果不说可悲的话),恰恰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代,当技术力量如此过分地膨胀,意志和抉择显得如此关键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缺乏任何新的意志基础。”[3]罗洛•梅所描述的是当代人的共同处境,对于中国人也是基本适合的。从消极意义上看,中国现代化的赶超型发展,付出了较大的精神代价,理想迷失、信念倾斜、道德失范、艺术衰颓、意志薄弱等等绝非盛世危言;科技至上主义、经济莎文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的合流,更是一系列现代性问题空前突显,他们都逐步成为当代中国人当下遭遇的情境[4]。

要解决现代性困境,在西方文化的框架内,恐怕难以找到合适的答案。100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在20世纪末聚会讨论人类的前途。发出当代世界需要孔夫子,21世纪是儒家的世纪的庄重宣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文化的国家,而是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的命运。”[5]日本著名学者池前大作在与中国东方学著名学者季羡林等人的对话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大师们结论的理论基础是:西方文化是分析性思维,是人与自然的二元结构,是竞争性文化;中国文化是综合性思维,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结构,是和谐性文化。而且西方文化对外来文化有排斥性,比如十字军东征、“欧洲中心论”以及“文明冲突论”都是很好的说明。而中国人从魏晋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传入到盛唐佛学的发展,到宋明理学对儒、道、释的综合创新;近代新文化运动对科学和民主文化的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及其中国化充分说明中国文化“合而不同”、海纳百川、博大精深、刚健有为的伟大胸怀和创造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是一种和谐精神。中国教育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的和谐。老子讲“道法自然”、庄子讲“因任自然”、“逍遥无待”、孔子讲真情实感,“文质彬彬”,“仁者爱人”,“因材施教”。张载讲“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思想,对矫正现代人的价值偏颇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西方文化尤其是近现代文化总的来说是追求功利价值,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是追求审美价值,也就是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乐感文化”[6]。西方人用火药造枪炮,发动战争掠夺财富,中国人发明火药造爆竹、烟花,用来祭祖、送神、增加节日的欢快气氛。表面看西方人在近代崛起得益于功利主义和征服主义;但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人生的终极价值看,审美文化高于功利文化。我们必须重建民族文化的自信,而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的。

二、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高于作为科学的教育

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这样的一枚‘硬币,就代表了文化。”[7]古代人讲究教育艺术,现代人推崇教育科学;古代人运用智慧,现代人追求知识;理想的教育则应该是二者的完美结合。科学需要抽象思维和严密的逻辑,艺术则充满浪漫和诗意。古往今来的科学家,无不深深地热爱着艺术,从艺术宝库吸取营养和灵感。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创造的亲密伙伴,艺术会将科学引向高处、引向深处、引向远处。而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结合则是工具理性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将会把人类文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是马克思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即是大教育家孔子终生所追求的自由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随着大工业机器的轰鸣,教育由贵族垄断变成社会事业,规模教育取代私塾教育。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发展和人的思维方法的升华递进促使人们探讨教育事业的内在规律;社会分工细密发展的需要演绎出教育科学的庞大体系。教育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对近代文明的进步给予巨大的推动,科教文化兴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马克思认为,任何学科不运用数学的方法,还不成其为科学。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可以运用统计学等社会学方法予以研究。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教育、教学、教育管理都有规律可循。不发展教育科学,我们就会依然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在教育实践上就可能是盲目的。而教育科学的发展首先是教育基本理论和理念的创新,必须走出“唯书唯上”的经学式教学模式,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改造中国教育,树立个性教育、创造教育、幸福教育与和谐教育等新教育理念[8]。

教育又是一种人文现象,是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和提升。人既是理性动物,又是感情动物;因此,仅有教育科学以及对教育规律的遵循是不够的,还要有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领悟和对教育艺术的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艺术的教育高于作为科学的教育;中国人有一句通俗的话“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更好地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

全球化、标准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价标准,强调与国际教育接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做可以促进竞争,加快教育发展的速度,对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很大的弊端,使教育模式化、刻板化、教条化,束缚了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创造性和个性化;使“因材施材”、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快乐教育等的实施受到严重障碍。其深层原因在于片面重视教育科学,而忽视教育艺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智慧开发;重视功利价值,而忽视审美价值;重视成才、成功,而忽视幸福素质塑造;把教育主要看做是社会现象,而忽视了它首先是一种人文现象。人的生存发展、人的尊严和幸福、人的自由与解放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智慧的花朵开放在生活的原野,而愚蠢的人们只知道在知识的海洋中打捞

传授知识是现代科学教育追求的直接目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强化了这种理念。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昌明的时代,缺乏科学知识我们将寸步难行;知识不仅能够使一个国家强大,而且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所以我国适时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思想;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价值观,是富有远见的。然而,知识并不等于智慧,有知识的人也未必就幸福。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甚至是针对知识教育而言的;人的素质既包括科学素质,也包括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应该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性化教育”、“教育人格化”、“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发展”、“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9]。这已经成为海内外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知识是智慧的载体,智慧是知识的灵魂;知识是模式化、定型化的智慧,智慧是流动性、权变性的知识;知识是实践的产儿,智慧是实践的产婆;知识贵在创新,而智慧本身就是创新;知识是增进智慧的阶梯,而智慧则是知识发生的源泉;定型的知识是有限的,潜在的智慧是无限的;与智慧相比知识是灰色的,与知识相比智慧是常青的;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建构,智慧是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领悟;人因知识而高雅,因智慧而生动;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智慧可以通达人生;拥有知识是一种幸运,拥有智慧是终生的幸福。

智慧的花朵开放在生活的原野,而愚蠢的人们只知道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打捞。古代人推崇智慧,现代人追求知识。古时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社会财富有限,只能供极少人接受教育,即所谓“贵族教育”或“精英教育”,也就是说拥有知识是少数人的特权。尽管如此,古代人依然创造了像金字塔、古长城等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出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学说,希腊罗马哲学巨匠的争鸣等群星灿烂的文化“轴心时代”;拥有和谐的精神生活、激动人心的社会生活和人格的自尊、自豪!究其原因,只能归结于古代人的高超智慧。

古代人的理性与直觉和经验混在一起,情景思维和经验思维占有很大的优势;文化传递和教育活动主要是在代与代之间进行;当出现新的情境,已有经验不够时,主要运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和选择。王[JP2]阳明说:“没有我的灵明,天地万物、鬼神,今有何在?”(《传习录》)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古代人的智慧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多识广”;“作文必先做人”,“德高智广”,“宁静致远”;只有热爱生活、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淡泊名利,有真情实感的人才会拥有高超的智慧和幸福的人生!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健全的人格,才不会压迫潜意识,也是最有创造激情的人。

现代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经验(包括实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尤其是随着分工的发展与知识的专门化,人的社会化过程周期明显延长,接受教育(正规教育)要比古代多得多。这种智慧模式化带来很大的便利,使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凭借专业知识来解决大部分实际问题,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进步。但与此同时,人类又太依赖知识和技术,而较少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许多人有知识而缺乏智慧,甚至成了知识的奴隶,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可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手脑并用”、“学会生存”等教育理念是何等的富于远见啊!如果说科学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话,那么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开发智慧,要发展艺术教育首先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人的生命的┍菊妗

四、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本身就是教育: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西方人认为人是理性动物,而中国人认为人是情感动物。“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西方的智慧;“当仁不让于师”,这是东方的人格。现代心理学提出了“情商”这个概念,也就是理智驾驭情感、控制情绪的能力,将理智与情感结合了起来;“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才、成功和幸福更重要。教育界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问题,“寓教于乐”也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教育科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教育艺术则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层面。实际上教育艺术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改革、艺术教育的普及等方面。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学校成了传播科学知识的殿堂,尤其是在我国,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仅是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思想,而忽视人的自由和幸福这个教育的终极目的。学校开设那么多课程,小学生的书包就十分沉重,小小年纪就被“知识的力量”压得直不起腰,还有什么兴趣可言。为了造就人才,却扼杀了天才;为了创造幸福,却牺牲了孩子的快乐。在此,我们高声呼吁救救孩子,给孩子一个晴朗的天空,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前景山学校校长崔孟明先生逝世后,《求是》杂志发表了他的一篇论文,这位终生献身教育事业的校长发自肺腑衷心地认可了中国教育界长期不敢认可的“天才教育学”。他指出:“传统教育把人的大脑看成一座知识仓库,教育的任务是往这些‘仓库里放入知识,即传授知识。现代化所要求的教育目标则是‘开发,即开发人的大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现代教育对人脑不仅是信息输入,更重要的是要打开人脑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创造大量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就是现代社会的财富和发展动力。”[10]天才教育学的生理学基础是,在人的大脑细胞中,本身就潜藏着人类亿万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基因;因此教师的职责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唤醒他们沉睡的记忆,挖掘他们的潜能,点燃他们的智慧,发挥他们的优势,把他们引向创造之路。

童稚是人性纯度的标志,童心是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秘诀。大多数人长大以后,就失去了童趣、童真、童心,不再睁开那双好奇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不再询问这个那个;他们以为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只有一少部分人在一般人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了真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凡为伟大,这是人类的幸运,更是人类的悲哀!

天才进行[JP2]创造,人才进行工作。孩子都是天才,现代教育使他们坠落成了人才!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而现代教育将这些天才的基因闷死在传授知识的峡谷里。而天才教育、创造教育的推行,必须以教育艺术和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结合,将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革命,它将把人类文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是对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超越,是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人类回归自然本真,回归幸福、自由和创造的教育。

教育艺术的繁荣必须要有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的轨道。然而中国至今没有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原创性缺失,这不能不引起国人的深思。政府好大喜功,国人官瘾重,体制积弊多是重要原因[11]。同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教育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重视求同思维,忽视求异思维;重视形式思维,忽视灵感思维;重视科学教育,忽视艺术教育;重视知识传授,缺乏心灵沟通;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上写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学生就考什么,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有意无意地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降低。如果不从思想上、体制上改变这种僵化、陈旧的教育模式,教育艺术这支鲜花就无法展现自己的娇容。如果没有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收并蓄”、学术自由,就不会有《新青年》以及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今天没有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和探索精神,也不会出现人才辈出和文化繁荣的局面。

教育艺术从表层看,当然包含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而且相当多的人是从这个方面进行努力的。然而,教育艺术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在于教育规律的灵活运用,在于对受教育者潜能和价值的开发,在于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教师是用情操陶冶情操,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影响人格的。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完善自己,照亮别人,同时也使自己和别人拥有光辉的一生。像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去从事教育,就会获得无穷的乐趣而永葆青春活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本身就是教育。我们推崇教育艺术,首先必须认识艺术在教育中的优先地位。艺术可以赏心悦目,可以启迪智慧,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第八》);“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七》);“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第三》)。重视乐教,这是古代重要的教育思想。现代人受工具理性影响,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严重缺失,这是导致冷漠、精神危机和人格变态的重要根源之一,马家爵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是教育艺术的精髓;“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是教育艺术的途径;积极引导、宽松环境是教育艺术的条件;提升境界、和谐发展是教育艺术的目的。叶澜先生倡导“新基础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12]。可以说这种新基础教育正是对教育艺术的积极探索,极富启迪意义。

中国先秦诸子和希腊先哲的教育艺术和教育实践创造了东西方灿烂的文化传统,人类轴心时代所放射出的思想光芒成为文明进步的基因,我们现代人依然沐浴在古人的智慧的照耀之下。卢梭倡导自然主义、夸美纽斯强调净化心灵、泰戈尔追求身心和谐、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培养幸福的人、蔡元培重视审美意识、陶行知呼唤创造教育,这些思想是我们研究教育艺术的宝贵资源,应该认真加以开发和利用。只有把教育科学上升到教育艺术的高度,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就需要进一步弘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发展科学与民主,必须继续清除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也就是给中国社会赋予现代性。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未雨绸缪,着力克服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工具理性的张扬而导致的人文精神的失落等现代性问题,也就是说现代性困境在中国具有双重性的意蕴。对中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而言,必须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关系;要重视知识教育和创造教育,尤其要把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生活教育和幸福教育提上日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国教育走出现代性困境,使教育真正成为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启迪人的智慧,增进人类和谐、幸福的崇高事业。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文学评论,2002(6):95-106.

[2] 黄 平.解读现代性[DB/OL].(2007-06-18)[2008-10-18].www.guxiang.com.

[3] 罗洛•梅.爱与意志[M]∥罗洛•梅.罗洛•梅文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212.

[4] 张明仓.当代中国意志论研究:进展与问题[J].哲学研究,2001(2):72-78.

[5] 汤因比.展望21世纪•东亚的任务[M]∥.池田大作.季羡林,等.畅谈东方智慧.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227.

[6] 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177.

[7] 孙伟林,等.科学与艺术的对话[N].人民日报,1995-11-20(11).

[8] 王世荣.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J].教育与现代化,2003(4):69-72.

[9] 班 华.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新华文摘,2002(11):146-149.

[10] 崔孟明.坚持“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J].求是,1998(12):35.

[11] 苏坦坡.原创缺失的深层原因[J].新华文摘,2004(14):112-113.

[12] 舒 扬.走进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访谈录[J].新华文摘,2004(15):107-108.

(责任编辑 张向凤)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教育艺术工具理性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及教育艺术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艺术
初中班主任的教育艺术
情感教育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