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角形三彩孔雀杯

2009-04-29黄林纳

华夏文化 2009年4期
关键词:犀牛角犀角犀牛

黄林纳

牛角形三彩孔雀杯长14厘米,高7.0厘米,口径7.0厘米,1976年在郑州市西郊后王庄出土。呈角形状,敞口,口为椭圆形,杯身向上弯曲成弧形,周身饰以孔雀翎羽图像,孔雀向后反身,头部朝向尾部,口中衔一花枝,搭于杯沿,连接孔雀头部与角杯口部,形成一个拿握角杯的把手。孔雀尾部刻工精细,翎羽竟显。角杯为三彩,以黄、绿、白三种釉色覆以全身。其构思巧妙,制作精美,色彩斑斓,堪称三彩中的精品,再现了盛唐时的繁盛与辉煌。现藏河南博物院。

角形杯在唐以前已经出现,从考古资料上说,早在新石器遗址河南禹县谷水河遗址已发现用陶制成的角杯(现藏河南博物院)。西汉时期的洛阳老城西北角西汉壁画墓墓室后墙壁绘有一人“右手持角状觥举于胸前”(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第2期)。文献上对角形杯也有不少记载,但记载的角形杯大多是以犀牛角为原料的犀牛杯。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犀牛角做酒器了,叫“兕觥”,《诗经》中也经常提及此物。犀牛在古代被称为兕;觥,是一种酒容器,原来本意即为用角做的酒容器,《说文·角部》上解释为“兕牛角可以饮者也”,直接将其定义为犀牛角做的酒器。《诗疏》引《韩诗》对“兕觥”进行进一步解释:“兕觥,以兕角为之,容五升。”这些史料表明在古代制作角酒容器的一般都是犀牛角。《宣和博古图》卷16记载有“汉犀首杯”虽不是犀牛角做原料,但却做成犀牛首的形象,可见古代经常将犀牛与杯子联系起来。直到唐代依然存在这种传统,如《太平广记》卷69“张云容”条描述有“以犀杯酌酒而进之”的情节。

犀角是生长于犀牛颜面鼻骨部的兽角。犀牛是一种非常珍稀的动物,它身躯肥硕,皮肤厚,色微黑,毛极稀少,以食植物为生,和牛的样子很相似。《山海经·海内南经》是这样描述的:“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郭璞注《尔雅。释兽》曰:“犀,似水牛。”《汉书,平帝纪》记载:“黄支国献犀牛。”颜师古注:“犀,状如水牛。”《后汉书·班固传》记载“顿犀牦”李贤注:“犀似牛。”正是由于犀牛与牛的样子很像,所以古代很多时候犀牛与牛相互混淆,例如《说文,解字·牛部》解释:“犀,南徼外牛”,就直接将“犀”定义为“牛”的一种。

中国古代不仅产犀,而且数量相当多亦分布广。但从汉代以后,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为滥捕滥杀,致使数量急剧减少,到唐代时犀已很罕见,犀角也成为弥足珍贵的物品,使用和佩戴犀牛角要受等级制度限定。如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宴会之服,一品、二品服玉及通犀,三品服花犀、班犀。”通天犀、花犀、班犀是犀角之不同的品种,其中价值最高的是通天犀,又叫骇鸡犀。葛洪《抱朴子·登涉》记载:“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明代田艺衡《留青日札》卷29“复通犀”条引《草木子》云:“犀之通天者必恶影,常饮浊水。角之理,形似百物。犀角通者,是其病角。”认为通天犀角是犀牛的病角。除此之外还有辟水犀、辟尘犀、辟:暑犀、光明犀等,这些犀角在古代典籍上被描述得具有神秘色彩,但是否真的那样,还待考证。

自古犀角被古人赋予了很多:冲秘色彩,而习惯以犀牛角做杯可能与古人认为犀牛角能够辟邪解毒有关(王子今:《说犀角杯:一种东西文化交流的文物见证》,《四川文物》2008年第1期)。明人方以智《物理小识》卷8“犀角器”条写道:“若行蛊毒乡食,以角搅之,无患。中箭欲死,以刺疮中,即沫出而愈。”这应当是这种器物得以流行的文化背景。清乾隆帝有《明制百花洲图犀角杯八韵》诗,题注:“内库本置多年,偶观故物,见此杯特精雅,因题句”,其诗曰:“巧东湖景,亭台倒影明。往来织兰枻,迤逦带江城。泊似杨万里,弆传项子京。可观疑可步,宜画复宜评。解鸩因为器,骇鸡特是精。燃殊温峤智,献表赵佗诚。库置初经目,笔吟偶缱情。奚关贱难得,谀语瑞图呈。”其中“解鸩因为器”句下自注:“明制犀角杯甚伙,盖以解鸩故耳。”([清]乾隆《御制诗集》4集卷27)可见古人习惯以犀牛角为杯子,很可能是认为犀角杯能够解毒。河南博物院藏三彩仿牛角形孔雀杯,按照古代的习俗来说,很可能是仿犀牛角杯。

三彩仿牛角形孔雀杯,以牛角造型和孔雀样式相结合,在仿牛角样式的同时又突出了孔雀的华丽与优美。孔雀属稚科鸟类,雄性孔雀体型较大,羽毛绚丽多彩,开屏时色彩艳丽,五光十色,非常美丽。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0《禽语》说:“孔雀者,炎方之伟鸟也。孔,大也。……雀之大者日孔雀也。”《异物志》上对孔雀描述非常细致:“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毛皆有班文彩。捕得畜(蓄)之,拍手则舞。”又曰:“孔雀形体既大,细颈隆背,似风皇。自背及尾,皆作珠文,五彩光耀,长短相次;羽毛末皆作员(圆)文,五色相绕,如带千钱,文长二三尺。头戴三毛,长寸,以为冠。足有距。栖游冈陵,迎晨,则鸣相和。”(《太平御览》卷924(《羽部·孔雀》)

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周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孔雀,《太平御览》引《周书》记载:“成王时,方献孔雀(方,亦戎别名)。”(《太平御览》卷924(《羽部·孔雀》)我国历史上在云南、广东南部、海南等地也出产过孔雀,均为绿孔雀。如《后汉书》记载:“滇王者,庄蹁之后也。元封二年,武帝平之,以其地为益州郡,割烊柯、越嶲各数县配之。后数年,复并昆明地,皆以属之此郡。有池,周回二百余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滇池。河土平敞,多出鹦鹉、孔雀,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太平御览》引《续汉书》上也记载:“西南夷滇池出孔雀。”(《太平御览》卷924[羽部·孔雀》)

古代记载孔雀出产地大多在中亚和西亚地区。如《太平御览》引《续汉书》记载:西域条支国出孔雀。《太平御览》引《汉记》曰:“条支国临西海,出狮子、孔雀。”《后魏书》曰:“龟兹国地多孔雀,群飞山谷,人取养及食乳,如鸡、鹜。”(《太平御览》卷924[羽部·孔雀》)由于中原地区不产孔雀,以及孔雀羽毛的美丽和数量的稀少,使孔雀在中原地区成为稀有和珍贵的象征,即使王公贵族也仰慕孔雀羽毛的美丽和富贵。如《太平御览》引《魏文帝与朝臣诏》曰:“前于阗王所上孔雀尾万枚,文彩五色,以为金根车盖,遥望耀人眼。”《齐书》曰:“武帝年十三,梦人以笔画身左右为两翅,又着孔雀羽衣裳,空中飞举。”又曰:“文惠太子长砝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於雉头远矣。”(《太平御览》卷924《羽部·孔雀》)屈原在《楚辞》中曰:“孔盖兮翠旖(王逸曰:以孔雀之翅为车盖),登九天兮抚彗星。”(《太平御览》卷924《羽部·孔雀》)直接将孔雀与能够上九天的工具相联系,可见孔

雀在古人心中的神圣高贵的地位。当时一些出产孔雀的国家向强大的中原王朝表示友好特意进贡孔雀,如《汉书》曰:“尉佗献文帝孔雀二只。”《晋书·张骏传》记载:“西域诸国献汗血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诸珍异二百馀品。”直到唐代,中原王朝孔雀的来源还依然依靠进贡。据《新唐书·地理·岭南道》记载:“罗州招义郡,土贡:银、孔雀、鹦鹉。”“雷州海康郡,土贡:丝电、班竹、孔雀。”“爱州九真郡,土贡:纱、绝、孔雀尾。”“开元中,安南所领有庞州,土贡:孔雀尾、紫矿。”等等。

由于孔雀的珍贵和美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孔雀一直被喻为高贵和圣洁之物,成为文人雅士们讴歌的对象。屈原在《楚辞·大招》中把理想中的乐园表述为:“孔雀盈园,畜鸾皇只。”南朝时期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叙述一个凄美的爱情诗篇,使孔雀之名家喻户晓,世代流传。从成书唐代的《艺文类聚》来看唐以前各文献对孔雀的记载,大致都认为孔雀是一种非常稀少和珍贵的鸟类,由于孔雀的稀少和美丽,再加上和传说中的风鸟有几分相似,因此在唐以前的孔雀都是富贵和吉祥的象征。

后代对孔雀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内涵。明万历时成书的《广志绎》记载:“广东,南越地,秦已为南海郡……广中称岭外者,五岭之外也……广南所产多珍奇之物……鸟则有翡翠、孔雀、鹦鹉、鹤鸽……孔雀食蛇,毛胆俱毒,最自爱其尾。临河照影,目眩投水中。”([明]王士性《广志绛》卷4《江南诸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记载“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药毒,服食孔雀后药必不效,为其饵毒也”,并引宋代李卫公《续博物志》云:“孔雀辟恶,厌火。”这些文献有的记载孔雀吃毒蛇,毛胆俱毒,有的记载孔雀能够解毒和辟恶,不管怎样都使这个美丽、善良、高贵的象征——孔雀与毒物联系起来。孔雀吃毒蛇,云南地区出土的一些文物上的孔雀纹饰经常和蛇一起出现,不知是否也表达同一个概念,即孔雀是毒蛇的克星。具体中原地区什么时间出现这种说法,笔者认为这可能和盛唐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原有一定关系。孔雀盛产地印度人们认为孔雀吃毒蛇等毒物,吃有毒的食物不但不死,而且毒性越大,羽毛反而愈加美丽。我们可以从唐代流传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得到一些信息,此经详名为《佛母大金耀孔雀明王经》,又称《大孔雀明王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册。经文大致是说:佛世时,有一位比丘遭毒蛇所咬,不胜其苦。当阿难向释尊禀告之后,释尊乃说出一种可供祛除鬼魅、毒害、恶疾的陀罗尼,此即孔雀明王咒。此经中比丘是被毒蛇所伤,而孔雀是毒蛇之类的克星。经中记载读此经“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而孔雀明王又称“佛母大孔雀明王”的形象,一般都是乘坐金色孔雀,有四臂,分别持有吉祥果及孔雀尾等物。佛母以孔雀为座骑,象征断尽一切烦恼恶毒,手中孔雀尾有息灾之意。

这部经由唐代著名高僧不空翻译并弘扬,天宝五年(746年),不空来到长安,时值天逢大旱,玄宗请不空降雨,不空作《大孔雀明王经》坛法,三天内求得大雨,非常灵验([唐]赵迁《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从此,此经被广泛诵读。不空(705~774年)生平正是盛唐时期,灌顶名号不空金刚,是密宗高僧,也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祖籍北印度,师从金刚智,在他和弟子的大力弘扬下,密宗的发展和传播达到了鼎盛时期。唐代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时为太子)都曾让他授法灌顶或参加译事,其余王公大臣都对不空的译经传法尽力护持。翰林待诏赵迁撰有《不空三藏行状》,说他居灌顶师位四十余年,受法门人约万计,由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也有二千人,因此他也可以说是一代戒师,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由此可见盛唐时期上至皇;蒂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对不空所修密宗有很大程度的接受,而孔雀作为一种能够祛毒消灾的动物也可能随之流传并扩大影响。

此件文物以三彩做工,三彩是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釉色有绿、赭、蓝三色,故称“唐三彩”,其实几种釉色互相渗化,又产生许多新色,再加上年代久远,有些颜色变化,所以现在呈现出来的颜色不只三种,而是绚烂多彩、富丽堂皇。唐三彩陶器主要用于明器和俑,表现建筑、家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样繁多,可再现唐代社会生活风貌,被誉为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从目前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它始于唐高宗时,盛于开元盛世,天宝以后逐渐衰落。初唐时的三彩器,一般施釉比较草率、釉层较厚、流釉呈蜡泪状,且釉药往往没有烧开,色泽暗淡,釉面不均匀。盛唐三彩产量大,质量高,釉色自然垂流,互相渗化,光泽晶莹,色彩自然而不滞板,艺术水平很高。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纷乱,唐三彩的做工也随之衰落。

从三彩的做工上看,此件文物正是盛唐时期的杰作,而正好与不空和《大孔雀明王经》传播的时间一致。如果孔雀代表了能够祛毒和消灾的象征意义,那么此件文物的孔雀不仅仅是美丽、富贵的象征,又具有能够消灾祛毒的含义。同时,犀牛角也具有祛毒的功效,此件文物以犀牛角和孔雀造型相结合,便具有祛毒消灾的吉祥蕴义,因此,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结合的实物见证。

猜你喜欢

犀牛角犀角犀牛
犀牛角仿冒品研究现状
小犀牛的梦
暴脾气的犀牛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犀牛哥哥道歉
犀牛有角久成器
犀角雕刻艺术
给犀牛投毒