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的哲学
2009-04-29赵景之
赵景之
哲学是让人聪明的一门学问——调研悟语
河北省委做出“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战略部署之后,各地都在围绕着“变”字大做文章。变向哪里?怎样变?脚下有路万千条,哪条属于你自己?这些还真不是仅凭热情就可以完全解决好的问题。笔者最近到霸州胜芳镇蹲点调研,他们恢复古镇建设的实践让我深受震动和启示,我再三揣度和思考了决策者的匠心和智慧,感到确有可资借鉴的精要之处。
一、“大变样”的逻辑目标需要有具体的路径选择来实现
省委“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战略意图是要利用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变来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进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想其内涵应有三个方面:一是加速我省城市化的进程。二是提升我省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三是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胜芳在落实三年大变样的部署中,把古镇的恢复建设作为“大变样”的有效路径和抓手,初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胜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文化古镇。区位在京、津、保三角中心,原是水乡泽国白洋淀东淀的水陆码头。北宋年间,因苏洵引入南方的水稻和莲藕种植技术,此地广阔的水域开始呈现一派芦稻相映、菱荷飘香的景象,文人墨客吟出了“胜水荷香”、“胜水流芳”的诗句,从此得名胜芳。加之胜芳曾为著名的水陆码头,“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风景秀丽,商贾云集。相传乾隆皇帝曾三次游历胜芳东淀,留下“南游苏杭,北游胜芳”的赞誉。胜芳汇集了南北各地的民风民俗,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胜芳也是我省著名的经济强镇。该镇自古就有经商务工的传统,素有“小天津卫”之称。改革开放后,蕴涵在胜芳人身上的商业潜能迅速释放出来,使胜芳再次发展成为北方著名的工业重镇。1985年胜芳镇成为我省第一个亿元镇。1989年胜芳镇东升村成为我省第一个亿元村。在2005年第二届全国千强镇评选中胜芳位列681位;在2007年河北省百强乡镇和重点城镇化综合发展评选中,胜芳镇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三位。目前胜芳常驻人口9万多人,流动人口5万多人,有各类工商企业1186家,从业人员69630多人,形成了钢铁生产加工、金属玻璃家具、玻璃、板材等九大行业。2007年纳税超百万元的有17家,超千万元的有9家。2008年,全镇总产值276.7亿元,工业总产值249.6元,财政收入6.5亿元。它也是我省少有的产品制造型工业城镇。
经过多年发展,胜芳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但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破坏,同时胜芳的产业结构也需要有新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胜芳开始了自觉突围,他们提出了再建一个新胜芳的目标,按照一个30多万人口的城镇标准进行了规划。就在这时,省委提出了三年大变样的战略,他们按照省委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的规划后,就把古镇恢复建设作为实现三年大变样的一个抓手,列入了规划。他们认为要想把古镇恢复起来,主要是要把自己最具特色的文化亮点,把最抢眼的东西突出出来。于是,他们选择了最能代表胜芳古城风貌的“两街”(中山街、河沿街)、“两路”(胜阳路、永济路),进行仿古装饰,疏通穿心河;选择了最具文化符号意义的“三宗宝”(戏楼、牌坊、文昌阁),“两个大院”(张家大院、王家大院),“四座桥”(东桥、西桥、北桥、新桥)和博物馆进行修复修建。结果,胜芳获得了快速发展,赢得了百姓的一片赞声。
胜芳以恢复建设古镇为抓手,通过古镇建设,拉动城镇向现代化迈进的做法,启示我们,在实现三年大变样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找准自己最有特色的那一点,要把最有号召力,最能表现自己地域特色的东西拿出来。
二、恢复古建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仅是昔日辉煌的再现,重要的是在于对这个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光大
胜芳古镇的恢复不是简单地复古,没有重现昔日的辉煌,而是用有限的“形”来阐释过往的繁华生活,用最强烈的文化符号张扬自己的文化个性,凝聚传统的文化灵魂。胜芳虽是一个千年文化古镇,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古镇风貌已不复存在,文化古迹也留存很少。胜芳人认识到完全复原古镇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胜芳需要的是能够凝聚胜芳人精神,激励胜芳人继续创业发展的文化灵魂。胜芳兴起于水陆码头,发展繁荣于工商业,胜芳人自古以来就有胆量,就善于投资,冀中平原最早的金融业、津西最早的邮政业都在这里发端。改革开放后胜芳的迅速崛起,靠的不是自然资源,也不是历史上水陆码头的优越位置,靠的是胜芳人血脉里流淌的经商意识、投资意识和创业意识。
为此胜芳镇对胜芳古镇的文化脉络进行了认真疏理,在古镇的恢复建设中采取了两种方式,对胜芳人历史上引以自豪的,能够承载胜芳文化精神,代表胜芳文化性格的标志物,进行恢复和强化。在这方面,他们修缮了代表创业精神的王家大院和张家大院,复原了地标性的牌坊、戏楼和劝导人们读书上进的文昌阁等;对那些不好恢复,但记忆着过往生活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经商凭证、市井百态等,则用博物馆进行强化陈列。两者互相补充,互相衬托,让人们在体会和联想中认同胜芳的商业文化,取得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良好效果。
三、恢复古建、倡导古代的优良精神,要着眼于和现代精神的融合与嫁接
胜芳古镇的恢复建设不是胜芳城镇发展的全部内容,仅仅是连结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的介质。胜芳在古镇恢复建设中始终贯穿着“利用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思想,把古镇的恢复建设作为拉动胜芳由灿烂的古老文化传统迈向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文明的结合点和亮点,纳入胜芳镇的整体规划之中。在建设人工湖、恢复东淀风光区项目时,和环境治理、污水处理、雨水收集相结合,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在处理城镇和周边乡村发展关系时,将强化城镇和消化农村相结合,一方面计划利用产业化把农业抓起来,一方面用好的创业环境和好的居住生存环境吸引周边农民移居城镇,用城镇化把周围农村的农民聚集到城镇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古镇的改造中,把恢复古镇作为改变和提升胜芳产业结构的拉动项目来抓,按照易居易商的理念进行建设,赋予它旅游、商业、居住的综合功能,不是仅仅恢复一些可供人们参观游览的景点,而是作为一个经商、交往的场所建设,营造一个好的经商投资环境。目的是要用这样一个易游、易商、易居的优美环境来吸引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到胜芳游览参观,吸引他们前来经商、定居,吸引他们在这里贡献知识、贡献智慧,吸引他们的资本投资,利用他们的知识、智慧和资本拉动胜芳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变以钢铁生产和加工制造等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四、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一种激情,来推进古镇恢复和三年大变样工作的开展
胜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繁华发达,胜芳古人曾因生活在胜芳而扬眉吐气,胜芳的今人仍因胜芳灿烂的历史而自豪。胜芳镇政府启动古镇恢复工程后,立刻沟起了胜芳人的怀旧情结,都认为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特别是一些老人,一听说要恢复他们祖上东西,要恢复记忆中的东西,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热情很高,纷纷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有的主动搬迁,有的捐资捐款,有的捐献收藏文物。政府主导向前带,利用百姓对于历史的珍视和对于城镇记忆的怀旧情结,争取群众的支持,拆迁工作没有遇到阻力,建设工作也非常顺利。古镇恢复一期工程建设仅用了一年零四个月,投资3亿元,其中胜芳籍的企业家就捐资达1亿元;外迁企业48家,坟1000座,搬迁106户,创造了胜芳建设史上的奇迹。
古镇一期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使胜芳镇政府感悟到,只要政府的阶段目标和百姓的心理欲求相合拍,就会激发起他们的热情,政府的努力就会同他们的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实现“城乡面貌建设三年大变样”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胜芳古镇恢复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还提示我们,河北有很多文化个性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镇,如果我们在京、津周围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城镇,强化、张扬它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提升它们的文化辐射力,就会在京、津周围形成一道璀璨的文化串珠,这些亮点连结形成的串珠式的文化带,在一定程度上将强化我们河北文化向外辐射的力量,也可能会成为河北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推动“城乡面貌建设三年大变样”战略的顺利实施。
这还是刚刚起步,愿胜芳人走得更好!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本文图片摄影:杜岩龙徐瑞群)(责编:郭文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