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急诊护理带教

2009-04-29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带教急诊护生

张 云

[摘要] 急诊护理带教是培养急救护理人员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如何提高急诊实习护生的学习能力,从实习计划的制定,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带教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带教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带教;护生

[中图分类号] R19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141-02

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过程,因此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也是培养护生的关键场所。急诊科护生的临床带教必须采用正确引导、严格施教,培养并强化护生的急救意识,将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临床实习带教的重点内容,指导护生进一步提高急救技能,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如何使实习护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要求掌握的实习内容,达到实习目的,是带教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制定带教计划

根据护理部要求、护生带教大纲要求及急诊科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带教计划。护生下到科室后再根据个人性格、意愿及要求增减带教内容,把握住总框架不变,因人施教的原则。

1.1引导护生了解急诊科工作特点

在护生到科室的第一天由主带教老师或护士长介绍科室环境、物品放置、各班工作职责、急诊科疾病特点、工作性质及带教安排,让其了解急诊工作特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1.2职业道德教育

在带教中发现很多护生由于担心带教老师的责备,发生问题后往往互相遮掩甚至撒谎,使得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在开始实习前组织护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院感知识、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等,使护生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职业道德责任,热爱护理工作,实事求是,保证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及安全。带教老师更是要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的精神[1]。

1.3带教老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性格及学习意愿,因人施教。科室设立实习护生联系本及带教老师联系本,留下她们的电话或联系方式,方便随时联系。

1.4根据实习的不同阶段,调整教学方法

急诊带教时间较长,一般在四周以上,所以应根据时间制定不同阶段的带教计划,有侧重点并要把握进度。每一阶段有教学小讲课及总结,根据护生的学习接受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注重护生能力的培养

2.1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

要系统讲解急救护理理论,使护生了解掌握急救的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掌握心、肺、脑复苏等急救理论知识、护理程序及技术规范;掌握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急救医疗仪器的基本操作技术规范,为急救护理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平时可通过小讲课及提问,加深印象。

2.2加强急救护理技能培养

以操作演示为主要方式,教会护生常用的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并督促加以练习,使护生掌握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监护仪等急救仪器的使用;掌握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技术。

2.3理论联系实际

在带教过程中往往护生会反映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一定的差距。在带教中老师要教会护生掌握临床实践的方法,用操作原则指导临床操作,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每一个操作步骤,使护生不会因临床所学与书本有差距而无所适从[2]。

2.4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由于各种监护仪器的广泛使用,护生学会了使用电子血压计、多功能监护仪等。但在带教中发现护生对传统水银血压计的使用,普通测量脉搏、呼吸等基础操作能力差,有的甚至不会。这种过多的依赖仪器的现象对护生的学习和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所以带教老师应根据带教要求,在传授专科知识的同时狠抓“三基”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2.5加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而护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现在很多操作和护理,都需要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后才能进行,护生本身在护理工作中很难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又缺乏语言的沟通,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也严重影响护生的自信心[3]。因此,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护生语言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锻炼,帮助她们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严格带教管理

3.1不同护生能力不同,对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护生应适当减慢教学进度,如出现差错,带教老师要及时帮助分析、总结,避免进入失误→紧张→再失误的恶性循环,培养她们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对业务接受能力较强的护生尽量满足其工作及学习的需求,但不要将两者进行比较。带教老师要把握语言的度,不能从言语上伤害她们,尽量多褒少贬。

3.2严格考勤 实习进行一段时间后,护生会出现倦怠心理,加上和科室老师熟悉后,思想会放松,出现随意请假的现象。科室要严格管理,根据护理部和学校规定批假,并在实习鉴定表上如实登记,防止无故外出而引起意外事件的发生。

3.3出科考核

出科前的考核非常重要,可以检测到护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和带教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入科时就告知护生本科室的操作考核内容和理论考试大纲,让护生有计划进行实习,带教老师有重点进行指导。考试在转科前进行,理论考试采取闭卷,操作考试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共同考核,使得护生不会过于紧张。考试后进行点评,并收集护生意见,及时改进带教方式。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对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及时修改带教计划。

4小结

通过对急诊实习护生带教的总结,我们体会到临床带教是服务于临床的教学工作,老师对护生也应实行整体化的带教模式,从实习计划的制定到实施,从护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到最后的出科考核都需要带教老师精心的计划。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和严格的管理,使护生尽快掌握本科专业知识和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尽快适应急诊护士角色。

参考文献:

[1] 马洁.提高临床护生实习带教质量[J].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2003,1(5):521.

[2] 刘映红.浅谈急诊临床带教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12): 78.

[3] 魏红云,冯现刚.急诊急救护理带教体会[J].现代护理,2006,9(6):24.

(收稿日期2009-10-14)

猜你喜欢

护理带教急诊护生
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路径式教学法的运用及价值评估
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率、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心理护理在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观察
鱼骨图在提高头颈外科临床护理带教水平中的应用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关于对低年资护理带教的研究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浅议肿瘤专科护理带教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