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鸭十要点
2009-04-29翟广华
翟广华
有经验的养鸭人都知道这样一句民谚:春天鸭子要蹲,秋天鸭子要奔。因为春天的鸭子觅食困难,大部分靠人工饲喂,活动多了,消耗较多的能量,影响鸭子生长;而秋天里,野外食物丰富,鸭子容易觅食,若吃饱了不让它们适当活动,就会长得过肥,鸭子过肥产蛋就少,因此,秋季气温渐降,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变短,不能让鸭子吃饱了就蹲,应使它们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把体重控制在1.5~2千克左右,保持体格健壮,秋冬多产蛋。
一、环境安静秋热时,要避免突然的惊吓、噪声干扰鸭群,不要打乱鸭的生活规律,以使鸭群活动量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蛋鸭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
二、光照管理①初秋气温高时,仍应设棚遮阴,减少阳光照射。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是减少阳光照射影响的有效方法,②保证光照时间。随着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不利于蛋鸭保持旺盛的繁殖机能,要补充人工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6小时,并稳定光照强度,一般20平方米鸭舍安装一盏40瓦的灯泡,灯泡上面加灯罩,且灯与灯的距离相等,悬挂高度为2米,保持灯泡干净。可采用早上天亮时开灯,日出关灯,晚上日落开灯,补足16小时关灯的光照法。
三、调整饲料秋季动物都有蓄积能量、保证安全过冬的特性,蛋鸭饲养在这时要控制长膘,防止过肥应适当降低能量或保持适当的运动,同时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圈养蛋鸭的日粮粗蛋白含量应提高到18%以上。散养蛋鸭应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使它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满足产蛋需要。此外,要适当补充无机盐饲料,最好在鸭舍内设置矿物质饲料盆(骨粉1份+贝壳粉3份),任鸭自由采食。
四、及时驱虫经过一个夏季,鸭消化道内难免有寄生虫存在,此时最好对鸭群进行一次驱虫,按每只鸭半片的用量将驱蛔灵拌在饲料内喂服。鸭子体内寄生虫排出后,可减少营养消耗,增强体质,从而有利于产蛋。驱虫后一个星期内排出的粪便,必须每天清扫,并集中单独堆放,进行发酵杀灭虫卵,以免排出的虫体虫卵被鸭食后再感染。驱虫后隔日用碳酸氢钠(每千克体重1克)内服,隔日再用大黄苏打片健胃。
五、秋季放牧秋收后,每天天微亮就驱鸭上田,赶鸭出牧宜适当喂些饲料,以免因饥饿贪食而吞咽过多的泥沙;上田后2小时,就应将鸭群赶到附近的深水处洗毛,在安静的地方休息。上午10时左右,又驱鸭进田吃落谷等:12时,将鸭从田里赶出来,放在深而微流的水域、清静的树荫下休息。和上午一样,下午两次上田采食之间应有1小时左右的休息和理毛时间。应当尽量推迟鸭群归牧时间,当鸭群的食道都饱胀,大多数鸭已呷呷骚动时,才让鸭自由回棚。
六、减少应激产蛋鸭代谢旺盛,且对不适宜的外界环境特别敏感。因此,秋季也要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搞好舍内的清洁卫生,供给清洁的饮水,蛋鸭的交配通常在水中进行,所以应保证鸭群每天戏水1~2次,戏水前最好赶鸭在舍内运动4~5圈,每天的戏水时间以2小时左右为宜。
七、淘汰次鸭进入秋季,对留养两年以上的蛋鸭必须淘劣留优,选留那些头小、眼大有神、颈细长、嘴长且宽、背宽、胸阔、耻骨间距3~4指、耻骨与胸骨末端可容纳4~4.5指、腹部大而柔软、臀部丰满不下垂、羽毛零乱无光、走路摇摆的高产蛋鸭,淘汰低产鸭。
八、防寒保暖10月底起,就要做好深秋防寒保暖工作,防寒风侵袭。最好使鸭舍温度保持在13℃~20℃。温度的突然下降会导致产蛋率的大幅度下降,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少鸭舍小气候的变化幅度。放养时,应赶到较暖和的沙滩、塘坎、水渠等避风处,以免受寒受冻。
九、预防疾病秋季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勤洗水槽、食槽,定期对鸭舍及用具进行消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发生,确保鸭群健康。秋季是多雨的季节,运动场容易积水,鸭舍内垫料容易潮湿发霉,要采取措施降低舍内湿度,保持蛋鸭棚舍干燥,防止垫料过于潮湿。
十、防治鸭瘟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防治措施为:①禁止到疫病流行地区放牧,严格做好检疫及消毒工作,定期用10%石灰乳或5%漂白粉液消毒场舍等;②加强饲养管理。适当添喂多维素,增强机体免疫力;③定期做好疫苗预防接种,雏鸭5日龄时首兔,25日龄刚进行第二次免疫,蛋鸭产蛋前或成年种鸭要进行第三次免疫;④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采取封锁、隔离、焚烧、消毒等综合措施扑灭疫情,场舍用菌毒特1:100倍热水稀释后喷洒消毒;⑤早期治疗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只0.5毫升,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