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都市报“内容为王”策略
2009-04-29周彪
周 彪
【关键词】新媒体 都市报 内容为王
“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更为迅捷和广泛,给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自然也会给报业带来冲击,在市场、受众的筛选中,注定有一部分报纸要被淘汰。但在网络时代,都市报“内容为王”的理念更要进一步彰显。
新媒体快速发展 对都市报形成挑战
作为报业市场化的先行者和既成市场主体,中国的都市报为中国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社会综合影响力大,在报纸类别中创收份额最大。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时效性上对都市报形成了巨大挑战。
以博客、论坛等形式存在的网络通道人气高涨;手机报发展方兴未艾;“公民记者”、“草根记者”不断涌现;通过包括百度、谷歌、雅虎在内的搜索引擎,人们很容易地找到一片感兴趣的信息的海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公众文化水平的逐渐提升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将拥有比现在更多的受众。
在新闻争夺眼球大战中,报业在广度和速度上,因自身的媒体属性,无法做到与网络抗衡,作为报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主体的都市报,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扬长补短 都市报“内容为王”赢取优势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报业冬天论”、“报业消亡论”、“报业拐点论”等各种观点一片喧嚣。认真分析后,我们发现,报纸在新闻采编资质、权威度、深度、读者阅读习惯等多方面仍具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国家在网络采编资质领域仍未放开,关口把得很严,并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新闻的最多来源仍然是平面媒体,随着版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报媒在与网媒竞争时,保持有资源性的话语权;另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置身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往往辨明不了方向,报纸通过版面的编排,提供读者最关心的信息。笔者认为,都市报只要扬长补短,坚持和强化“内容为王”,就能继续保持繁荣。
其一:做真新闻,杜绝假新闻,提升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则是媒体的“毒药”。互联网的隐蔽性,给新闻真实性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假新闻屡见不鲜。这一点,报媒因为长期的职业操守和习惯,一直得到着公众的认可。都市报只要继续发扬做真新闻的原则,保持并强化媒体公信力,自然还能赢得受众的喜爱和推崇。
其二:做独家、做原创、将“新闻”包装。有新闻竞争以来,独家新闻就是新闻竞争中的“重磅炸弹”和“独门利器”。要想吸引眼球,都市报更应该注重挖掘和包装独家的原创新闻,将一个个重大的独家新闻做深做透。这样的独家新闻事件,不管在网络上掀起多大风浪,将独家新闻报道出来的媒体,都会赢得读者和业界的认同。
另外,都市报还应更加强化报纸的新闻整合能力和编辑手段。报纸无需有闻必录,有限的版面资源也无法做到有闻必录,因而,都市报要更好地将新闻资讯整合起来,包装出来,精心采写编排,将报纸做成浓缩的艺术品,让读者能用最短的时间享受最营养的新闻大餐。
其三:做好本地化,做成“都市百事通”。都市报因都市而兴,为市民服务,包括地产、汽车、商业等在内的广告客户的需求同样是地域化的。目前,区域网络社区火热却鲜见盈利,而门户网站虽盈利,其多数却不以一城为目标,都市报的机会仍然不少。
首先,都市报应放下身段、更多地关注身边的市民生活,关注所生活的城市,凭借先前积累的诸多渠道优势,将报纸做成“城市百事通”,成为连接市民和外面的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其次,都市报应加强评论工作,发挥报纸的言论优势,成为当地的舆论领袖,做到一有重大事件,市民就会期待都市报的解读和评论,以此引领社会舆情,在受众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行动上的感应;第三,都市报应更多地关注区域文化,担纲起区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有版面、有人才、有渠道资源,这样的角色担纲,都市报是最为适合的主体,借助地方文化阵地的建设,渗透并融化到市民的精神世界之中,定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四:报网互动,抢占网络话语渠道。第一种方法,都市报完全可以利用优秀的新闻资源与网站达成稿件交换或互动合作,利用一线新闻网站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二次传播,彰显报纸的品牌形象和价值。第二种方法,自办网站,使网站为报纸服务,报网互动,既做到了与读者密切互动,做得好,网站还可能成为报纸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实践中,这两种方法并非割裂开来实施。近年来,国内不少主流都市报都创办了自己的网站,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比此前的单纯电子版要丰富得多。如《南方都市报》创办了奥一网、《京华时报》创办了京华流媒体,《成都商报》创办了成都全搜索、《都市快报》则是创办了浙江最有人气的“19楼”互动网站,这些都市报都是两种方法并用。事实是,无论采用哪种途径,都市报“触网”之后,都变得更有活力。■
(作者:安徽商报社社长)
责任编辑:郜磊 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