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毛召
2009-04-29欧阳丰
欧阳丰
车出五指山市所在地冲山镇,往西往南拐一大拐,半个多小时便到了畅好乡政府所在地。没有太多的顾虑与企盼,在五指山市上就听市民说保国那乡村的山路不好走,到了畅好不容易,过了畅好盼通达,山高路陡途险阻。所以当我们在一家商店里打听保国乡村的路向时,店里的中年夫妇的语气和眼神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保国路漫漫,毛召其修远。谢罢店夫妻,车子冲过一道绿色田野,迎头便插入云雾缭绕的橡胶山林,然后便是连绵的崇山峻岭,弯曲的路径,崎岖的路面,小轿车只好慢慢地像山龟一样匍匐爬行。这段山路据说三年前省市有关部门就列入为民办实事计划准备搞样板通畅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动工后时施建时搁停,路面坑坑洼洼,加上山洪泥石流,不时有路面被毁损现象发生,大卡车来了小轿车不能对开也不易退避,重量轻底盘低的小排量轿车自然爬不上去,这在我进山之前是无法想象的。好在开车的小师傅也是半个山里人,凭着感觉于悬崖沟壑转弯抹角踩油门踏刹车,终于水复山重攀了三道坡绕了九次弯,到达位于民族聚居地保国毛召黎村了。
前面远处是山,后面近处是山,左顾是山,右盼是山。已是正午时光,雾岚缭绕群山环抱之中,不可仰止的东西南北给我仍然只有一种感觉:崇高,雄奇,俊秀!
因为群山环抱,得天独厚的毛召村便在盆地峡谷的案坛高坡上择地而筑。那依山建造的砖瓦民居,那傍水散落的原始茅屋。村民腰间的刀篓、头顶的葵笠;院里的谷桶,庭前的鱼笼;厨房地上的酒坛,架下的猎物……这一切见证着一个民族的淳朴、本厚;加上那乡野间的哞哞牛唤,村落中的汪汪狗吠,以及郁郁胶林层层梯田间村童们捉迷藏、摸虾蟹的一幅幅人与自然共乐相融的和谐画卷,一切都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领略造化之奇,体验原始之美,在海南,不能不到五指山,不能不到畅好,不能不到保国毛召。村民们十分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黎族阿婆大嫂正在龙眼村底下乘凉编篓,我走过去跟她们打招呼。一位年轻的村妇小婶听说我是从文昌市过来的,忙端来塑料红椅子,看来是时髦的家居了。村子里大都是三八军团、六O部队的“战士”,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挣钱,姑娘们出去后往往在琼海、文昌等发达的东部地区找婆家。村北头有家小卖部,我朝小卖部走去,不巧这里没卖矿泉水,只有小孩喜欢的酸奶果冻之类,要不就是速食面、啤酒、鹿龟酒、红梅香烟等日用品。
畅好一带属于杞方言区,老村妇都刺脸纹面,大都能用不太纯正老道的海南话与客人交流。刺脸纹面一俗据说不像白沙地区的妇女,完全是为了美的追求,而是解放前这一带黎族妇女为逃避兵荒马乱不得已而选择的一种自残毁容。时隔半个多世纪,这些岁月沧桑的老阿婆大伯母便成为这个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景线。解放后,政府的惠民政策大快人心。从早期土地改革、识字扫盲教育、学大寨,到改革开放之后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少生优生计划生育国策,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条例,农业税减免不交公粮规定,农村卫生合作医疗参保等等,当地的农民群众都自觉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与时俱进话发展,团结奋进奔小康。电线电话,山上山下。久久不见久相见,久久见了才有味。谁说不是呢?清澈的山泉,错落的梯田,苍郁的胶园,翠绿的蕉叶,这一切都在抒说着一方水土无尽的岭南山水画意和豪迈奔放的民族图腾诗情。
毛召村不大不小,四十户人家一百多人口,有二个组队,一条通往保国的乡村小道分隔着。整个村子全是朱姓人家,据考证他们是明朝朱元璋戍边守疆垦屯部队的子孙后代,看来源远流长江山代有人才出,改革开放以来村子里就曾经走出一位年轻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过保国的乡村民办教师、大队团支部书记,后来进人畅好公社党委、保亭县委常委、自治州组织部,海南建省后,先在省委机关工作,1992年主政文化之乡文昌县,1995年文昌撤县设市首任文昌市委书记兼市长,1998年升任海南省副省长,三年后调任重庆直辖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2006年亮剑中南任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一个在地图上也不易找到的五指山市民族小山村,居然风生水起出了个省部级领导,真不得不说数风流人物喜看今朝保国啊……
从畅好出发,一条羊肠小道就这样通往毛召抵达保国,循着毛道隐约而去,除了偶有四轮拖拉机或两轮摩托车穿梭其间外,山旮旯里一切静得出奇。什么时候修好黎民百姓的这条通往山外的致富小康路,实现天堑通途,引领车水马龙,让我的这个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民族挥去刀耕火种的记忆呢?这是我与工作生活在这个地区或曾经驻足这个地方的所有国人所祈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