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及运作机制

2009-04-29袁年兴

理论月刊 2009年4期

摘要:民族共生发展是指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合作而形成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同优化的民族发展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平等互惠合作,根本目的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四种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最终目标是促进共生体内的各个民族的同步优化,核心是共存和共赢。文章从形成民族共生发展的微观要素——民族共生责任入手,从共生系统的视角阐释民族共同体内的所有共生民族的四种共生责任,并以此为要素探讨民族共生的运作模式和共生效应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共生发展的一般概况,总结民族共生发展的有效运作机制。

关键词:共生发展; 共生责任; 共生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4-0143-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是有目共睹、举世瞩目的。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与汉族、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汉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扩大。学术界普遍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发展模式过于单一、粗线条化,民族发展政策倾向于单纯的经济扶贫,发展选择上具有与东部汉族地区明显的趋同化倾向,同时过分强调民族经济发展的自力更生,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1]这些启示告诉我们,民族发展已不应再是单一经济目标的发展战略,而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提高和横向量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2]

民族共生发展是共生哲学视野中的一种民族发展形态的范式表达,主要是为了体现与我国现阶段民族发展模式的区别。具体是指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合作而形成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同优化的民族发展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平等互惠合作,根本目的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四种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最终目标是促进民族主体和多民族共同体的同步优化,核心是共存和共赢。该范式借鉴了生物学物种共生进化的路径,是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每个民族共同发展的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的综合运作模式。它不但要求各民族通过互惠合作来实现本民族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要求各民族在共同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按照系统运行规律,增强各自在系统中释放和摄取能量的能力,从而实现民族共生单元和民族共生系统的同步优化。在这层意义上,民族发展的内涵不仅要求民族自力更生发展,而且要求民族在共生系统加强与其他民族的合作交流;不是依赖外在环境的客观因素,而是依靠民族主体有效发挥民族共生责任,提高在共生系统释放和摄取共生能量的能力。

一、 民族共生发展的微观要素——民族共生责任

民族共生责任是指民族共生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民族主体即民族共生单元在促进民族共生系统有效运转中所承担的部分系统功能和作用,是共生单元对共生系统的责任和贡献。共生单元投入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共生单元间的能量分配。民族共生责任的有效运行是民族共同系统和民族主体发展的主要动力,为系统的整体运行提供了重要的能量基础。可以说,没有共生责任就无所谓共生单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更谈不上民族共同体和民族主体的共生进化。在我国,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共生系统,每个民族在共生系统优化的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担着其它任何一个民族无法取代的神圣使命和意义。我们认为,传统的民族发展理论强调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这一民族发展目标,却没有找到一条有效实践路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发挥民族发展的微观要素——民族共生责任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生物共生进化理论得到启示,民族共生单元的共生责任的有效运行,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民族单元“内共生”的活力,可以充分发挥民族共生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单元自律、微观决策、并行操作、整体协调、自行趋优等自组织功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共生系统的共生效应。

根据民族共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民族主体)、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见图1),我们可以把民族主体的共生责任分为四类:(1)增强民族共生力;(2)释放物质、信息或能量;(3)扩大民族共生度;(4)优化共生界面。

图1是按照共生单元(u)、共生模式(m)和共生环境(E)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来确定民族共生责任来源的示意图。为了方便,我们只设计了二个共生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平面图。这种关系不仅反映共生发展的条件、性质和特征,而且反映共生发展的变化方向和规律。任何共生关系都是单元、模式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共生发展关系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mi表示共生单元u1与u2之间的某种共生关系,这种模式选择由u1与u2之间的共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P、En、Em分别代表正向环境、反向环境和中性环境。这种积极或消极作用通过对共生过程中物质、信息或能量的生产和交换来实现。图中箭头指向表示物质、信息或能量的流向,受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制约。共生界面是民族共生发展的媒介和载体,按照社会结构可以分为政治共生界面、文化共生界面以及经济共生界面。民族共生单元对上述过程的理想控制过程和环节,构成了民族共生单元的共生责任的主要内容和类型。

(一)扩大民族共生度

共生度的基本含义是两个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质参量变化的关联度,反映两个单元质参量相互影响的程度,是衡量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由于各自内在属性而相互影响的程度。从图1可知,扩大民族共生度是实现互惠合作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共生关系的基础,也是产生新的物质结构和实现民族优化的必由之路。显然,扩大民族共生度必须加强族内系统的开放程度,加强合作交流,强化民族之间的相互激励和相互影响程度。

(二)释放物质、信息或能量

是否有新的足够的能量产生是共生发展关系存在的关键。从图1可知,民族共生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各共生单元相互作用而释放的共生能量。新能量源源不断地产生,可以促进共生系统的发展和优化,强化共生单元之间的激励,产生良性共生循环。相反,共生新能量不足会导致共生关系的衰亡。因此,民族共生发展强调共同适应、共同发展、共同优化,屏弃共生单元支配和从属现象的存在;一个民族在共生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得如何,也主要取决于该民族在系统中所释放的物质、信息或能量。

(三)增强民族共生力

民族共生力是指一个民族在具体的区域中获取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在整个民族共生系统中释放能量的能力。显而易见,共生模式的选择由u1与u2之间的共生度决定,共生力作为单元在系统中与其它民族单元共生关联度的综合表现,是建立系统共生关系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增强民族共生力要求一个共生民族不仅需要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合作交流和相互激励,发挥、利用系统共生效应,而且要根据自组织过程规律和本民族特点,加强单元自律、微观处理和自我完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

(四)优化共生界面

民族共生界面是民族在共生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在政治共享、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和载体,对共生关系的形成与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决定性的影响。共生界面既可为共生单元带来交流通道,同时,这种通道的使用往往需要付出代价,通常表现为损耗能量。能量损耗既有可能是由共生界面所引起,也有可能是由共生单元的性质所引起。共生界面具有内生性,这是由共生单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优化共生界面是民族共生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民族共生发展的微观处理——共生责任的运作模式

从上述民族共生责任的基本内容可知,民族共生责任的有效运作是民族共生发展的微观存在,它体现在民族共生发展过程中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环节。民族共生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共生责任运作的结果。民族共生责任的运作模式,从行为方式上说存在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从组织程度上说有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任何完整的共生模式都是行为方式和组织程度的具体结合,也可以说是反映民族共生责任的运作程度的具体结合。[3]同时,民族共生责任的运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共生民族及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偏利共生可以演变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甚至对称性互惠共生,而间歇共生也可以演变为连续共生直至一体化共生关系。本文所倡导的民族共生发展范式是多元一体化条件下的对称性互惠合作。

(一)民族共生发展的组织模式

民族共生发展的组织模式是民族共生责任运作的组织程度的反映,主要通过民族共生界面的主要特征、共生系统的开放特征、共生能量的分配特征、共生系统与环境交流的阻尼特征以及共进化特征表现出来。间歇共生模式是指共生民族只在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发生作用,共生关系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机性,无主导共生界面。该模式界面阻尼作用较大,系统比较封闭,与环境交流阻力较大,但具有进化趋向。这种模式在民族形成的初期阶段表现比较明显。连续共生模式是指特定时空中民族之间具有连续的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共生关系比较稳定且具有必然性。此模式的界面比较稳定,共生介质多样化,可能形成主导共生界面①和支配介质,界面阻尼作用较低,系统比较开放,与环境交流阻力大,但内部交流的阻力较小,有较强的共进化作用。这种模式在古代民族的发展阶段表现比较明显。

一体化共生模式是由连续共生甚至间歇共生模式演变而来的,这种共生模式与其他模式的根本差别在于共生单元之间形成了一体化的共生界面,最大特点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必须通过这一共生界面进行。这一模式经过各民族长期互惠合作形成了具有独立性质和结构的共生体,民族之间的作用是在共生体内进行的,而与外部环境的作用则是通过共生体进行的,对外部环境而言,处于共生体中的民族,已不存在独立的性质和功能,任一共生民族都成为共生体的组成成份。很显然,在一体化共生中,共生民族主要依赖共生体而不是环境。民族共生介质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更明显,特别是共生体的特有介质主导共生民族的发展变化方向,而不是外部环境的介质主导其发展方向,它对共生民族的行为方向具有支配性。在一体化共生模式中,共生阻尼明显较低,分配系数更易于达到理想的分配状态。一体化共生模式另一个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共进化特征。主导共生界面的形成使共生过程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稳定,从而为共生体和共生单元的同步进化创造良好的界面环境。它对所有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民族共生发展的行为模式

民族共生发展的行为模式反映了共生民族释放和摄取物质、信息或能量的行为方式。在共生现象中,由共生能量特征和共生分配特征可以判断共生现象属于哪种行为模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都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共生形式。[4]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模式中的理想类型,而且是最有效率、最有凝聚力且最稳定的共生形态,是民族共生发展的目标类型和目标状态。

因为每个民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生产单位,因此民族之间不存在着寄生关系。偏利共生模式存在双边交流机制,能产生新的系统能量,但是新能量只被一方全部获取,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不利,有利于获利方进化创新。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存在新能量的合理分配,但是在非对称机制下进行的。该模式不仅存在双向双边交流,而且存在多向多边交流。由于分配机制的不对称,导致进化的非同步性。在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中,共生单元之间以共同的物质或能量的生产和交换为基础,同时存在共生单元之间对称性的物质或能量分配,即所有共生单元都具有对称性的分配系数。这一特点不仅使所有有共生单元都获得进化,提高生存和繁殖能力,而且使所有共生单元都获得同等的进化机会和进化成本,这为共生单元之间形成新型关系奠定了共生机制基础。共生能量的均衡分配与多边交流机制的结合使共生体系的进化具有其他任何共生行为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性状、功能创新从总体上应该是所有共生行为模式中最高的。

三、 民族共生发展的评价模型——共生责任的效应函数

由民族共生责任的运作模式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体化条件下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民族共生发展的理想模式。一体化条件下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能够促使民族共生责任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四者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促使共生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了在现实层面更好规范民族共生发展的路径,我们可建立数学模型[5]对共生责任的效应进行评价。

第一步:共生度评价。共生度是衡量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由于各自内在属性而相互影响的程度,最直接反映共生系统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假设存在共生民族A和B,它们分别有质参量Zi和Zj,我们定义A和B的共生度δij为:

四、我国民族共生发展的现状分析——汉族和少数民族

民族共生发展的评价模型为分析我国民族发展现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我们建立一体化条件下的对称性互惠合作模式提供了前提基础。通过民族个体素质(民族教育基尼系数和平均健康系数)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增长率和全民劳动生产率)这两个反映民族发展的主质参量,我们可知我国56个民族相互兼容,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的格局,民族共生发展模式也随着主质参量方式得以确定。用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δmij为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共生度,δmji为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共生度,θmi 为反映我国汉族发展的汉族主质参量对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主质参量的共生系数,f(Zj)为不连续函数。

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华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共同适应、共同发展和共同优化, 在多元区域不平衡性发展基础上相互渗透、融合而成一个多元统一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发展局面。正是因为这多民族共生发展的格局,才得以实现了中国辽阔疆域的统一及中华民族独特、光辉灿烂的历史。从分析结果上判断,汉族对少数民族发展的影响又大于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民族共生系统处于正向非对称共生状态。这说明了我国的民族共生系统存在不稳定域,表现出非一体化条件下的非对称互惠共生的特征。

五、民族共生发展的运作机制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依据我国民族发展现状以及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建立和完善民族共生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实现我国各民族一体化条件下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促进各个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步优化。其实,在生物共生现象中,系统内在的驱动机制是共生物种进化的重要源泉,[6]共生模型从低级向高级演变同样遵循下述运作机制。

(一)激励机制

主要是发挥共生界面对共生民族行为方向的主导作用,增强各个民族在推进民族共生中的积极性以及与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吸引每个共生民族的能量、信息和物质在系统中的全部投入,减少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传输损失或失真,避免共生关系失效,增强系统的凝聚力以及同步优化能力。在我国,民族政策是民族共生发展系统中的主导界面,因此发挥民族政策的主导作用是实行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我国民族政策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政策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重要内容,民族政策以及相关的民族法律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共进化特征,但是影响民族共生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还是存在,民族共生进化处于非同步状态。因此,完善民族政策,优化共生界面,实现对称机制下的均衡分配,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关键。

(二)内生优化机制

主要是增强单个民族的族内共生能力增长和族内共生系统的优化,加强共生民族在整个民族共生系统中的能量的摄取和释放的能力。从民族共生责任的作用我们可知,民族共生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外援作用,应根据自组织过程规律和本民族特点,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合作交流,发挥、利用系统共生效应,加强单元自律、微观处理和自我完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而且,内生优化机制的关键在于民族个体——人的优化,因此内生优化机制要求实施教育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知识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始终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与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种专业人才,提高民族个体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三)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

民族共生是建立在民族合作基础上,核心是利益的分配问题,即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规范各方之间的能量摄取和释放,以实现系统能量的有效获取以及在各个共生民族间的均衡分配,进一步推进激励机制和内生优化机制的有效实施。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民族共生发展的过程中事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通过建立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来增强少数民族在共生系统的共生力,是民族共生共赢、互惠合作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根据社会系统的内涵,利益共享是指各民族共同享有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生存空间以及物质财富等方面内容。

(四)协调及应急机制

主要是发挥共生界面对共生民族行为方向的支配作用和系统协调功能,科学地处理引起共生失效的突发事件。我国民族共生界面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以及相关的民族法律(政治层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文化交流机制(文化层面)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市场以及经济互助合作机制(经济层面)。建立协调及应急机制主要发挥上述共生界面的主导作用,降低界面阻尼作用,干预境外敌对势力、境内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及极端恐怖势力的相互勾结,预防外部反向环境的介质主导民族共生发展的方向,建立处理引起共生失效的突发事件的预警、分析、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鞍钢.西部开发与民族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金炳镐.论民族发展规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

[3]袁年兴.民族共生理论:散杂居民族关系及目标范式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9,(1).

[4]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5]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L.Margulis & R.Fester ed,Symbiosis as a source of Evolutionary Innovation,MIT Press,1991.P11.

责任编辑 刘凤刚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