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老土布 走进新生活
2009-04-29赵川
赵 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我们曾在课本中阅读过的美丽诗句。如今,织布这项历经数千年的美丽工艺日渐式微。然而,在滑县万古镇张营村,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300多名妇女每天飞梭走线,织制老土布。老土布是怎样织成的?它的文化艺术魅力何在?它为何能在现代社会受到人们的喜爱?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祖奶奶的织布机仍在歌唱
夏日炎炎,鸣蝉欢唱。记者来到滑县万古镇张营村,一走进村子,就看见路边摆放着一台老式木质织布机,五彩的棉线从线坨中一根根拉出,缠绕在织布机的木辊上,两位中年妇女用稻草扎成的刷子,顺着线轻轻地刷,一会儿就把不顺溜的线梳理顺了。村妇女主任秦素军介绍说,这是织布前的一道工序,叫刷线。看着她们娴熟的手法,记者很好奇:“你们多大会织布的?”48岁的杜凤英说:“年轻时在娘家就会纺线织布。这台织布机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有150年了,枣木做的,用桐油擦拭过,可结实了。”
记者来到村民郭翠兰家,59岁的她正坐在织布机前,手上的梭不停穿梭着,两脚交替踩踏板,就像弹钢琴,老土布一寸一寸地织出来。郭翠兰说她十七八岁就会织布,嫁到这里一直没有中断过。她说,土布是最好的,做成被罩冬暖夏凉,又透气,还结实,他们盖了一辈子都已经习惯了,所以家里用的布基本上都是自己织的。郭翠兰说她一个小时能织1米布,赶得紧了一天能织十来米。现在是来料加工,织一米能挣1.5元钱。
在张营村,像郭翠兰这样每天都织布的妇女有300多名,年龄最大的有60多岁。不过,年轻的女子大都出去打工了,她们有的不愿意织布、也没耐心学织布。
老土布的文化艺术魅力
当记者问郭翠兰织的布怎么才10厘米左右宽时,郭翠兰说,过去在豫北黄河故道一带有这样的风俗:女孩长到十几岁时就开始织布,等到花布摞得像一座小山的时候,姑娘就快要出嫁了。这时她要为自己精心织一条宽约9厘米、长3.5米的包袱带子。这带子要织得一丝不苟,花纹凸起,连绵不断,两头还留有缨络。到出嫁的那一天,姑娘亲手织成的一大摞花布被安排在送嫁妆的大车上,一条包袱带子摆在一大摞花布上面,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嫁妆送到婆家门前,村中的女人都要上前品评一番,布织得好,新媳妇即可被称赞。现在,包袱带子不时兴了,都卖给了好奇的城里人。
秦素军介绍,织土布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共72道工序,基本上就是黄道婆创造的织布工序,全部采用手工,需要较高的操作技巧,在纺织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器织布在某些方面仍然未能超越土织布,如机器织布只能织四个缯以内的,四个缯以上的就无法织造;而手工织布则可以织到六个缯、八个缯。缯数越多,对技艺的精确性要求越高。必须头脑清晰、记忆力强,否则稍有疏忽,布面的花纹就会错乱。
滑县万古镇属于黄河文化带,手工生产的土布成为一种富有黄河特色的民间工艺。这种土布质地厚实挺括,图案抽象朴实,色泽艳丽明快,于浑厚中见艳丽,于粗犷中见精细。万古镇民间土布天然的韵味、粗朴的质地、鲜亮的用色,契合了万古镇人民淳厚实在、热情率真的品格,体现着人们朴素的情感,
老土布走进现代大都市
1990年,张营村妇女主任秦素军在村里办起了故道家纺织布厂。该厂生产的老土布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百分之百手工制造等特点。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为了使姐妹们既照顾庄稼,又增加收入,秦素军采用了“一厂多户、一户一机”的经营方式。“织女”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挣到钱。“织女”李玉珍、祝凤娜说:“我们每年足不出户就可增加6000多元收入,家里大多购置了电脑、空调、手机、彩电等。有了活儿干,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的纠纷也明显减少了。”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织女”的队伍越来越大。如今的故道家纺拥有传统木板脚踏织布机260多台,学员由创业之初的十多人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人。她们在保护民间织布文化的基础上,汲取民间粗布厚重朴实的精髓,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创造性地开发了300多种老粗布纺织品。其中“布凉席”等手工刺绣床上用品四件套、手工刺绣中式服装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秦素军告诉记者,她正在琢磨怎样把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织到土布上,让这些古老的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进人们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很多传统工艺已经消亡,失去很多实际应用的价值,而这样一个小小村庄的土布却发展起来了,用最原始的方法织成斑斓的土布,重新焕发生命力,不仅为这个曾经贫困的小村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还带来了较高的知名度。“织女”们把传统工艺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融合在一起,使老土布深受人们喜爱,走向市场,展现出无限的商机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